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戒鉴,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敌我矛盾要靠专政。[25]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四、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18]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19]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戒鉴,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的成果主要有:

(一)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以苏联经验为戒鉴,从中国不发达阶段国情出发,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0]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21]毛泽东还指出:“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22]

(二)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问题,毛泽东在1957年初提出:“我们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3]1958年,他提出要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在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号召全党要学习科学技术,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反映了毛泽东对依靠科学技术来根本改变中国生产力落后状况的认识。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性质、特点、解决办法等的论述,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详尽地阐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敌我矛盾要靠专政。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毛泽东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概括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创造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新制度和建设新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

鉴于苏联的经验教训,在确立中国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及时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问题,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体战略和总方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两参三改一结合”的制度,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毛泽东还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前提下“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24]的设想;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重视国民经济中的综合平衡,提出了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

(五)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问题

确立了国家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提出并确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并采取系列措施进行党的建设。

(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毛泽东强调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提出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结合;贯彻党的正确知识分子政策,提出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知识分子必须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七)关于对外关系问题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的认识,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他的历史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25]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注释】

[1]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3.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8.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6.

[7]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1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1094.

[1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6.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41.

[1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2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2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2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1.

[2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8.

[2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0.

[2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