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性的直观体现

人性的直观体现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是典型的“本质先于存在的”人工现象。技术产生是基于物质的,但首先在人的意识和观念中有了技术的本质观念,然后有物化的技术物。不同阶段的技术,技术个性与共性体现是不同的。但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日益成为技术的客体。而反之,人的本性对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人类生存与技术发展是因果互为过程。技术是众多“术”中一种,也是基本生存和发展之术。这是技术发展的人性之根本。

三、技术:人性的直观体现

占有的欲望是人的本性。人对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因此而追求实物。在追求物的过程中人的优势是可以利用智慧去追求物、善于利用物而获取物。“君子善假于物”,借助自然中提供给人类的物质求物。因此可以这么说,人的本性之中对物的依赖和追求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获得物,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关注方面。

对物的追求是人的本性,而技术是根植于人性的,是人本性追求的产物。技术之于人如同蜗牛壳之于蜗牛、蜘蛛网之于蜘蛛,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技术是人追求物的最有效手段。

技术能作为人求利的基本方式在于技术的有效性。在对技术的诸多理解中,工具性理解是最普遍的认同方式。

技术不仅使人成之为人,而且使人成为“巨人”,即具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的巨人。人在技术中生存又在技术中发展。技术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具有一致性,而生存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从需要与创造的关系理解技术本质:技术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创造性的手段。

从目的与手段关系角度理解技术本质:技术本身是一种手段,但技术却承载着满足人需要的目的,因此技术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从人与物的关系解释技术本质:人类利用物、制造物需要技术,技术是人与物联系的纽带,技术使物成为人的物,使人成为造物主。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技术的本质:技术人与自然之间的渗透和转化就有了物质载体,使天然自然物转化为人工自然物。人工自然的出现体现了精神是如何创造物质问题:技术创造物都是人工物。人工物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产生的,是人创造性劳动的结果,是基于意识在先而物质在后的。技术是典型的“本质先于存在的”人工现象。技术产生是基于物质的,但首先在人的意识和观念中有了技术的本质观念,然后有物化的技术物。

从物质与精神关系解释技术本质:技术是将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而科学哲学是将物质变为精神的过程。

从自然与社会关系理解技术本质: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互协调的存在。

个性与共性关系角度理解技术本质:技术是个历史过程,也具有个性与共性。不同阶段的技术,技术个性与共性体现是不同的。早期技术,如手工技术是极具个性的存在,而机器技术,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就不断抹杀个性。未来技术历史,将是不断回归个性化的过程。

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角度理解技术本质:毫无疑义,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技术是人的客体。但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日益成为技术的客体。按照技术现在的发展逻辑,人的生命、精神、意志、思想越来越成为技术的对象,因此必将成为技术客体。

林德宏教授认为:“人既然是一种动物,其存在就必然要消耗物质资源,就必然要追求效率。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只有人能够理性地认识到资源的短缺,并自觉地力求用尽量少的精力与时间获得尽量多、尽量好的物质资源,尽量提高有限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人类的成功在于发现与创造了一种极其高效的手段——技术。”[89]技术是用精神力量改变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是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示人的本性的。而反之,人的本性对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人类生存与技术发展是因果互为过程。技术是众多“术”中一种,也是基本生存和发展之术。求利,必先利其器,这也是“君子也要善假于物”的重要方面。这是技术发展的人性之根本。

柏格森认为:“意识是为了制造而制造,还是不知不觉地,甚至无意识地不追求另外的东西?制造就是把形式给予物质,使物质服从,使物质变样,就是把物质变成工具,以便把物质占为己有。正是这种有益于人类的控制,比发明本身的具体结果更有力量。”[90]人性——求利——技术,在人求利过程中对技术发展形成正反馈机制,人的需求、欲望越强,技术发展速度越快。这也是今天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的根源所在。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和效率之高,是符合人性的。“因此,无序的观念完全是实在的。它相应于某种期待的某种失望,它不表示秩序的不存在,而只是表示一种没有现实利益的秩序的存在。”[91]

有学者认为技术是作为经济生活的侍仆而存在,“技术常常被发现处于经济力量的支配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的经济价值逐渐贯彻为生产过程的唯一规范,因为这一标准是能提供最大利润的标准。”[92]通常人们关注技术创新是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研究者居多。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ter,1883—1950)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以后又在其他著作里加以应用和发展。1942年,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出版,标志着他的“创新理论”体系最后完成。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在此观点下,甚至有人认为,某项技术或工艺的发明,不能被看作技术创新,只有当其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并实现商品化的时候,才能被称作技术创新。“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人类生存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生物学生命,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93]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创新就是对现实生产力的提升,对技术创新的经济角度理解就不足为奇。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认为:“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来临时,人们发现了如下的互逆命题:没有财富就没有技术,但是没有技术也就没有财富……过去正是对财富的欲望大于对知识的欲望,强迫技术改变行为并且获得收益。技术与利润的‘有机’结合先于技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94]经济活动中的交换对技术的发展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被普遍性的趋势贯穿的种族的分化,就是技术本身分化的根源。趋势切实地实现于这种分化之中,也就是说,趋势在分化中通过最优技术形式的选择得以完成。”[95]

与科学相比,技术体现了功利的本性。科学往往诉诸理性的追求和逻辑的魅力。“一旦经济主义主宰了技术,利润取得了核心的意义,商品的生产就不再受到消费者的当前需要的支配。相反,需要是为了商业性的原因而通过广告创造出来。技术的产品甚至不经过人们的追求而强加于人们。”[96]

技术必须以功利为目的,追求产品化,占领市场。没有功利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在马克思看来“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97]在这个表述中有三个重要概念: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在这里主要是物质生产,主体是人,客体指向自然。生产连接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着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利”有合理之“利”,也有非分之“利”,一种“利”可能利万民而无贻害,但也可能只“利”一部分人,而负面影响大多数人。这也是技术发展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是善的,是有利人性完善的。但超越了一定的限度,技术就反而挑战人性,甚至产生异化。

【注释】

[1][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孙周兴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47页。

[2]肖锋:《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4e414010008fe.html,吴国盛:《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一个存在论的技术哲学提纲》。

[4]赵建军:《“第五期北京技术哲学论坛”会议综述》,《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

[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徐开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载《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9页。

[7]陈立新:《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马克思历史观哲学境域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8][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9]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0页。

[10]康德:《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印,第216页。

[11]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卷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12]陈立新:《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马克思历史观哲学境域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3][德]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1页。

[14]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卷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15]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卷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16]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卷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17][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页。

[1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页。

[19]李翔海、邓克武编:《成中英文集》卷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20]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页。

[21]胡光志:《通向人性的复兴与和谐之路》,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3期。

[22]俞吾金:《生存的困惑:西方哲学文化史探要》,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23]俞吾金:《生存的困惑:西方哲学文化史探要》,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24]俞吾金:《生存的困惑:西方哲学文化史探要》,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6]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28]邹诗鹏:《实践—生存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29]刘福森:《生存的关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理论探讨》2002年第2期。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注1。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3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页。

[33]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34]邹诗鹏:《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35][荷]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3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3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39]曹克:《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技术视域》,《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

[40]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41][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殷登祥、曹南燕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42]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43]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44]刘则渊:《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5]刘则渊:《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6]王华英:《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解析——一种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辩证回归》,2007年,第150页。

[47]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48]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4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4页。

[50][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7页。

[51]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52]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53][美]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周光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54]韩震、孟鸣歧:《历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5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9—410页。

[56][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

[58][美]雅·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9页。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45页。

[62][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页。

[63]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6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65]吴国盛:《技术与人文》,《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66][美]雅·布伦诺斯基著:《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67][美]雅·布伦诺斯基著:《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68][美]雅·布伦诺斯基著:《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69][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7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页。

[72][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引论1。

[73][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77页。

[74][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周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170页。

[75][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8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97页。

[77][美]雅·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页。

[79]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80]http://www.govyi.com/lunwen/2007/200711/185280_2.shtml.

[81]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82]邹诗鹏:《人与自然的生存论关联——环境意识确立的基点》,《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

[83][英]休谟:《人性论》,关文云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35页。

[8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0页。

[85][美]威尔逊:《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毛盛贤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87]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705/article_11806.html.

[88][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8页。

[89]林德宏:《物质精神二象性》,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1页。

[90][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3页。

[91][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7页。

[92][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93]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94][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3—94页。

[95][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1页。

[96][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