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国学者评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外国学者评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鲍威尔表示,他毫不怀疑地认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非常成功。在谈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巴克特曼强调,中国的老百姓对“两会”高度关注,寄予厚望,这不难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充分认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案例一 外国学者评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案例呈现

2009年3月召开的中国“两会”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许多国家的资深学者和媒体人士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总编辑马克东·巴伯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同世界各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不可没。巴伯认为,政治制度必须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具有这个国家的自身特色。在去年的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中,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与受灾群众同甘共苦,这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伊凡和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人员克里斯·奥尔登都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本国人民选择的。伊凡强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的民主需求,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并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那些照搬照抄别国民主制度的国家无不面临各种问题。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将国家引领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事实证明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民主制度。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说,与在发展问题上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中国模式”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也是对中国发展最为有利的政治制度。鲍威尔表示,他毫不怀疑地认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非常成功。一个良好的制度必须以适配性和有效性为原则。实践证明,人大和政协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他相信,随着中国的继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系教授琳达·巴克特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上没有哪两个国家的政治模式是完全相同的。各国都有权也应该根据本国实际去选择和设计政治制度,而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所以也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北欧几国的国情有相似之处,甚至语言都非常接近,但在议会制度、政权架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别。在谈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巴克特曼强调,中国的老百姓对“两会”高度关注,寄予厚望,这不难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充分认可。

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前主任莫汉蒂教授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摸索出来的。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和建议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这种政治制度是实实在在的民主政治,这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西班牙埃菲通讯社国际部资深编辑卡斯蒂略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完善,并将根据新的情况继续得到完善。它必将更好地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中国不断进步和发展。

美国洛杉矶华夏政略研究会会长王中平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中国政府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挑战时反应迅速,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泰国法学家桑纶·卢曼诺蒙对本报记者说,每个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也不一样,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中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复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并正在为世界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根据央视网“国际新闻”报道《外国学者和媒体人士: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非常成功》改写,原文见http://news.cctv.com/world/ 20090312/105143.shtml

二、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谈谈评价政治体制好坏的标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案例点评

本案例摘选世界上不怀偏见的人士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评价,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积贫积弱、灾难深重的中国向何处去?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展开了长期争论和激烈斗争。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运动,试图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试图把西方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中国传统的考试权、监察权结合在一起,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但结果是中华民国遭到袁世凯北洋军阀的破坏和玩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欺骗人民,召开了“国民大会”,制定了所谓“宪法”,但是,即使这样的“宪法”,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施,蒋介石集团最终把中国人民推入全面内战的血雨腥风之中。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一再见证,在封建专制制度解体过程中,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在封建专制制度解体之后,“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也破了产,建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尝试屡遭失败。

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借鉴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在带领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同时,对建立新型人民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深刻总结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创建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协调高效运转确立了规范的政权架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一论断对于我们检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效和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这些都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存在着差异,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把新形势下人大的各项工作做得更生动、更扎实、更有效。

四、教学建议

使用此案例,重点在于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可结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构成、组织机构、决策立法程序等,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