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强调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对于人的生命创造和人的认识活动的形成具有双重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人的认识与人的生命创造的一致性。”“实质上,正如我们看到的,在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中,科学始终被看做是人的科学,社会的科学,被认为是使现实的人获得解放、自由的革命的力量。”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交往关系,交往即是一种存在状态,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约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页。 具体而言,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 前者侧重主体间在生产实践中的物质交换,后者则强调人与人应当借助语言符号实现的思想的交流和观念的沟通。在生活世界中,这两种交往往往是紧密关联、互相影响的: 人们的物质交往常常会延伸至精神方面的影响和认同;精神交往也会促成人们在物质方面合作关系的建立。以翻译活动为例,科学著作的译介往往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为直接目的,但是同时也会因其所代表的先进文明成果而让异域的读者产生钦佩的心理,生发出了解这一国度的愿望,这也会带动相关文学作品的译介;而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异域风情,抑或先进便利的生活条件,也会让读者对这一国家心驰神往,从而带动相关科技文献的译介。正是通过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交往关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和积累的各种经验和技术才能得以传递开来,并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这样,个人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范围才能不断扩大,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能不断得以充实和丰富,最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解放

在实践活动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它们既以其鲜明的特色显示出其独特性的存在,又彼此相联、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实践活动的发展。关于这种关系,曹志平在《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一书中曾作过相关论述: 自然科学以自然客体为对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在自然界这个人生存的外部条件或环境中现实地推动着人类的解放,它是人类实现解放的现实基础;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人的社会组织为对象,认为科学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它们将人的自由、解放从人的自然躯体和感性环境深入到了人的精神深处,深入到了人的社会生活,现实地讨论和推动着人的解放。因此,人的现实的感性的解放运动,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现实地联结了起来。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2页。

以翻译研究为例,由于原作是作者个性化阐释的结果,必然涉及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等诸多主观性的因素,也自然会拥有一种排除他人解读的神秘性。但是,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文本一旦形成,它其中蕴涵的各种丰富的内容、深刻的体验、复杂的情感等便以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并形成了一种召唤读者的开放性结构。这种开放性结构之中存在着许多的空缺和不定点,等待着译者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填充。可以说,这时的文本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异质性与同质性、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体。因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是相互交错、共同发展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生活世界而已。要全面地认识生活世界,我们应当积极借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 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充分认识并肯定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他的目光始终投向人的本体生存。也就是说,他之所以要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就是因为它们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生活下去,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世界,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因此,他对于物质生产和生产资料等的强调最终都是围绕着人这一中心展开的,这体现了其哲学思想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强调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对于人的生命创造和人的认识活动的形成具有双重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人的认识与人的生命创造的一致性。”何萍,《生存与评价》,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人正是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可以维系其生命和存在的物质资料,同时也加深了对于他人、世界以及自身的认识。马克思之所以一直强调“感性”,就是为了区别于思辨世界的超验性、抽象性和神秘性,并用来说明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属人的、具体的、可以为人所感觉到的。尽管世界可以先于人而自在地存在着,但它更是经过无数的人创造、改造和塑造的世界。人类世世代代在这个世界上繁衍生息着,留下了无数生活的痕迹,也创造了许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正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世界才不仅仅是单一的自然界,而是充满生机、有着无限变化可能的生活领域。因此,现在的世界早已不再是可以与人相分离的抽象对立物,而是可以为人所触及、为人所感知并为人所改造的广阔领域。人们正是在这样的人化的自然中栖居着、思考着,也创造着;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除了需要运用物的尺度以外,更需要运用人的尺度。因为世界并非抽象的、虚幻的、想象的、与人对立的存在物,而是与人息息相关的、具体的、丰富的、活生生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的理解,仅仅依靠直觉性、直接的认识和把握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深入、全面地理解这一世界的本质性特征。“实质上,正如我们看到的,在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中,科学始终被看做是人的科学,社会的科学,被认为是使现实的人获得解放、自由的革命的力量。”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