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双版纳曼底傣泐社会的村寨神信仰》简介

西双版纳曼底傣泐社会的村寨神信仰》简介

时间:2022-09-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文的民族志素材来自于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曼底傣泐寨从2002年至2006年间回访式的人类学田野研究,论文的核心在于对该村落近些年两次翻建村寨神竜祉的集体性仪式的研究。每次建竜祉完工全体曼底村民都要举行集体性的祭竜仪式,将村寨神请入新居。曼底傣泐人将两神合龛来增加神力表明村民已对村寨神灵验与否产生了集体性的焦虑,而从村民拆除该竜祉的社会行动来看,曼底村寨神显然失效了。

沈海梅

本文以英文Risk Society,the Predicaments of fotk Religion and Experience of Modernity:The Guardi-an Spirits in Mandi Dailae Ethinc Society of Xishuangbanna发表于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arnal(CIJ)上。

一、成果内容概要、价值、意义及创新

(一)成果内容概要

东南亚社会中的村寨神(Guardian Spirits)通常由勐神、寨神及家户神(Dubulahen/Dubulaban/Dubulameng)三类有不同社会功能的神灵组成,村寨神信仰是东南亚地区的民间信仰形式,人们对村寨神的信奉贯穿于家户和村落的日常宗教实践中。东南亚社会的村寨神信仰研究曾经被一些西方人类学家如埃德蒙德·利奇(Edmond.R.Leach)、查尔斯·凯斯(Charles F.Keyes)、乔治·孔多米尼斯(Georges Condominas)以及坦拜亚(Tambiah,S.J.)等关注与讨论。

论文民族志素材来自于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曼底傣泐寨从2002年至2006年间回访式的人类学田野研究,论文的核心在于对该村落近些年两次翻建村寨神竜祉的集体性仪式的研究。该村落的第一次翻建竜祉是在2001年,村民将过去用茅草、竹子搭建的简易竜祉改建成水泥瓷砖镶面的双拼干栏式竜祉。代表着生活富裕后的村民希望村落神灵能像他们自己那样住上漂亮、舒适的新家屋,并且双拼式的竜祉象征着女性勐神和男性寨神合龛竜祉,两个神合在一起,更有神力,更能保佑曼底人。然而,到2005年这一两神合龛的竜祉在经过3年的实践后被认为无效而拆除重建,重建的竜祉不再是双拼的式样,被建造成一个独立的竜祉。每次建竜祉完工全体曼底村民都要举行集体性的祭竜仪式,将村寨神请入新居。曼底傣泐人将两神合龛来增加神力表明村民已对村寨神灵验与否产生了集体性的焦虑,而从村民拆除该竜祉的社会行动来看,曼底村寨神显然失效了。

是什么力量引发了曼底傣泐人村寨神的失效?与曼底傣泐人反复翻修竜祉的宗教实践并行的社会过程是近些年在曼底大量的橡胶种植。橡胶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物质媒介,正将像曼底这样的热带丛林中的稻作社会纳入到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之中,也将它们内卷进被普遍化了的社会风险体系中。2003年哺育了曼底傣泐人的速底河发生洪灾,河水漫进寨里,河床改道。2007年夏天,曼底发生风灾,许多已经开割的橡胶树被大风吹断,许多家户的收入因之锐减。日益增加的社会风险需要村寨神来化解,这是曼底傣泐人解读风险和管理风险方式的一部分,人们选择投入更多的钱来修缮竜祉,更加隆重地来祭祀竜神,或是更加密切与竜神管理者的联系。然而,面对曼底人抗风险诉求的增长,现代性背景下曼底民间信仰在承接这个日益扩大化的社会风险管理时却是以“失效”的方式来呈现的。

论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曼底傣泐人面对的村寨神失效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社会转型中民间信仰实践能力的丧失,其社会动力来自于现代性对该社会所带来的风险与脆弱的加剧,这是曼底傣泐人以及中国的民间信仰都需要面对的现代性困境。

(二)价值、意义

现代性从西方社会延伸到东亚,形成了杜维明以东亚儒教文化圈为核心的现代性讨论,强调包括同情、公平、责任、礼制、公共精神、集体取向等在内的东亚价值,重视家庭伦理以及地方性社群伦理,主张人与人相互友爱及共同体平衡和谐,呈现东亚现代性的特质。致力于东亚及中印文明比较研究的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则直面中国现代性的问题,认为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是中国所经历的现代性的核心内容。中国学者汪晖也曾看到,“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世界性现象,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经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产过程纳入到全球市场中”。

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已经引发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这些讨论较少触及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转型及现代性经历。在过去的20年里,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相关联的新的全球化再次将中国的少数民族社会纳入到工业化的生产和贸易体系中,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生转型的新动力。全球化的过程在中国形成许多独特的发展经验,然而,正如东亚社会充满差异一样,中国社会也在城市和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国少数民族与现代性的遭遇也经历着独特的体验,呈现出许多特质,需要放到少数民族社会中作进一步观察与分析,曼底傣泐社会的村寨神信仰提供了一个讨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现代性相关性的案例。

(三)创新点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概念。20多年来,这一理论在社会理论界、政策研究界和公众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人们认为,“风险社会”理论很好地描述和分析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特征,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风险”在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看来,“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在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看来,风险是由于人类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所导致的人类活动可能具有的“偶然性”的结果。疾病、灾难、自然灾害的频发,风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形式,但在全球化时代,“风险的影响被普遍化了”。该论文首次把“风险社会”理论应用到中国傣族社会转型的分析中,认为社会转换中的不连续性、“失范”(anomie)以及社会系统的“脱域”(disembeding),都可构成傣泐人现代性下可感知的或尚未感知的社会风险的内容,作为民间信仰的村寨神被期望承担起管理社会风险的功能。表明该论文在理论和深度分析方面有所创新。

二、成果社会影响、摘引及转载情况

该论文发表在当今国际中国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CIJ)(《国际中国研究杂志》)上,该期刊主编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郑永年教授,郑教授出版著作丰富,并担任《新加坡联合早报》《凤凰周刊》等世界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发表若干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时评文章,在大众及学术界影响广泛。因而,由他主编的《中国研究杂志》在国际上有较好的知名度,该期刊创刊于2003年并于2009年入选为SSCI期刊,并同时为A&HCI收录期刊,实行国际统一的匿名评审制度,每年出版三期,同时出版纸质版和网络电子版,国际期刊号ISSN:0219-7472。网络信息显示2011年该期刊学术影响因子为1772。

2011年8月25~2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为世界知名学者杜赞奇教授)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复兴”学术会,本文作者受邀出席这次国际学术会,并发表研究论文。会议结束后,集结学术论文在郑永年主编《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出版特别研究卷,该论文入选该卷发表。该卷其他论文作者有中国北京大学教授马戎、上海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梁永佳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张亚辉博士,集结了中国人类学界老中青三代优秀学者的论文,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领域有较高学术影响。

三、成果产生的社会效应及其被采纳应用情况

该文发表后,被国际学术领域关注,尤其是成为美国一些知名大学的中国研究、少数民族研究的博士研究生的必读文章。目前得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亚洲研究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阅读口头反馈。

该文发表后,被维基百科英文词条“傣族”(Dai People)列为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沈海梅,女,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教授。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会女性人类学分会秘书长,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云南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1993—2011年就职于云南大学历史系、人类学系、民族研究院。2012年作为人才特聘到云南民族大学。曾受聘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访问研究员(2011)、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2009)。曾荣获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奖学金、美国弗里曼(Freeman)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访问研究。

在中国边疆妇女社会史、社会性别与族群性、女性主义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性别、宗教、艾滋病社会控制、跨国移民等主题)、云南地方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近10年承担国际机构、教育部及省级科研课题13项,出版研究专著2部,执行主编论文集4部,合著著作4部,在CIJ、Asia Insights、《民族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30篇,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等奖项1项。

有丰富的田野研究经验,在云南西双版纳、瑞丽、楚雄、大理、德钦等多种少数民族社区开展研究。在人类学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完成中英艾滋病国家项目办、云南省艾滋病局、云南省疾控部门(CDC)有关高危人群艾滋病社会控制一系列研究报告。目前主持云南民族大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喜马拉雅向东延伸地带的性别、环境与发展”。

具有在国际顶级智库和著名研究机构工作的经历,有较强的国际学术对话与交流能力,多次受邀出席美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术会进行学术交流,一些学术观点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

已出版主要著作:历史学专著《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人类学研究专著《中间地带:西南中国的社会性别、族性与认同》(40万字,商务印书馆2012版)。主编《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毒品、艾滋病与边疆社会》(30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海印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执行主编《民族学评论》第2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参著《性别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及《当代中国人类学》《现代民族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