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画潇湘图潇湘图潇湘图

中国画潇湘图潇湘图潇湘图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潇湘图》,五代董源所作,这幅画可以说是董源风格最终成熟的代表。《潇湘图》向我们传达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隔。可以说,董其昌看重模糊约略的表现,正是源于董源《潇湘图》风格中表现出的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境。虚实相生是画学中取境、造境的重要法则,也是中国哲学的“有无”或“虚实”论在中国画学中的映照与体现。这种宇宙观表现在绘画上,即是虚实相生的绘画之道,因此从《潇湘图》我们可以解读出中国哲学中虚实相生的意境论。

第六节 虚实相生——《潇湘图》的意境

《潇湘图》,五代董源所作,这幅画可以说是董源风格最终成熟的代表。在《潇湘图》中,对山体的处理方法在当时尤为特别,山形层层延续后叠,既增加了空间连续的印象,又强调了模糊的形象和空间幻觉,让画面图像取得了视觉上的融合,使人感觉朦胧的空气中,景物平淡而幽深,境界苍茫又清远。在这里,以往无比优越的“线”、“色”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墨色成了无上佳品,随自然的微妙变化,水墨作出了丰富的呼应。细小的墨点点出平缓的山体上各个山包上的树丛的轮廓,概括得异常简洁,却又使满山的树木微妙且自然。面对如此美妙而迷离的画面,会让你自然而然地静下心来,忘却身边的一切琐事,任由心灵脱体而出,飘游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毫无疑问,画中这种空灵澄莹的和谐静穆,就是最高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哲学强调的虚实相生的意境论。 “意境”作为中国画学的核心范畴,其审美生成凝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得益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滋养。中国哲学的“有无”或“虚实”论及“言意观”促使了中国画学意境理论的产生,构成了中国画学意境论的理论根基和哲学基础。中国哲学对于“有无”或“虚实”的讨论,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道家哲学,它们从虚出发,以空无为宗,尚虚贵无,另一个即是儒家哲学从实出发进行的阐释。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虚和实的问题,作为哲学宇宙观问题,可以分成两派来讲,其中一派是老、庄,另一派则是孔、孟。中国哲学“有无”或“虚实”的探讨,启示了中国艺术家对“虚实”问题的思考,促使了艺术理论领域“虚实”范畴的产生,为意境说的创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img24

中国画《潇湘图》

《潇湘图》向我们传达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隔。虚实相生的修为重在隔,常把机锋藏于平常的生活琐事之中,不喜欢直抒胸臆的表达,而喜欢传达一种雾里看花的效果,这与董源画中传达的朦朦胧胧近看几不类物的感觉是一致的。虚虚实实,虚实相生,一虚一实,没有确定的形像,靠你自己去感悟和体会,这也就是明代董其昌之所以对董源倍加称颂的原因之所在。可以说,董其昌看重模糊约略的表现,正是源于董源《潇湘图》风格中表现出的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另一个意境就是寂静,寂静是虚实相生意境表达的基本前提,也是虚实相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寂与静都是悟后到达的最终心灵之态,只有在寂静中,主体心灵才能达到一种绝对化的自由,才能心无外物,才能宁心静性地去观照物象。为什么我们说面对董源的《潇湘图》,会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寂静境界呢?日本一位叫藤原定家的茶师曾对体现寂静的艺术要素用作诗的方式做了如下的界定:看遍普天下,不见红叶花。浦边小渔村,秋夕伴落霞。闭上眼睛,想象这首诗的意境,难道不正如面对董源的画吗?远山横睡,秋夕晚照,江水悠悠,薄雾朦胧。这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虚”与“实”相生相发的关系,也正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与“无”的经典哲学意蕴。

虚实相生是画学中取境、造境的重要法则,也是中国哲学的“有无”或“虚实”论在中国画学中的映照与体现。清笠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庆,有画处多属赘疵;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可谓是中国画在意境追求中最不可言传的精神所在。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是对意境的追求,也是对“道”的把握。如前所述,虚与实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意境之形成就主要基于中国哲学对“有”、“无”的揭示,对“言意”的辨析,其中老、庄对“道”的阐释和对“虚无”的体认,更对中国画学虚实结合观念影响至深。老庄哲学以无为木,认为虚是宇宙中一切真实的原因。 “天地之间其犹真篱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正因为虚空才不穷竭,才充满生机。这种宇宙观表现在绘画上,即是虚实相生的绘画之道,因此从《潇湘图》我们可以解读出中国哲学中虚实相生的意境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