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启发譬喻辨谬误讨论反诘识假真

启发譬喻辨谬误讨论反诘识假真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启发教学方法和讨论教学方法,有说是源于苏格拉底。孔子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学习者谈话进行启发所用的都是“叩竭法”。例如,孔子以松柏比喻操守。孔子明确告知子贡成为一个人才的差距。孔子和柏拉图教学都善于采用情境教学法。意即启发弟子们躬行仁义,自辨浊清,以对来者寄予厚望。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都运用启发教学方法和讨论教学方法,二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都是通过基本的对话、谈话的问答方式,在思维的困境中引发学习者思考、畅言。这从《论语》和《理想国》的写作形式看得清楚。从上课的气氛来看,二者都重视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二者都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步步引导学习者,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得到思维长进。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关于启发教学方法和讨论教学方法,有说是源于苏格拉底。这是错误的。从年龄上看,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格拉底才出生。孔子所创造的启发教学方法和讨论教学方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丰富、更深刻、更切实。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启发教学

孔子是启发教学的创始人,他积累了丰富的启发教学经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ǔ)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说明,孔子是在学生自身有了悱、愤状态时,才给以启、发。悱、愤是求知的两种心理状态或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而启、发是解决两种不同心理状态或两种不同矛盾的方法和原则。可见,启、发是两个不同的辅导阶段,也是促进思维创新与知识生成的两个具体步骤,构成思维创新与知识生成的一个完整过程,

◎“叩竭法”

孔子启发教学运用的是“叩竭法”。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好像自己一无所知,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提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让提问者竭尽思考,一步一步地将提问者的问题归结到错误的结论上,再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找到合理的答案,获得新的知识[2],这就是“叩竭法”或反诘法。孔子用“两端”来概括事物内部互相背离的两个方面,相信人们一旦掌握了“用中”,“权”变处事,就会生成无限的智慧。请看下面师生对话。

子张: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

孔子: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

孔子: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3]

孔子最后指出了子张的逻辑错误。孔子提出“闻”与“达”问题,深刻阐述了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人生态度。一次子贡问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好人或是坏人,孔子就用这种正反两方面入手的办法。再看:

子贡: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这还不能肯定。

子贡: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4]

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能只根据一面,而应该从正反两方面看,如果一个村的好人都喜欢他,一个村的坏人都讨厌他,那么这个人才是好人。

孔子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学习者谈话进行启发所用的都是“叩竭法”。所谓叩竭法,是首先从弟子的疑难出发,让提问的弟子把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然后就弟子提出的问题的两端展开反问,加以辩驳,以推理证伪的方式让提问的弟子领悟到与原来想法相反的答案。例如孔子与子路关于“正名”的辩论。

子路: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干什么事情?

孔子:必须正名分!

子路: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为什么要正名分呢?

孔子:仲由,您真粗野呀!君子自己不知道的,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不能兴起来。礼乐制度兴不起来,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无所措手足不知怎么办好,就会做出违反“礼治”规定的事来。[5]

孔子以雄辩的推理层层批驳子路的怪论,运用反证归谬法论证了“正名”的观点。

孔子的“叩竭法”,是对学习者激发灵感和启迪智慧,认为大化之后必有发端。

◎反诘法

孔子运用反诘方法和学生一起推问,最后将问题推向谬误。例如,曾经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去报答怨仇,怎么样?孔子说,如果用恩德去报答怨仇,那么又用什么去报答恩德呢?这样一问,前面的命题就站不住脚了,于是孔子又因势利导,说:应该用正直的态度去报答怨恨,用恩德去报答恩德。[6]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恩怨分明,善恶有理啊!

◎譬喻法

就是“能近取譬”、借彼喻此,运用想象力和联想,以具体而熟悉的物象事例,比方说明抽象的概念。譬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借喻等。

例如,孔子以松柏比喻操守。他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7]孔子认为,人是要有气节的。他就像松柏那样,能够经受各种严峻考验。

再如,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8]

又如,孔子有意激励子贡发奋图强,成为统治人才。一次,子贡向老师探问。

子贡:老师,我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你呀,好比一个器具。

子贡:是什么器具呢?

孔子:是瑚琏(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9]

孔子明确告知子贡成为一个人才的差距。子贡认识到,必须经过内心的思考才有可能达到新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对子贡而言已是百尺竿头

又如孔子鼓励弟子求学做事贵在坚持到底,他对此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10]孔子在这个比喻中提出了两个成语: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言简意深,催人奋进,而其根本还在于个人的自强不息。孔子还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不仕的情形来警告人很聪明但学习不努力没有实绩的人。他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也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是有的。”[11]《左传·文公五年》说:“华(同花)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秀而不实”与“华而不实”同意。对徒有其表,内里虚空的人,孔子是嗤之以鼻的。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师施教,关键是启发诱导。

柏拉图的“三喻”堪称古今中外比喻的典型范例。

◎情境法

所谓情境,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情境通常包括情景、境地;环境。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心理环境又称作“氛围”。情境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原动力。孔子和柏拉图教学都善于采用情境教学法。例如,孔子69岁时带着弟子们到小邾国旅游时,与弟子们一起听《孺子歌》,孔子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作出深刻的诠释:“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意即启发弟子们躬行仁义,自辨浊清,以对来者寄予厚望。

孔子倡导弟子为诗,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的“兴”就是譬喻。如“绘事后素”、陈蔡受困问话等情境创设能够使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中受到启发。关于情境创设,美国W.I.托马斯,F.W.兹纳尼茨基和德国K.莱温共同为之确立一个公式:

B=(P,E)

式中B是行为;P是个体;E是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1.生活展现情境。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孔子领着弟子到小邾国旅游。

2.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激起学生旷远的联想。例如孔子用盛酒的器具觚被改变比喻礼不像礼的情景。又如在太庙参观易覆的器皿,启迪弟子谦虚谨慎的道理。

3.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而强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这是孔子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4.表演体会情境。如“曾点气象”,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

5.语言描述情境。在上述情境出现时,教育者伴以语言描绘,这种情感与认知相结合所产生的情境,学生感性活动的增强,使学习达到理想化的精神境界。例如子贡说的有美玉韫匵中是否待价而沽?孔子连忙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又如孔子师生在陈蔡边境绝粮七日的对话等。

6.实践拓展情境。情境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时空。以真创境、以美激情、美情促智、善美一体的情境课程的建构,还原学习者主体身份。(1)以积极参与的态度做到真情实感,感同身受,寓理于情。(2)以学习主体意识引导学习者做到“人在情境中”,激励学习者自我塑造,想象联想,自主探究,升华为主体价值观。(3)追求意切。捕捉外物与“情”“思”“辞”之间的关系。例如桓魋欲杀孔子,砍倒大树,孔子此时对弟子们关于正义的解释。

◎贯通法

贯通是孔子启发学生思维深一层次的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2]博学即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概念。学习者掌握了这种思维能力,就能自主地领会知识,把知识系统化,并能把握知识的核心。

颜回深有体会地说,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他求学,既教他学习古代的文献,又要求他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他既有知,又能行,使他的知识成为有用的知识,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就是想停止学习也停不下来。[13]

贯通法在柏拉图教学过程中在于理性的训练。柏拉图始终以发展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反思”和“沉思”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柏拉图认为:“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因此,“请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要用做游戏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天性”[14]。柏拉图指出,如果一个人“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被迫看火光本身”,被强迫着“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那么他将会感觉痛苦,以致不知如何是好,无法看清真实的事物。因此,“要他能在洞穴外面的高处看得见东西,大概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15]。从“洞喻”中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本质并不是把单纯的知识倒入人们的心灵之中,而是需要首先把受教育者置于本质的位置上,并且使人适应于这个本质的位置。教育的真正归属在于使人从首先照面的事物的区域移置到事物本质显现于其中的区域,以使个体适应本质的存在,从而使个体从“遮蔽状态”走向“无蔽状态”。教育如果要获得效果,就必须采取引导的办法。

教育实际上就是把儿童引导到由法律宣布为正确的规矩上来,其正确性为最优秀的人和最年长的人的共同一致的经验所证明。儿童的灵魂学习感受快乐与痛苦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方式……而要与成年人为伴,在与成年人所经历的相同事物中习得快乐与痛苦。[16]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柏拉图坚决反对灌输教育,他谈道:

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17]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重申:“教育的总和与本质实际上就是正确的训练,要在游戏中有效地引导孩子们的灵魂去热爱他们将来要去成就的事业。”柏拉图的启发式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这种语境式的谈话中得以体现的,即采用问答的形式,运用启发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

讨论教学

同启发教学一样,讨论教学也是源于孔子。有人认为孔子教学为启发教学,这固然是正确的,但如果把孔子教学仅仅归结为启发,只说对了一半。在孔子教学方法中,与启发教学范型同等重要的是讨论教学。“讨论”一词源自《论语·宪问》,意思是就某一问题通过谈话交换意见或证明答案(结论)正确与否进行辩论。孔子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通过交谈讨论的方式进行的。从《论语》的大量对话辩论可知孔子教学普遍使用讨论法。孔子讨论教学可以用图式表述为:

图16-1 讨论教学

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在教学中,讨论教学方法与启发教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的,通常把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先请看下例。

孔子晚年得了一场重病,子路作为孔子的大弟子,就指派师弟做孔子的家臣,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为孔子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病情减轻,知道了子路的安排,就气愤地批评子路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18]

子路的安排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孔子毕竟当过鲁国的司寇,是名副其实的卿大夫。但孔子却从如下事实出发,自己一非现职,二无家臣,所以,对子路的举动提出异议,并使子路心悦诚服。

最突出的一次讨论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时孔子的两个弟子冉有、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他们前去见孔子,师生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

冉有、季路: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

孔子: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他主持东部蒙山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孔子:冉求,周代史官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啊![19]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有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严肃批评。最后如孔子将季氏伐颛臾比喻为“祸起萧墙”揭示出国内深重的矛盾。

孔子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学来讨论的方法,逢事展开讨论。子夏做了老师以后,要求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同学子游和子夏就基础与养成良好习惯的问题进行切磋探讨。

子游: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

子夏: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20]

在《理想国》中有关正义的讨论、教育的讨论,对于讨论教学而言都是光辉的范例,此不赘述。

教学相长

启发、讨论还可以使教学相长。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都善于接受弟子的启发和建议。例如,子贡向老师探讨一个问题。

子贡: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高兴地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21]

还有绘事后素。孔子听到子夏问“礼后乎”的话,孔子也高兴地说:“起(启)予者商也。”

如上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孔子虚心接受弟子的指教。原来的乡野之人子路是《论语》里出现次数最多的,而且每一次与孔子交谈都是畅所欲言、特别生动别致的,老师有时甚至被学生说成“迂”[22]。尽管如此,孔子还是以直相待,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耐心回答和彻底解决弟子提出的问题。例如,在卫国时,孔子不得已去见南子,回来后,子路对他发了牢骚,孔子感到子路错怪了他,就在子路面前激动地对天发誓,为的是子路明白他的心志。[23]

又如柏拉图与弟子亚里士多德关于理念的对话。柏拉图对老师尊敬有加,又是弟子的良师益友。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提倡弟子向权威(包括自己)挑战,而正是在这种挑战中柏拉图取得知识创新与智慧的提升,买面包就是典型的例子。[24]

一天,柏拉图写作到深夜,忽然肚子咕辘辘地作响,原来他还没有吃晚饭。

这时,学生亚里士多德进来了:“老师,您还没吃饭吧?我去给您买。”

柏拉图拿出一枚硬币递给亚里士多德,说:“你去给我买个面包就行了。”

亚里士多德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空手回来了:“老师,有甜面包、酸面包,没有光是面包的面包。”

柏拉图说:“买酸面包。”

亚里士多德跑出去,不一会儿又空手回来:“老师,有方的酸面包、圆的酸面包,没有光是酸面包的酸面包。”

柏拉图笑着说:“那就买方的酸面包。”

亚里士多德又空手而归:“老师,外面有方的大的酸面包、方的小的酸面包,没有光是方的酸面包。”

柏拉图说:“那就买个方的大的酸面包!”

亚里士多德还是攥着那块硬币回来:“老师,外面有……”

柏拉图从亚里士多德手里拿回银币,自己买回面包,大口吃起来。心中好生纳闷。

当柏拉图吃到一半面包的时候,忽然把面包放在桌上哈哈大笑,上前握住亚里士多德的手说:“谢谢你!你使我对‘形象和抽象’这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向习惯思维挑战与开拓新知识的师生研讨场面啊!孔子、柏拉图不愧是古代轴心时代东西两半球高耸入云的两座智慧的大山,共同构成人类思想的峰巅。

孔子的师生平等思想

孔子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倡导“当仁不让于师”[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26]在弟子面前他虚心承认自己的过错。子游当了武城长官,孔子到武城“闻弦歌之声”而笑子游“割鸡何必要用牛刀?”子游不服气地反驳孔子说:“往日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于道,便懂得爱人,小人学于道,便易于使唤。”孔子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就公开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讲错了话,并幽默地说:“学生们听着,子游说得对,我前面所说是和他开玩笑的。”[27]

孔子大公无私、襟怀坦白,性情直爽。他对弟子们说:“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28]

孟子曾经评价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29]

正因为孔子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民主、平等,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因此弟子们对孔子十分敬爱尊重,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之间也精诚团结,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这可以说是孔子办学的伟大与成功之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亲如一家,他对学生平易近人,坦率真诚,一视同仁。

孔子的启发教学和讨论教学是以主体性、因材施教两大原则为前提的,否则无从启发、讨论,或形似实为注入。

【注释】

[1]《论语·述而》。

[2]《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论语·颜渊》。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4]《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同“缺”)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zhòng,得当);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论语·为政》。

[9]《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0]《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1]《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2]《论语·雍也》。

[13]《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1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012重印):261,308,277。

[15]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012重印):261,308,277。

[16]柏拉图.法律659D—E[A].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7。

[17]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12重印):280。

[18]《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9]《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zhuān 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贫、寡:可能有误,应为寡、贫)。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0]《论语·子张》。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21]《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2]《论语·子路》。

[23]《论语·雍也》。

[24]http://wenwen.sogou.com/z/q.193930301.htm.

[25]《论语·卫灵公》。

[26]《论语·子罕》。

[27]《论语·阳货》。

[28]《论语·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9]《孟子·公孙丑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