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仅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而且依赖社会经济实力和水平所能提供的仪器设备和科研经费的支撑。任何科研仪器和设备的出现,都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古代社会经济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用于科学研究的手段极其简陋。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陆续制造出诸如天平、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望远镜、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等比较先进的计量和分析仪器,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的庞大、精密而复杂的仪器设备系统,诸如高能加速器、风洞、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巨型电子计算机,以及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崭新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手段,只有依靠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作后盾,才能够制造出来,并获得广泛有效的应用,从而有力地支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学研究活动的经费,是保证科学技术系统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科研经费的数量,反映着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及其发展的规模、水平和速度。然而,任何一个时代和国家所能提供的科研经费,归根到底取决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总的趋势是科研经费数量不断增长,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逐步由个人、集体发展到国家和国际规模,科技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整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在小科学时代,科研活动所需资金和设备,主要依靠科学家自身财产和“恩主”(贵族、资本家、慈善机构)的捐献赞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课题越来越大,所需时间越来越长,资金要求也越来越高,科研投资超出了“恩主”所能支持的范围,随之而来的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在当今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巨额经费,大部分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但仍然有相当部分由社会以风险投资公司、基金会等形式承担,也依靠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两个来源构成相互补充的科研经费支持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