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概念的形成和作用

科学概念的形成和作用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科学概念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同研究对象相接触,形成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是概念形成的前提。虽然概念是实践发展的产物,但是单靠实践还不会自动地形成概念,还必须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依靠科学抽象才能逐步形成。总之,科学概念的提出对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科学理论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思维形式。人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和表象开始的。感性认识是生动的、具体的,但又是片面的、表面的。所以,要深入地认识事物,就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2]

概念的形成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飞跃,它标志着感性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单位,是思维过程的出发点。人的思维过程从思维形式上讲,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概念是出发点,只有形成概念,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推理则是概念、判断的联系和转化的形式。

概念不仅是思维过程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结。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每一门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或规律,都是用有关的科学概念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就是由概念、与这些概念相应的基本定律(判断),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概念作为认识的一定阶段的总结,它是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3]

科学概念是科学实践的产物,也是科学抽象的结果。科学概念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同研究对象相接触,形成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这是概念形成的前提。从感性认识到概念的形成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概念的内涵是否正确,外延是否恰当,都要由科学实践来检验。而且,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正。虽然概念是实践发展的产物,但是单靠实践还不会自动地形成概念,还必须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依靠科学抽象才能逐步形成。思维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经过科学抽象,撇开次要的或非本质的属性,从而形成关于某类事物的普遍概念。概念的抽象程度越高,它的适用范围就越广,就越带有普遍性。

(二)科学概念的作用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概念的作用主要是:①将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区分开,用正确的概念取代错误的概念,从而推动科学的深入发展;②在新的事实面前引入新概念,从而获得理论上的重大进展;③一门科学的新概念移植并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④新的科学概念一旦产生,能够指导人们的科学实践,导致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概念的提出对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科学理论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