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技术的内在组织形式

科学技术的内在组织形式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当它的成员在编辑委员会、学术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工作时,“无形学院”就可能作为学术团体或职业建制而变为“有形”的。无形学院作为科学共同体内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科学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控制论的产生就得力于这种无形学院。

(一)科学学派

科学学派是在同一学科领域中由于学术观点的一致而形成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派是在学术争鸣中产生,并随学术争鸣而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科学学派对科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同学派的争论和争鸣,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内容。

在科学共同体中,科学学派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术组织的基本特征。第一,内聚性。学派以共同的学术思想为纽带、以权威作为组织的核心而组成的。因此,学派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具备的内在凝聚力。学派具有自然形成的学术权威(学术带头人)。科学学派以某个(或某些)公认的学术权威为代表人物,他们提出或创立的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方法,对其他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未来成员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与其他科学家的合作研究中,逐步以自己的卓越工作和成就而确立起领袖地位。第二,排他性。学派具有的内在凝聚力使它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其他学派的学术观点,它们往往会持同一立场。科学学派对内表现为向心的、合作与联合的科学家集团,对外表现为一个排他的、极富学术竞争力的集体。同一学科中不同学派的并存构成了充满活力的竞争格局。它迫使科学家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学说和学派的生存权利参与竞争,千方百计地反驳其他学派的学说,证明和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及方法,以保证在科学竞争的过程中获胜。第三,传统性。学派的传统思想,上可以继承,下可以延续。科学学派大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工作作风等有其鲜明的独到性,并常常作为一种传统被学派的后继者所继承。例如,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术思想就延续了整个欧洲的中世纪。学派作为科学社会组织的一种形式,具有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科学思想发展的内在的重要组织机制,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社会体制形式。第四,松散性。学派内不存在法律、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与科学的行政建制、学会、协会不同,科学学派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其成员不必是学派领袖或其学派所领导的研究实体的成员,也不一定与学派领袖具有师承关系。学派成员之间完全依靠共同的科学信念和兴趣从精神上凝聚在一起,为发展共同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观点及方法,各自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从事着共同的研究。

科学学派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种独特组织形式,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能。首先,科学学派是培育科学新的生长点的重要基地。科学史表明,科学传统具有巨大的惯性,一旦某种与传统不一致的新理论诞生,往往会造成被压抑、被埋没的蒙难现象,如伽罗华的群论、孟德尔的遗传理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等。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理论的提出者往往是单枪匹马、孤身奋战,个人的力量保护不了破土而出的科学幼苗。如果他们属于某个学派,或得到某个学派的支持,那么,学派就成为新理论的孵化器和庇护所。量子力学诞生初期,就曾遭到学术界许多人的非难,但它却始终雄踞科学殿堂之中,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培育和保护了这一新理论幼芽。其次,科学学派是教育和培养新一代科学家的学校。由于学派具有感召力的学术领袖作为核心人物,具有明确而稳定的学术思想规范作为研究纲领,具有独特的研究风格作为传统精神,因而对年轻科学家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他们得到学术大师的指导,参加其组织的研究活动,受到学术大师的思维方式、研究风格和方法的熏陶,就有可能使自己潜在的才能得以发挥,更快成长。当年,在哥本哈根学派中集聚着一批思想活跃,富有才能和发展前途的物理学家,他们受到玻尔所创建的极为独特的风格和哥本哈根精神的熏陶,他们中有10位科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再次,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有竞争,才有压力。不同学派的存在,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各派理论“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中,每一种学术观点都要接受不同学派和观点的严格审视和挑战。理论受到攻击的地方也许正是其尚不完善的地方,学派成员把思维聚焦于理论的薄弱环节,努力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趋于完善,定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二)无形学院

“无形学院”一词是英国科学家于1646年用来形容英国皇家学会的前身——由十多个科学家组成的非正式群体的称呼。最早对这种非正式组织进行深入研究的是普赖斯,他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把这种非正式的科学家团体称为“无形学院”。普赖斯在研究现代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时发现,现代科学即使最小的学科分支也有成千的同行,正式的学术团体的规模日趋增大,其人数可以达到几万、十几万。他认为一个学术组织的人员太多,真正有学问的人就会“脱凡而出”,从正式的学术团体中分裂为非正式的子团体,这样的一些学术子团体构成了一所“无形学院”。在任何一个大学科中,都存在着这种小规模的、由百名左右的优秀人才构成的无形学院。无形学院的成员分属于不同的正式研究机构,他们通过交换未定稿论文,或在不同时期到不同的研究中心进行短期合作研究。或者说,无形学院是为适应信息交流和学术联系而出现的。与科学学派相比,无形学院中的成员往往不是单科性的而是多科性的,因而,在学术观点、研究风格上不尽相同,其目的在于彼此交流和借鉴,因而在学术思想上的传统性和排他性不强。齐曼比喻“科学共同体”像一个国家,而“无形学院”则像个乡村。无形学院和学派相似,都是以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心而形成的、是非正式和无结构的,他们通过书信、电话、互访等方式进行交流。一般而言,“无形学院”不一定是单科性的,往往是多科性的,他们的目的是进行互访交流和广泛借鉴,而并不是为了坚持某种特定学术主张和思想,所以不具有排他性。但是,当它的成员在编辑委员会、学术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工作时,“无形学院”就可能作为学术团体或职业建制而变为“有形”的。

无形学院作为科学共同体内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科学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活动时,不但要和本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有联系,还要和学科之外的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进行思想交流。这种开放性的直接表现就是“学科际的无形学院”,而这种多学科的无形学院往往成为新学科(特别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生长点。控制论的产生就得力于这种无形学院。维纳在他的《控制论》一书中讲到,罗森勃吕特博士领导的由多学科科学家参加的一个每月举行的科学方法讨论会,对他创立“控制论”起了重大影响。他认为,“在科学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而“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些空白地区作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的和熟练的知识,大家都习惯于共同工作,互相熟悉对方思想习惯,并且能在同事们还没有以完整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新想法时就能理解这种新想法的意义”。[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