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前面的此在的时间性分析之不完备

前面的此在的时间性分析之不完备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此在的时间性分析之不完备”之所指。在这方面,海德格尔的基本立场是:此在的所有行为都应该从它的存在,即从时间性来解释。具体到计算时间这样的基本行为上,海德格尔要表明,此在作为时间性时现了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以计时的方式与时间相关。

第七十八节 前面的此在的时间性分析之不完备

这一节的标题就告诉我们,前面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还不完备。那么这“不完备”究竟何指?那就先盘点一下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海德格尔已经指出了时间性构成此在的存在,以及它是如何构成的:作为生存的存在状况的历史性“归根结底”是时间性。海德格尔也把生存的存在状况叫“操心”。操心和历史性不仅是此在的此在状况的不同指称,也是它不同的现象学规定,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时间性这一点证明了它们本是一个东西。但海德格尔在解释历史性的时间性特征时,没有顾及一切发生,无论是历史的发生还是自然的发生,都“在时间中”进行这一“事实”。但普通人都是这么来理解历史的,他们把历史只是理解为“在时间内”(innerzeitiges)的发生。不管我们如何从此在的时间性理解时间,即便是海德格尔本人也得按照日常意义的时间来生活。日常意义的时间只有它的合理性,不能忽视。无视日常时间的意义的时间哲学是不可能成立的。海德格尔此前还只是纯粹从操心的生存论—时间性结构上去解释历史存在,他没有从时间性出发对日常意义的时间作出生存论—时间性的解释。这就是“此在的时间性分析之不完备”之所指。这一章就是要弥补这个缺憾。

海德格尔当然清楚,如果生存论分析要从存在论上使此在的事实性在存在论上通透无隐的话,那它就必须明确承认常人事实的对历史的“存在者层面—时间性”阐释的合理性,给它以应有的评价。此外,由于不仅历史,而且自然过程也是“通过世界”规定的,这就更有必要从原则上来分析我们从中遇到存在者的那个时间。这就是本章的任务之一。这种分析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此在在进行任何对历史和自然的科学研究之前,已经在“计算时间”并根据时间来行事了。这个事实要比历史和自然科学中都有“时间因素”这一情况更为基本。在此事实中,此在与其时间的关系,即所谓此在“用它的时间”来“计算”,又是决定性的,这种计算先于任何用来决定时间的计时用具的使用。这种计算先于计时用具,并使像使用钟表这样的事可能。如果我们按照“计算”(Rechnen)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话,那么海德格尔这里说的话显然不通,没有钟表、日历等计时用具,不使用计时工具,如何来计算时间?但我们已经说了,海德格尔这里所说的“计算”,是指此在与时间源始的实践关系,“用它的时间”这一表达就暗示了这一点。在钟表、日历之类的计时用具出现之前,初民很可能是根据日出日落、四季更替来计算时间。但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不是计时工具,而就是时间,是初民的时间,或者说此在的时间。此在与“它的时间”的关系就是“计算”,而这种“计算”不仅是主观操作,更是它的存在方式。确切说,它是此在操劳世内事物的一种样式。

很显然,我们不能像使用或操作像锤子和钉子这样的用具那样来使用或操作时间。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经常像说“我有钉子”或“我没有钉子那样”说:“我有时间”或“我没有时间”。这“需要时间”或“时间上不允许”。好像时间就是一个用具,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它不是。海德格尔因而问道:为什么此在占有“时间”,为什么它能“失去”时间?它从哪里得到时间?这种时间与此在的时间性是什么关系?在考察存在者在其中存在、事件在其中发生的那个时间之前,先得回答这些问题。不先回答这些问题,那种时间是无法得到透辟的分析的。

海德格尔说,一般人,即日常生活中的人(他称之为事实的此在),计算时间却不从生存论上理解时间性。只是有计算时间这种基本行为,人们才会问存在者存在于“时间内”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因此,海德格尔认为,首先应该弄清计算时间这个基本行为,然后才能回答存在者存在于“时间内”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海德格尔这个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值得注意。他不是先从一个与事实此在,即与我们日常生存无关的抽象问题出发,而是从分析一个我们日常生存最基本的、基本到了人们都“不假思索”的行为开始,通过对它的现象学描述,得出他要得到的存在论结论,而此存在论结论却能用来深刻地说明与日常生存无关的理论问题。在这方面,海德格尔的基本立场是:此在的所有行为都应该从它的存在,即从时间性来解释。具体到计算时间这样的基本行为上,海德格尔要表明,此在作为时间性时现了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以计时的方式与时间相关。这就是说,从生存论—时间性上说,计时行为是此在时间性的一种时现,此在通过计时行为与时间相关。与事实此在的计时行为有关的时间,当然首先是与其日常生活实践有关的时间。海德格尔说,到目前为止对时间性的特征描述是不完备的,首先是指没有考察时间性的所有现象,即没有考察日常生活实践的时间,他把这种时间称为“世界时间”(Weltzeit)。但此前的时间性分析的不完备不仅仅是遗漏了一个时间现象,而在于它原则上是有缺陷的,因为它遗漏的这个现象——世界时间,在狭义的生存论—时间性的世界概念意义上,属于时间性本身。换言之,时间性必然包括世界时间在内。现在的问题是要理解这如何可能和为什么是必然的。这种理解能使我们得以明了我们所熟悉的存在者在其中发生的流俗时间,即日常意义的时间,以及存在者的在时间内状态。这里我们须注意的是,世界时间与流俗时间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在两者之间划等号。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状,此在在哪里发现它的?海德格尔的回答是,首先在它世内遇到的应手事物和现成事物那里,也就是说,在它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但是,此时此在是在其最切近的存在理解的境域中,即在其日常存在理解的境域中理解被它在日常生活中经验的时间的,在这样的境域中,此在不加区分把存在理解为现成存在的东西,自然也就把时间理解为某个本身现成存在的东西。这样人们才能说“我有时间”或“我没有时间”;“这不需要时间”,等等。但流俗的时间概念是如何和为什么形成的,还得根据操劳时间的此在的以时间性为基础的存在状况来阐明。海德格尔对此的一个基本解释是:流俗的时间概念起源于抹平源始时间。所谓“抹平源始时间”,就是把时间理解为均质的“现在”的无限流逝。海德格尔说,如果此言证明不虚,那也就证明他先前把时间性解释为源始时间是合理的。

如果我们把存在者理解为在我们面前现成存在的事物的话,就很有可能产生世界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即事物的存在究竟是不依赖于我们的存在,还是相反。同样,当人们把时间理解为“某个本身现成的东西”,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的问题就会出现。海德格尔在此节的倒数第2段就指出,在流俗的时间概念形成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摇摆”,即在应该赋予时间“主观的”性质还是“客观的”性质之间摇摆。这当然不是指哪一个人,而是指整个西方哲学史在思考时间时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摇摆。“摇摆”(Schwanken)在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有人主张时间是主观的,有人主张时间是客观的。而是说,很难决定时间的主客观性。当你认为它是自在存在时,即它有一种客观性质时,它又主要被归属于“灵魂”,如从奥古斯丁以降许多西方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说它有“意识”的性质,它又“客观地”起作用。在黑格尔的时间解释中,这两种可能性以某种方式被扬弃了。这显然是对黑格尔的肯定。我们知道,“扬弃”(Aufhebung)在黑格尔那里有三重意义,即中止存在或有效—保存—上升到更高的统一。黑格尔扬弃时间的主观性质和客观性质,是为了超越主客观来思考时间。海德格尔对此的理解是:黑格尔是试图要确定“时间”和“精神”之间的整体关联,以便由此使人们明白,为什么精神作为历史“落在时间中”。但是,就黑格尔扬弃时间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而言,海德格尔此前对此在的时间性的解释,以及世界时间属于时间性的主张,在结果上与黑格尔的时间思想似乎是一致的。但海德格尔特意指出:他此前的时间分析从一开始就已经与黑格尔和他的目标有原则的不同,基础存在论的目的恰恰与黑格尔相反。然而,海德格尔还是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简要描述了黑格尔的时间思想,因为他觉得以黑格尔对时间和精神之间关系的论述为反衬,有助于间接澄清对此在的时间性、世界时间和流俗的时间概念的生存论—存在论解释并将其暂时告一段落。

最后一段照例是后面各节任务的分配。推动这一章的基本问题是:时间是否和如何有一“存在”?我们为什么及在何种意义上说它“存在着”?海德格尔指出,只有当我们表明,在何种程度上,时间性本身在何种程度上在其时现的整体中使我们能理解存在和谈起存在者,才能回答上述问题。下面各节都是为此根本目的而安排的。第七十九节讨论此在的时间性和对时间的操劳。第八十节论述被操劳的时间和时间内状态。第八十一节继续讨论时间内状态的有关问题和流俗时间概念的发生。第八十二节是对照黑格尔对时间和精神之间关系的看法,彰显时间性、此在和世界时间的生存论—存在论整体关联。最后一节(第八十三节)是讨论对此在的生存论—时间性分析,以及关于一般存在意义的基础存在论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