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超越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超越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既顺应了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又适应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邓小平是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要求出发,将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看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用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又以对内开放推动对外开放。邓小平从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出发,把对外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超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外开放思想,解决了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想解决而又限于历史条件没有很好解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1.把对外开放置于新的时代主题之下

邓小平依据世界形势在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格局和新特点,以国际战略家的眼光,把时代主题由过去毛泽东时期确立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认为,尽管现时代国际问题很多,但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实际上一个是东西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东西问题是和平问题,南北问题是经济问题,或者发展问题。尽管“二战”以来世界上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但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中国可以争取到50年左右或者更长的时间来搞建设。邓小平以“东西南北”的精辟分析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他的对外开放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柱,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2.把对外开放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

当代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同处于市场经济时代,都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共同制约,两者在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上不可能是截然对立的,而必然是以共同规范为基础,形成相互吸引和交换的关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决定了各国经济的开放性。无论其经济制度如何,都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和跨国经营等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占领国际市场,使各国的生产要素(如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实现优化配置。邓小平依据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的特点,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9]“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0]“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11]他突破了社会主义开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理论障碍,认为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2]1991年,邓小平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一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3]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4]邓小平的精辟论断赓清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理论迷雾,为进一步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重新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我国的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接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既顺应了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又适应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3.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辩证地融为一体

邓小平是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要求出发,将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看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用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又以对内开放推动对外开放。邓小平指出:“我们确定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15]邓小平还指出:“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16]。“对内我们也开放,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17]邓小平认为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就是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18]邓小平的“两个开放”理论,消除了旧体制对对外开放的排他性障碍;要求打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两套本领;需要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创造内外相连的现代市场经济和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把我国置身于国际分工体系之内,发展经济的视野从本国的范围扩展到全世界。

4.把对外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9]由于对外开放充满了尖锐复杂的斗争,所以还要把对外开放同人民民主专政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讲开放问题,不要忽视国家机器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20]否则,如果社会风气变坏了,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国际国内的实践告诉我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之机,搞和平演变,因此,我们的对外开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开放政策,同时也要求刹住自由化的风,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不刹住这股风,就不能实行开放政策。”[21]当然,所有的这些坚持,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

邓小平反复强调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互相贯通和依存的。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不讲四项基本原则,不可能真正改革开放,只讲四项基本原则,不讲改革开放,不发展生产力,也不可能有富强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列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提出,并写进了党章,后来又作为基本国策载入宪法。他在领导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中,特别注重将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要防止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把对外开放提高到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

在毛泽东的治国方略中,对外开放在总体上并未摆到我国发展战略的位置上,只是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和补充手段。邓小平从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出发,把对外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并将它作为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方针政策。1979年,在国庆35周年庆典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1984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22]党的十三大又把对外开放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通过党的基本路线的形式确立,成为长期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6.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等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大都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的策略性决策。至于对外开放的长期性问题,他们尚没有明确的论述。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超越了前人,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接见外国客人的谈话中,多次提到“对外开放是个长期的政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最佳选择就是改革开放。为此,邓小平指出:对于这样的大方针、大政策,我们动摇不得。如果政策改了、变了,不但人民不答应,国际上也会对我们产生不信任,那样必定会损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邓小平还从未来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紧密联系的角度,强调对外开放政策的长期性。1984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中国要真正发达起来,接近而不是说超过发达国家,那还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如果说在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么在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离开了这个政策不行。”“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么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23]

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对外开放概念提出以前,我国曾强调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中国坚定不移的政策。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无论在三年经济调整或在今后更长时期内,我国将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并采取国际上通用的各种合作形式吸收国外资金,这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的重要政策。对外开放概念提出来后,1981年11月30日国务院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中,将对外开放列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之一,指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报告还提出,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管理国内经济的本领和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本领。这表明我国已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后,对外开放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写进了决定,六届人大提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写进了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已不仅仅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方针,而是从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上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

7.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要自力更生。其本意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建国后,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争取外援。但是,由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没有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过多强调自力更生,影响了对外开放。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国内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重要原则。

首先,邓小平丰富了独立自主的内涵。邓小平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4]的结论,而且赋予“独立自主”深刻的内涵:一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25]二是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三是体现本国人民的意愿,不当别国附庸。“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26]四是不当头,不称霸。“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27]五是真正的不结盟,坚决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其次,邓小平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28]这一内涵丰富,充满哲理的辩证分析,是对毛泽东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思想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建设中如果不坚持这一立足点,对外开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从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这一原则。第一,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经验。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说:“你们想了解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29]第二,中国是一个大国,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引进多少,它所占份额还是很小的,所以邓小平指出:“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30]第三,靠外国并不都能靠得住。“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得到发展。”[31]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有些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总是以救世主身份出现,利用“援助”,指手划脚,干涉别国内政,甚至搞乱搞垮别国经济。而且还有那么一批势力敌视我国,千方百计地要破坏我国经济发展,企图制造分裂,把我国搞乱,搞垮。所以,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对外开放“度”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但我们在开放过程中要小心谨慎,”[32]“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33]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34]但是,我国的自力更生,是在对外开放中的自力更生,而不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自力更生。

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