首页 百科知识 列宁与阿曼德·哈默

列宁与阿曼德·哈默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很快人们就得知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当时23岁的哈默已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虽然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但对这笔生意却颇为满意。它是以经济政策形式出现的,涉及工、农、商业和财政、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案例一 列宁阿曼德·哈默

【案例呈现】

一个美国青年来到克里姆林宫前,路上的人们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他。很快人们就得知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

当时23岁的哈默已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1921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原本想帮助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规模的饥荒所引起的灾难却使他大为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销售

列宁知道这件事后,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在办公室里,列宁用英语和哈默交谈着,他问起哈默在苏俄旅行的印象。哈默告诉他说自己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地区待了一个月。列宁听到这里,脸色露出忧郁的神情,缓慢地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很需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列宁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一边说:“瞧!这是你们人民做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代替人的双手。”他放下杂志说:“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美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哈默谈起对乌拉尔区的印象,认为俄国的物资、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列宁点点头:“不错,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提供很好的机会。”哈默怀着极大的兴趣听列宁谈新经济政策。

哈默从同列宁的谈话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不久后,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经销汽车和拖拉机,于是其他一些公司也蜂拥而来。后来,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厂。虽然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但对这笔生意却颇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也使苏俄冲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资料来源:臧瀚之:《世界上下五千年》,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

【案例讨论】

1.简述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案例点评】

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初苏维埃政权遭受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中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要比余粮收集额低,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置,包括自由出卖剩余农副产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恢复工业和振兴国民经济,允许把已经没收的中小企业租借或发还给资本家等私人经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市场机制和商业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商业代替了产品交换,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经营权。

新经济政策是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工农和工、农业关系,如何正确处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货币交换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学说。它是以经济政策形式出现的,涉及工、农、商业和财政、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它的许多原则不仅适用于过渡时期,而且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当长的时期。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经过艰苦的、反复的实践,终于找到的一条俄国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然道路。列宁认为,当时的俄国尚不具备消灭个体经济的条件,因此要保留并发挥小农经济的积极作用,首先建立带有小农国家特点的社会主义;在社会经济结构上不盲目追求公有化程度而保留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主体的多层次阶梯式结构,以利于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利用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与小生产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保留并有计划地利用商品和市场来发展生产力;通过与商品生产相联系的合作社引导小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

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他认为,落后国家必须立足国情,从不发达国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状况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将比社会主义革命更为困难,更为复杂,改造小农生产者需要一个艰苦漫长的历史过程,要探索这一漫长历程中的“中间环节”、“中间站”、“过渡阶梯”以及迂回道路、补助方法和改良措施,通过进攻与退却、革命与改良、利用与限制的斗争策略来消灭资本主义、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和因素来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不从农民经济占优势的条件出发,不充分顾及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试图迅速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列宁经过初步实践所认识的社会主义,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从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发所论述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后来斯大林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是从俄国实际出发的重视改革和创新的新经济政策模式,它大大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旧认识,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第一节的辅助教学。

(作者:张晓红、王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