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独创性”问题视野中的阐释与反思

“独创性”问题视野中的阐释与反思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为国内知名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吴炫教授主编的“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独创性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尝试以独创性问题作为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对郁达夫小说加以研究。引论对“独创性”概念的理论内涵与独创性研究的途径、方法进行了探讨。

张 震

本书为国内知名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吴炫教授主编的“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独创性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尝试以独创性问题作为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对郁达夫小说加以研究。

全书由引论与五章构成。引论对“独创性”概念的理论内涵与独创性研究的途径、方法进行了探讨。第一章认为,“五四”个人主义及其内在价值困局构成了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基本问题语境,“如何建立中国式现代个体”这一问题引导着郁达夫小说对“自我”“个人”的独创性探索。第二章考察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的“自我的迷惘”,具体表现为文化认同的危机,自我的价值内虚性,以及“灵”与“肉”的分裂与冲突等。这种“自我的迷惘”可视为郁达夫对“五四”个人主义之价值困局的直观把握。第三章探讨了郁达夫尝试走出“自我的迷惘”的重要环节——“零余者的自觉”。“零余者的自觉”根植于现代中国语境,它不仅仅是消极意义上的自我感叹,而且在积极的意义上表现为一种个体独在的自觉以及对此独在之“独而不立”的欠缺状态的自觉。第四章结合郁达夫晚期小说中的部分作品,讨论其寻找“零余”之外的“亲和”这另一可能的价值支点的努力。郁达夫的名作《迟桂花》探索了在“零余”与“亲和”之间建立平衡的方式的问题,达到了郁达夫对“中国式现代个体”的独创性探索之顶峰。第五章在独创性问题视野中将郁达夫与郭沫若、鲁迅加以比较,彰显郁达夫在“五四”文学中的位置,进而结合郁达夫的“抒情主义”文学观探讨其独创性的内在限度。

本书以郁达夫小说的独创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与理论阐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郁达夫小说进行了较为新颖、系统的阐释与反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本书所尝试的独创性问题研究,在深层上关联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创性匮乏”“文学研究的独创性视野缺失”,乃至“中国当代文化的独创性贡献何以可能”等基本问题意识,因而对中国当代的文学以及当代文化领域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如何面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等相关问题的探索,也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的意义。

作者简介

张震,男,1976年生,湖北利川人,1994年至2006年先后就读于湖北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诠释学、美学与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专著《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西方现代诠释学的艺术哲学向度的考察与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个体的探寻——郁达夫独创性问题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在海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