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视角》简介

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视角》简介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在文献评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式,以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视角对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的组织公民行为,称为“人际公民行为”。其中,个体社会资本在个体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抑制和缓冲作用;个体动机在个体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发挥正向影响的作用。

孙立新

一、内容摘要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本研究在文献评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式,以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视角对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的组织公民行为,称为“人际公民行为”。本研究对企业员工的人际公民行为实证分析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在个体层次上,构建了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公民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调查了来自11家企业的470名员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出了个体社会资本3因子模型、组织公民行为6因子模型、个体动机4因子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背景下的人际公民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企业内部友谊网络和咨询网络中组织公民行为的成因机制,并分别检验了个体社会资本、个体动机的中介作用,分析了不同背景的员工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公民行为的成因模型和竞争模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个体网络中心性通过个体社会资本、个体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发挥影响作用;从而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一个基本假设: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节点的分布和位置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节点的行为和态度。在个人背景变量上,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上有显著差异,而不同职位、不同婚姻状况的员工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个体网络中心性与个体社会资本呈负相关。

二是在网络层次上,构建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模型。以大连WX贸易公司为个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图形理论、QAP相关分析和MRQAP回归分析工具,绘制了组织内部网络图形,分析了社会资本网络、企业内部的友谊网络和咨询网络及二者对人际公民行为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网络有很强的正相关,可以用相应的个体社会资本网络、企业内部网络对人际公民行为网络作预测。

二、主要创新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三方面。

一是方法创新。以往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出于社会交换理论、契约理论等,缺少社会结构分析,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影响。本研究采用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视角,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出来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个体联系起来的关系上,如企业组织中的朋友关系、咨询关系等,这类研究被称为结构性研究。在方法论上,社会网络分析法提供给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思维模式,为企业员工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工具。社会网络分析是以个体间的关系为核心,并从结构的观点来分析其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本来是社会学上的概念,从产生及发展时间来看,应用的时间不是很长,其应用到企业管理上的时间更是近几年的事情。本研究是从整体网络角度来研究组织公民行为,从整体网络角度来研究组织公民行为在过去的文献尚未发现,本研究尚属首例。

二是理论创新。在理论上,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企业员工人际公民行为成因模型的初步分析框架。同时,对企业内部员工个体社会资本的研究,丰富了资本、社会资本范畴的内涵。在学术上,验证了一个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基本假设: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节点的分布和位置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节点的行为和态度。

三是应用创新。在实际应用上,本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管理思路,可协助企业了解其内部关系网络,并进一步分析网络数据、绘制网络图形,以找到潜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社会网络分析学者通常所采用的图论、QAP分析、MRQAP分析工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案例。

三、主要贡献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有理论贡献和应用贡献。

一是理论贡献。组织公民行为属于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而新兴的课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的视角,探索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公民行为成因机制,有助于丰富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组织理论以及社会网络方法和社会资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为我国企业组织行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进一步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管理学研究之中,为中国企业员工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构建了两个模型:一个是人际公民行为的成因模型,一个是其替代模型——竞争模型。人际公民行为的成因模型说明:个体动机、个体网络中心性和个体社会资本三个变量一起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个体动机依然是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很强的预测变量;个体网络中心性独立于个体动机,并通过个体社会资本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个体网络中心性对个体社会资本有负向影响,个体社会资本在个体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着抑制和缓冲作用。这个模型说明:员工个体的心理变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依然是很强的预测变量,但心理变量并不是唯一的预测变量,还要受到结构的影响。人际公民行为的成因竞争模型说明:个体网络中心性通过分别影响个体动机、个体社会资本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其中,个体社会资本在个体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抑制和缓冲作用;个体动机在个体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发挥正向影响的作用。这个模型从社会网络观点及个体动机在个体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出发,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假设:即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节点的位置,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节点的行为和态度。这两个成因模型从心理动机和社会结构两方面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做了解释,这在理论上,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二是应用贡献。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加深了人们对组织行为的了解,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上也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招聘、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的新思路。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借鉴企业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思路与成果,必将有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新性,让他们更好地发扬主人翁精神,从而为企业管理实践做出新的贡献。

同时,在实践上,本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管理思路,可协助企业了解其内部关系网络,进一步分析网络数据、绘制网络图形,以找到潜在的问题。从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实际来看,研究企业内部关系网络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对于我国深化企业改革转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虽然组织公民行为一般不能受到组织正式报酬系统直接和明确的承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管理方面无所作为,企业可以通过强化个体动机、个体网络中心性,鼓励组织公民行为,最终创造企业的高绩效。

作者简介

孙立新,男,1972年生,吉林九台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澳门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吉林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任红河学院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数理行为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学项目1项,主持红河学院“工商管理”培育学科项目1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6项,在《宏观经济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3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