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证明了哲学的本质定义和标准,就等于证明了哲学。因为本质、定义和标准是一致的,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证明,其他哲学只有通过其他哲学来证明。证明哲学只能用哲学来证明,这是不可否定的。怎样通过哲学来证明哲学呢?就是通过哲学理论家们的脑袋反映的哲学原理来证明。过去被称为 “哲学家”们的脑袋和他们的脑袋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现象就是哲学现象。哲学现象就可以证明哲学。因为 “哲学”除了哲学家们的脑袋和通过 “哲学家”们的脑袋思维反映出来的东西,再没有什么东西。而这些所谓的 “哲学家”们反映出来的东西,并非只是被称为 “哲学家”的人才有的。它是任何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具有的。因此,正像意大利人葛兰西说的:“人人都是哲学家。”这就证明 “哲学”和 “哲学家”的本质定义是什么样的,也证明了哲学不只是男人才有的东西,而是女人也有的东西。法国有个叫德里达的人说:“中国没有哲学。”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有世界最先进的论述哲学的理论哲学。只不过中国过去没有把哲学定义为 “人的思维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现象”,没有把哲学叫 “哲学”,而是把哲学叫 “道学”“理学”“玄学”“显学”“实学”罢了。而 “道学”“理学”“玄学”“显学”“实学”就足以证明人的思维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现象的哲学本质。只不过 “道学”“理学”则重于推理和规律的现象方面,“玄学”则重于哲学深奥、玄 (悬)妙的现象方面,“实学”则重于对象的质的现象方面,“显学”则重于把不明显的显现出来方面,不然叫 “道学”“玄学”“显学”“理学”“实学”与叫 “哲学”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不都是反映人的思维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现象吗?证明就是用事物及其规律证明的。哲学理论是揭示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哲学的理论是揭示哲学原理的。即揭示哲学规律的。揭示事物及其规律,就能证明事物及其规律。事物及其规律就是用理论思维来揭示证明。理论思维就是有这样的作用。这点,刘勰在 《文心雕龙·论说》中就讲得很清楚。“论”“说”是不可分割的,是由思维产生的。“论者,伦也。”“伦”,是有条理、有次序的意思。“说”字右边是个 “兑”,“兑”在 《易经·说卦》中解为 “口舌”。刘勰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于成务,退无阻于荣身。自非谲敌,则唯忠与信。披肝胆以献主,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辩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即认为 “理论”是用来辨明是非的,必须对所论的问题或事物作彻底的探究,掌握其规律,既要钻通困难之点,又须深入挖掘,求得结论。即理论的作用就是揭示事物及其规律,检验事物及其规律反映为真理。
哲学最终是推断规律的真假。除了推断规律的真假,再没有什么需要推断的了。推断规律只能用反映规律的理论来证明。所以,一切理论规律的理论问题都得靠唯物主义的规律论来解决。过去认为哲学是空虚之学,是不可确证之学。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真正的哲学不是空虚的,也不是不可确证的。空虚的,没有对象的和不可确证的 “哲学”不是哲学;当然也不是真理。今后的哲学一定要能做到真实,可确证。否则,“哲学”就没有意义了。现代的真正哲学,必须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哲学,提供了证明哲学真实性的证据的哲学,即能用事物及其规律证明的哲学。本书的哲学理论都是可以证明的,其写作宗旨,正是为演示证明哲学的。
证明哲学只有用哲学来证明,用其他无法证明。有人认为我揭示的哲学本质、定义、标准和原理是错误的。实际上并不错。哲学就是人的思维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现象,因此,也就是判断事物及其规律来为人类服务的学问。哲学是研究事物及其规律和真理,排除错误的。哲学是推断和研究知识的学问,是包括关于知识的学问和关于知识的知识的学问。“哲学”两字,按汉语语言文字讲,是指判断和辩证事物及其规律,判断和辩证真假的学问。从而也就是教人判断和证明事物及其规律,判断和证明真理,教人说话转折的学问。因此,哲学是辩证思维的反映,是学辨别和证明的辩证法,学检验事物及其规律,检验真理、反映真理、坚持真理的学问。因为哲学学道理、讲道理,教人智慧、学智慧,因而哲学是使人长知识、长见识,使人聪明的学问。这些在我们的整个哲学中都得到了证明。哲学反映世界,世界证明哲学;哲学由哲学来证明,这是不可否定的了。用哲学证明哲学,包括用所有人类思维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现象证明。即用哲学的原理来证明。用哲学的原理来证明,即用一切人类思维根据物质的运动、联系推断运动和联系结果,并反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现象涉及的一切规律来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