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糊性现象

模糊性现象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象学还探讨在这张现象网络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的另外一个话题,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话题只是稍有触及,很少去讨论它。这就是模糊性现象。不仅在有关逻辑、意义和证实等等较为科学的问题方面,而且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以及有责任的言说者的确立方面,模糊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绝大部分民意调查得到的结果都是模糊的思维。应该把模糊性和无知与差错区分开;无知和差错是另外两种与真理和范畴对象有关的缺失。模糊性处于无知和差错之间。

模糊性现象

我们一直在考虑范畴意向及其相关对象,也在考虑真理、意义、判断、事态、证实以及逻辑。现象学还探讨在这张现象网络中发挥战略性作用的另外一个话题,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话题只是稍有触及,很少去讨论它。这就是模糊性现象。不仅在有关逻辑、意义和证实等等较为科学的问题方面,而且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以及有责任的言说者的确立方面,模糊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的假定都认为,在言说或者阅读的时候,我们从头到尾思考我们所说的或者所阅读的东西。实际情况常常并不是这样。我们经常不加思考地使用语词。我们可能在浮光掠影地阅读,或者我们可能听到某人谈话但却没有注意他说什么,我们甚至可能会自己说出什么事情,然而此时却没有真正觉察到这些话的意义,或者可能是在机械地背诵什么东西。有时候,我们正在谈论的材料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理解自己正在说的东西。例如,人们讨论政治的时候讲到的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他们的大部分言谈都是模糊的:重复一些口号,到处宣扬自己特别喜欢的观念,把别人讲过的话照搬过来却又不知所云。绝大部分民意调查得到的结果都是模糊的思维。人的言语能力,这种赋予我们作为人的尊严的高贵能力,也使得我们有可能在实际上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却显得是在思考。这是一种特别属人的方式,未能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存在者的方式,而且它在人类事务当中非常重要。

在无思想的言语中发生的事情,就是本来应该伴随着言语的范畴活动没有得到充分的完成。这里的确存在着某种范畴活动,然而它不足以胜任正在讨论和断言的问题。只有一连串念头却没有完整的思想。如果我模糊不清地说话,有一个人在听我说,而且他比我更有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通常会发现我正在说的东西毫无意义。我说的话混乱不堪。为了从这一团乱麻当中理出头绪,他会要求我澄清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他试图同我论辩,那么他会不断受挫;想要和说话模糊不清的人进行论辩,犹如试图用手榴弹来驱散烟雾。然而,要是听我说话的人和我一样没有什么思想,他就不会察觉到我是在模糊不清地说话。他自己也含糊不清,如果他喜欢我似乎采取的立场,那么他就会感到我正在成功地联结我们共同的信念:“一个傻瓜总会找到更傻的来崇拜他。”如果这位倾听者不同意我似乎在说的东西,他就会对我感到心烦意乱,还会把他自己的似乎是另外的一套观点表达一番。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和我的心灵都没有真正地活动;我们正在表达的只是某种类似于情绪性态度的东西,而不是明晰的观点。这里没有真正的论辩,只有半成型的思想撞在一起。

应该把模糊性和无知与差错区分开;无知和差错是另外两种与真理和范畴对象有关的缺失。在无知状态,我们完全没有试图去联结有关的范畴对象;我们只是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我们并没有假装去思考它,也不是似乎在进行思考。在发生差错的时候,我们表述有关某事物的意见,我们很明确地这么做,然而结果却表明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如果走向我们正在谈论的事物,尽量经验它们,并且如同我们所陈述的那样来记示它们,那么,我们的意见就会站不住脚了。我们的命题就会受到驳斥。在这样的差错状态,我们确实达到了明晰的思想,也确实联结了一个范畴对象,不过这个思想和对象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是不正确的,我们就必定已经克服了模糊性而且达到了明晰性。

模糊性处于无知和差错之间。它是尚未成形的思想。它是一种没有完全成功的思想尝试,然而它使用了通常是指示思想的语词,因此它假充思想,不过不是故意的。一连串语词排列起来鱼贯而出,给人以思想的印象,但是它们背后却没有足够的思想支撑。

在有些情况下,尽管言说者起初是模糊不清的,然而他还是有可能通透地思考他正在言说的事情,并且联结他希望去宣告的事态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言说者已经从模糊走到明晰。他成功地获得了他一直在努力构造的范畴对象。他现在进行明晰的思考,呈现出他早先一直试图呈现的事态或判断。

当言说者从模糊走向明晰时,他可能会发现自己最终获得的判断与他一直模糊地陈述的判断是同一个;这个判断是在两种呈现方式上的同一个判断,一种是模糊的方式,另一种则是明晰的方式。但是他也可能会发现,明晰的判断与模糊的判断不是同一个判断;他可能会发现,模糊的判断内部隐匿着矛盾,由于现在获得了明晰性,这些矛盾也就变得明显起来;正是由于模糊性,这些矛盾一直都是隐蔽的。因此,逻辑矛盾或者逻辑上的一致性要成为可能,需要我们已经把判断带到明晰状态,要求我们已经明晰地联结它。在一个判断被带到明晰状态之前,我们不可能真正地说它是真的还是假的,甚至也不能说它是否与它自己和其他判断保持一致,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知道这个判断是什么。它还没有作为一个明晰的意义而实存——明晰的意义才可能是真的或假的,一致的或者不一致的。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某个人在说什么,然后才能确定他所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模糊性可能怀有不一致性,也可能怀有不融贯性(incoherence)。不一致性意味着我们的言论中有一个部分与另一部分按照形式的逻辑结构来说是矛盾的:我们既说“S是p”又说“S不是p”。而不融贯性则意味着我们的判断的内容——与形式相对——没有被恰当地组合。它意味着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一些组合起来不会形成任何意义的实义词:例如,我们可能会说,国家是一个大家庭,或者说一项政治体制保障人人都有工作,或者说大脑知道谁正在门口走过(实际上是人知道,而不是大脑知道)。矛盾涉及的是判断的形式,不融贯性涉及的是判断的内容,它们两者都会发生在模糊性的迷雾里。语词表示事物,但是有可能以如此方式把诸多语词放在一起,以至于它们的整体并没有表示一个事物。这个整体的有些部分“发言反对”其他部分,或者有些部分没有被适当地与其他部分相融合(属于家庭的特征与国家相融合,属于整个人的特征与他的机体组织的一个部分相融合)。

每个人都有模糊不清的时候,这没有什么遗憾的。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就不得不从模糊状态开始。心灵遇到的观念最初几乎总是模糊的,需要把它们带到明晰状态,这时候,观念中的不一致和不融贯的地方将会被过滤掉。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学生通常对他计算的范畴对象感到茫然不解,觉得模糊不清。如果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会不断进步,逐渐达到明晰状态。有些人能够比其他人更快更容易达到明晰状态。有些人在某些领域里恐怕永远无法摆脱模糊性,可是也有些人几乎在任何领域都无法走出模糊性。他们并没有清楚明白地思考,然而他们使用语言,这会让别人觉得他们在真正地思考。喋喋不休的人就是模糊性的生动例子。公众的舆论充斥着模糊性,总是向社会名人提出各种相互矛盾的要求。“他们”、“人们”的纷纭众说都是出了名的模糊不清,然而这些说法仍然是本真思想的起点。我们的思想、我们构造的范畴对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完成和完善了。

最后,我们讨论了模糊性在言语和思想上的显象,但是它也发生在行动之中。如果一个人经常不加思考就说话,乃至于积习成癖,那么他的行为方式很可能也是这样,从一个不成形的步骤跌跌撞撞地走到另一个,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在这种情况下,权衡和选择都感染上了模糊性带来的不一致和不融贯。这种出洋相的行径——无论在个人事务、制度上的事务或者政治事务方面——究竟在观众那里引起的是怜悯还是悲哀,这要取决于观众如何受到这种活动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