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客观美学的衰微

客观美学的衰微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从理论上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结束客观美学的逻辑进程,他把美仅仅看作艺术的一种表面现象,而艺术又被归结为模仿、认识,这就用认识标准代替了艺术的审美标准,取消了“美”这一概念的独立意义。而亚里士多德美学体系的解体也就带来了整个古希腊美学的解体,各种美学要素都被从其体系中拆散开来,单独加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和艺术的分裂。

第四节 客观美学的衰微

人们一般承认,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一直到近代,西方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可以和他相比的天才思想家。在美学上也是如此。两千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接触和讨论过那么多实质性的美学问题,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制定了那么多指导艺术实践的具体规则。但从理论上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结束客观美学的逻辑进程,他把美仅仅看作艺术的一种表面现象,而艺术又被归结为模仿、认识,这就用认识标准代替了艺术的审美标准,取消了“美”这一概念的独立意义。亚里士多德很少谈论美感的特殊性、天才和灵感以及想像力的作用,很少涉及美与艺术的关系问题,给后世留下了继续讨论的话题,这些讨论几乎都是以拆解和变更亚里士多德的美学体系为前提的。而亚里士多德美学体系的解体也就带来了整个古希腊美学的解体,各种美学要素都被从其体系中拆散开来,单独加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和艺术的分裂。

而这种分裂并不单纯是一种理论上的分裂,它表明在古罗马人的现实生活中,艺术与美有了分裂。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古希腊的艺术与美还是基本上协调的,一切艺术都是为了表现美,而一切美都被看作人或神的艺术杰作。但亚里士多德以后(包括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已经有此萌芽),艺术中描绘丑、怪、滑稽、痛苦、死亡的作品大量涌现,甚至盖过了美的题材,美的理想成了一个远在彼岸永远也追求不到的幻影,或深藏于内心的抽象表象。这种分裂现象的根源,就是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社会中人性的不断被异化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作为古典文化的衰落,构成了向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