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开放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开放思想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做出具体的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对外开放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开放思想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国际分工”、“世界历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做出具体的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对外开放思想的萌芽。一般而言,对外开放是通过世界市场来进行的,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由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可以逻辑推导出“世界历史”范畴,并且对外开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成为可能。

1.“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当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之时,国际分工就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国际市场是分工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氏族部落之间只有简单的商品交换。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社会剩余,社会内部分工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成为经常性的活动,这种趋势的发展导致国内市场的最终形成;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规模日渐扩大,社会内部分工已经无法满足更加广阔的市场纷繁复杂的需求。早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发现:“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当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时,国际市场便形成了;当国内分工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时,国际分工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第二,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分工国际化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键。马克思强调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进而对世界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阐述了机器大工业与国际分工及经济关系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在英国,机器发明之后,分工才有了巨大的进步,这点无须再来提醒。例如,过去的织布工人多半是至今我们还可以在落后国家里看到的那些农民。机器的发明完成了工场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属。从前结合在一个家庭里的织布工人和纺织工人被机器分开了。由于有了机器,现在纺织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的原料来加工。例如,英国加工的是羊毛,德国加工的是麻,法国加工的是丝和麻,东印度和列万特加工的则是棉花,等等。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总之,机器对分工起着极大的影响,只要一种物品在生产中有可能用机器制造它的某一部分,生产就立即分为两个独立的部门。”[2]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表现就是生产部门的细化和一些新兴生产部门的诞生,对此,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用相对少量的工人所提供的原料、半成品、工具等的数量日益增加了,与此相适应,对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就越分越细,因而社会生产部门也就越来越多样化。机器生产同工厂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其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3]另外,“在工人人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增加,使那些生产在较远的将来才能收效的产品的工业部门中的劳动扩大了。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从而一些新的劳动领域,或者直接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或者在与机器生产相适应的一般工业变革的基础上形成起来。……这类工业主要有煤气业、电报业、照相业、轮船业和铁路业。”[4]而且,“采取机器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社会产品中有较大的部分变成剩余产品,而剩余产品中又有较大的部分和多样的形式在生产出来和消费掉。……大工业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5]可见,工业革命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市场上商品的种类,这也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分工的国际化是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世界经济打破国界走向一体的思想,明确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国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来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学。”[6]“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虽然直接论述的是资本主义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不断向世界各地不断扩张,但是,对人类社会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却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本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体系,也随之形成了国际关系格局。但从整个逻辑体系来看,他实质上把世界市场形成及由此而来的各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看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趋势。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每一个国家要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足,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客观要求,在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积极主动地打开国门,在互相联系、彼此依赖、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2.“世界历史”理论

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促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到18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现工业革命,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世界市场。大工业生产需要国外市场提供原料;同时,工业产品也需要在世界各地销售,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政策,导致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使这些国家变为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即一部分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另一部分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工业生产。这样,“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8],历史由孤立的、民族的、地区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概念,即“……世界历史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这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9],“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10]在他看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经济基础是“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11]他还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详细考察了中世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在他们看来,随着生产力发展,首先是“城市彼此建立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交往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不久每个城市都设立一个占优势的工业部门。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13],并导致不同城市之间工场手工业飞速发展。到17世纪中叶,由于巨大的国外市场需求刺激,英国工场手工业领域诱发了“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14],从而最终“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15]

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深刻地指出,“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16]。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也由于这种“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7]

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已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并且“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那么,我们必须在世界的总体联系中考察社会主义及其社会经济生活实践。早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时,分析了机器大工业对促进各个国家间互相交往以及形成世界市场的积极作用,并且指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得到发展,特别是东方落后国家要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他们分析俄国之所以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根源在于俄国与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它为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来改造俄国的前资本主义的落后状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惟一国家。它不像东印度那样,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同时,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18]“如果说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的基础,那么,它的历史环境,即资本主义生产和它的同时存在,给它提供了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的现成的物质条件。因此,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19]

同时,“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20]并且,“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21]因为,只有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各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这种共产主义革命的转变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于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22]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国际经济旧秩序条件下的国际分工,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是一种异化的力量,是一种反过来控制它的力量。落后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掠夺廉价原材料的基地和倾销工业品的市场,最终使得它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同时他也暗示,落后国家只有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总之,社会主义只能存在于开放的世界中,只能在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背景下,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种解放程度是与世界的开放度和向世界的开放度成正比的。

3.“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马克思在其经济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曾多次规划有关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马克思最终未能完成其庞大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计划,而是将已经研究完毕部分的精华以《资本论》命名出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资本论》以及其他相关著作中分析得到马克思关于参与国际贸易从而实行对外开放的论述。

基于对哲学和法学等相关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年研究,深受当时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进行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社会生活,对英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当时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在对大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概括后,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谈到:“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则是一目了然的。”[2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宏伟的经济理论框架的后三项,即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就构成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对英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分析研究中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由贸易政策观的。“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切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24]“这是谁的自由呢?这不是每个人在对待别人关系上的自由,这是资本榨取工人做脂膏的自由。——这种自由不过是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时,怎么还能把自由竞争奉为自由的观念呢?”[25]

马克思的论述已经揭开了自由贸易政策的本质,这让我们更加认清了隐藏在自由贸易政策外衣下的阶级剥削和国际掠夺的真相,资本在更广阔范围自由流动的结果,将是资本以更加多样和更加迅速的方式积累和积聚,从而使资本不断增殖。资本规模的扩大会使资本家更加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成本逐渐降低,机器作业代替了手工劳动,更多的工人步入了大工业的洪流之中。工业资本家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无数小生产者被淘汰而加入了无产者的行列的苦难处境成了资产阶级繁荣的必要条件。[26]这一切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那样:“假定不再有谷物法,不再有海关,不再有城市进口税,一句话,假使工人迄今认为是使自己处于贫困境遇的那些偶然情况都全部消失,那时,一向掩盖着他的真正敌人的一切帷幕就被揭开了。他将看到摆脱羁绊的资本对他的奴役并不亚于受关税束缚+资本对他的奴役。”[27]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否认通过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意义。首先,马克思将社会生产过程划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的不间断循环就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28]国际贸易属于流通领域,而“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整体上看的交换。”[29]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更为宏观的交换形式。“交换是生产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之间的媒介要素。”[30]不难看出,马克思将国际贸易视为国民生产的中间环节或媒介要素,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起着辅助和推动的作用。

恩格斯则将交换和生产一起作为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他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31]与此同时,“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32]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识到,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生产在世界市场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马克思指出:“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以高于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他的竞争国家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因为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了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33]因此,这些较发达的国家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实现了较国内而言更高的利润率,获得了超额利润。

马克思曾详尽地论证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而国际贸易只是使一国在新的市场领域实现了超额利润,或者说国际市场是一些国家利润率下降的缓冲地带,然而就其本身而言,利润率仍然不可脱离逐步下降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论证国际贸易既有提高利润率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加速利润率下降的作用。“对外贸易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化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它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因为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使不变资本价值降低。一般来说,它在这方面起作用,是因为它可以使生产规模扩大。”可见,马克思已经在谈论规模经济问题,也充分说明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实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因此,它一方面加速积累,但是另一方面也加速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相比的相对减少,从而加速利润率的下降。”[34]当然,“这个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发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35]

同时,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客观上要求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转变。机器作业代替手工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马克思分析了国际贸易从中所起的作用:“消费的需求一般来说比生产增长得快,机器的发展是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至于欧洲各国,那么,迫使它们使用机器的,是英国在它们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殖民地造就了世界贸易,而世界贸易是大机器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36]马克思还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直接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37]同时,“大工业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随着世界市场关系的发展,运输业对劳动的需求增长了,而且运输业又分成许多的下属部门。”[38]

可见,国际贸易与机器工业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则更为精确地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39]

4.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外开放思想的深刻启示

第一,任何民族和国家,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求得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辩证分析已经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分工的国际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这是世界经济和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对外开放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外开放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所蕴含的逻辑结论。

第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全球性交往作为新社会产生的直接原因,并对未来社会的对外开放进行了预测;认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为前提的”[40],因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它必然是也只能是更开放的社会。在未来的新社会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41]“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4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了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必然趋势的科学论断。开放的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而社会主义只有开放才能存在和发展。

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中自然处于被动地位,其中存在的风险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由于生产力发展大大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以较先进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占据着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因为技术水平较低而处于国际分工的外围,成为国际资本剥削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参与国际分工就会失去向先进国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无法与先进生产力靠近,从而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如果参与其中则必然处于被动地位,将有可能沦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的风险,然而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法逃避,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不畏艰难。首先树立信心主动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这才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当然,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发展本国生产力,正是发展中国家在具体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