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主体主义思想萌芽

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主体主义思想萌芽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然而古希腊哲学思想中蕴藏着后来所有哲学流派思想的原初萌芽,当然更能从中找到作为西方哲学史主要线索的主体主义思想的原初状态,尽管这种主体主义思想尚未以系统和自觉的方式表现出来。早期自然哲学外向地寻求一种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的始基和本体,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和抽象性。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可以说是西方个体性和多无论的最原初的系统表现形式。

第一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主体主义思想萌芽

就一般意义而言,古希腊哲学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它关注对象世界而疏于反思自我,执着于寻索万物的“始基”和本原而尚未自觉地把自我看成是对象世界的凝视者,更未意识到我们所能言谈的客观世界只是相对于自我的主观呈现。“古希腊的世界观不是取向于历史,而是取向于宇宙……古希腊语中甚至没有表示个人、意志和良心这些现象的词……从发源来讲,古希腊文化确实像其他古朴文化一样,是无人称和无心理性的。”[1]

然而古希腊哲学思想中蕴藏着后来所有哲学流派思想的原初萌芽,当然更能从中找到作为西方哲学史主要线索的主体主义思想的原初状态,尽管这种主体主义思想尚未以系统和自觉的方式表现出来。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注目于自然和客体世界,但这个自然世界在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是作为纯然的自然世界而向我们显现:“历史上环绕着希腊人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的意义上的客观世界,而毋宁是他们‘对世界的表象’,即他们自己的主观评价以及其中的全部实在性,比如诸天神与诸守护神,这些东西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有效的。”[2]胡塞尔揭示了古希腊自然主义的实质,即把自己的“主观视界”作为“客观世界”来认同和描述。

古希腊自然哲学并不是如实地描述和记录自然对象向人们的“客观呈现”,而是要追寻流变不居的自然现象之后的不变“始基”和纷繁杂乱的多中之“一”的本原。“初期哲学家大都认为万物的惟一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万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入者,其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原理。”[3]所谓“元素”,即是始基。但作为“始基”的泰勒斯之“水”,阿拉克西美尼之“气”,赫拉克利特之“火”,德谟克利特之“原子”,绝非自然之中的感性个体,而是经过了人的思维和语言而抽象化了的一般之物。因此借助于语言而展示出来的始基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语言是人的东西,同时又是自然的东西,它是对象化了的人的东西和人化了的对象的东西”[4]。对始基的寻索发展到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的一”,苏格拉底的“概念”和柏拉图的“理念”时,始基的超自然性和人化性特征就更明显地表露出来了。

早期自然哲学外向地寻求一种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的始基和本体,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和抽象性。而且这种外向的寻求乃是不自觉地基于一种内在于人性中的对于普遍性的渴望(维特根斯坦),基于人性对确定性的追求(胡塞尔),基于自我意识对于一般性的欲望(黑格尔),对于外在始基的追求事实上是以合乎人的理性为原则的一种内在的语言设定。始基,尽管被认作为一种实物性的基础物,或以某种具体的自然物命名,但它事实上却是一种语言概念的一般抽象物。“一切科学……在开始时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种朴素性,更准确地说,这种朴素性的最一般叫法是客观主义,精神在它之中,被自然化了。”[5]希腊人的这种追求将自然对象物的终极存在建立在思维和语言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其感性显现上,巴门尼德说得再清楚不过:“能够被表述被思想的东西必定是存在。”[6]关于“存在”的问题,即ontology的词根on,拉丁语ens,英文being的问题,最早是由巴门尼德所提出来的,这个on严格地说,译为“存在”是容易引起误解的,因为存在往往会被认为是一种客观的对象性的东西,而在巴门尼德那里,这个on显然是一个由思维和语言所把握的意识对象,巴门尼德的残篇第八点对on的特性作了说明,说它不生不灭,不动,不可分。这显然不是一种感官对象,而最后第五点说,“只有它可以被思想、被表达,只有它才有真实的名称”,则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巴门尼德否定“非存在”的理由是它“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达到,也不能说出”。具有能被言说被思维的确定性和明晰性是on的根本前提,语言转向是一个现代哲学问题,而语言问题在古代哲学中就事实上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出现了。语言在现代哲学中力图挣脱主体而独立,语言分析哲学就力图致力于一种无人身的意识分析,但至少在古希腊时代,语言“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意义”[7]

直接把人作为其哲学关注点的第一人是普罗泰戈拉,其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将这句名言解释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风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8]普罗泰戈拉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感觉主义乃至于相对论的特征,他把单个人的亲身感受作为衡量事物的最终标准,即你个人觉得事物是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你觉得它真,它就真,你觉得它假,它就假。但这却恰好体现了个人自我意识从外部必然性和神的意志中分化独立出来。主体主义首先是自我意识从物我不分的混沌状态中分离,把自我作为区别于外部自然界的个人来意识,首先是个体意识的觉醒。而个人意识最直接、最原初的呈现形态就是感官知觉,所以普罗泰戈拉认为知识立足于个人的自我感觉是顺理成章的。当然这种自我感觉的相对主义特性是难以避免的,但普罗泰戈拉开堂讲学并向学生们收取学费,表明他认识到建立在个人感觉基础上的知识并不完全是相对于个人自我的,也是可以传达交流的,似乎窥测到了自我感觉与他人感觉应有某种相通性,所以在阐释普罗泰戈拉时,柏拉图在说了“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这句话之后,还跟着说了一句:“而你和我都是人。”[9]主体观念的发展最初是从个人的自我意识、从个体性开始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可以说是西方个体性和多无论的最原初的系统表现形式。德谟克利特将巴门尼德“存在的一”打碎为多,“把某种不可毁坏的、极小的、数目上无限的微粒叫做原子……”[10]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11]原子是自在的、独立的个体,原子不可入,但原子和原子之间却有一种协调性,这种协调性的组合构造了世间万物。他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独立性和自在性,更重要的是个体之间的协调性乃至于一种必然性规律:“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12]德谟克利特认为“人是一个小世界”[13]。他时常到荒凉的地方去沉思,并强调灵魂和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自我”的自主性,“做了一件可耻的事情的人,应该首先对自己觉得惭愧”[14]。可见他是把个人作为自在的、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原子来理解的。这为西方后来的个体主义和民主政治奠定了最早的理论基础。“在西方社会里,个体主义是一种真正的哲学……一切现代理论,除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之外,都是个体主义的。”[15]西文中的“民主”(英文democracy,德文Demokratie)一词,与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有着某种词源上的相似性。西方哲学史的主导性发展线索是巴门尼德——柏拉图——托马斯——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的一元理性论,而以德谟克利特、莱布尼茨及后现代哲人为代表的个体主义和多元论作为一条辅助线索与之相辅相成。这种立足于个体并注重个体之间的协调性的原子论学说也可以说是后现代哲学注重主体间的对话交往理性的最原初的理论渊源。

如果说普罗泰戈拉的学说建立在个人感觉的基础上而难免陷入相对主义,那么德谟克利特在个体之上却建立起了理性和必然性的学说。德谟克利特因其“影像论”而被认为是感觉论者,其实德谟克利特明确地说过:“有两种形式的认识:真理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16]又说:“只有能为理解力所把握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德谟克利特主张这种意见是因为自然的底蕴中根本没有可感觉的东西,因为形成一切事物的原子是没有任何可感觉的性质的。”[17]所以把德谟克利特说成是理性主义者是不过分的。与这种理性主义相一致,他否定个体的任意性与偶然性,认为原子的垂直运动产生必然性,“德谟克利特忽视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于必然性”[18]。个体的自由性在德谟克利特那里相当程度地被抹杀了,而且德谟克利特的个体主义、多元论是通过一种外在质料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还有待于进入苏格拉底的“人学转向”。

有别于晚期柏拉图一元思辨理性的苏格拉底的对话辩证法似乎较多地保留了德谟克利特的多元论特征。苏格拉底早年热衷于对外部自然世界的研究,但他后来发现这种研究是徒劳的。在他读了阿拉克萨哥拉的“心灵是一切的支配者和原因”后,他开始将目光转向自身认识[19]。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因为苏格拉底的引用和阐释而成为千古名言。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外部自然拉回到内心世界,提出哲学应抛弃对本原、客体问题的探讨,而要把目光转向人和道德问题的研究。“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真正作为人而成为探讨的主题。”[20]

值得注意的是,苏格拉底在要求把目光从外物转向人的同时,还要求从对经验事物的描述转向对一般概念和定义的探索,由此他把语言概念问题提到了知识理解的核心地位。苏格拉底认为:“我们时常是停留在特殊事物上面,但这不是我所要的。”[21]他所强调的不是经验而是理性的重要作用:“不论什么东西,如果有理性地来学来做,就是有益的。”[22]因此他在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辩中所关注的不是具体事物的美和善,而是美和善本身,是美和善的一般定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以美德的一部分为根据的行为是美德……按正义行事的行为是美德。”[23]这就把语言概念提升到了本体的地位。苏格拉底认为语言是超个人超感性的一般之物,因此普罗泰戈拉认为每样事物就是人们认为其所是的东西的观点是错误的,感觉因其私人性、相对性而不可信,惟有语言定义因其一般性而为可信。但这并不表明苏格拉底用概念的普遍性否定个人的主体性,而恰好是把个体性从偶然的事实提升到了普遍必然的本质。

实际上,与西方哲学史从头到尾隐藏着主体主义的根基相一致的,是它自始至终含藏着的对语言的关注。在苏格拉底之前,已有赫拉克利特引“逻各斯”(logos,即语言、规律)入哲学,他从语言中看到了流变不居的世界万物中的恒定不变的规律,巴门尼德也从能被思维、能用语言表述的角度来推论出存在。本体论(ontology)一词的希腊文词根oν,并非外部自然的本根、本原之义,而是在所有句子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相当于英文“be”和德文“sein”的一个系动词,因而不少人都指出过,“本体论”应译为“是论”[24]。因此希腊人追求本体,是在语言中进行的。苏格拉底的辩论术事实上是要通过论辩而达到事物在语言上的一般定义与概念。但他并未因此要抹杀个体和主体,而正是要以此来建立真正的主体。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辩证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他认为他并不是像智者那样在传授一门现成的知识,而是把各种早已先天地包含在论辩对方心灵中的知识通过论辩诘难而揭示出来,就像接生婆把早已存在于母腹中的胎儿接生出来一样。他认为几何及道德知识是人心所固有的,而不是外在灌输给人的,应向人的内心寻求知识的根基。主体主义哲学由此具有了雏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