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上无政府主义道路巴枯宁

走上无政府主义道路巴枯宁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巴枯宁的积极活跃很快被俄国政府察觉,政府命令他归国。1872年,巴枯宁被开除出第一国际。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理论认为,自由是人性的基本条件,是个人的绝对权利,是道德的唯一基础,无自由即无幸福,只有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人性才能实现。巴枯宁虽然认为农民是无政府主义的社会基础,但却把流氓无产者看做暴动的主要力量。

巴枯宁

米哈伊尔·亚利山德罗维奇·巴枯宁,俄国革命家,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早年深受黑格尔、康德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目睹了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后,他义无反顾走上了反对沙皇的道路。

1814年春,巴枯宁出生于莫斯科西北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职业外交官,有着自由主义思想,并一度成为十二月党俱乐部成员。沙皇尼古拉一世即位后,他的父亲放弃了政治活动,全心专注于打理自家庄园和关注孩子的教育,米哈伊尔·巴枯宁是他最小的孩子。

14岁时,巴枯宁离家前往圣彼得堡,在炮兵大学接受军事训练。1834年,因成绩不佳被学校开除,他被派往到波兰边境哨所。1835年,他前往莫斯科学习哲学。在莫斯科,巴枯宁很快结交了一帮大学生友人,并系统地学习了理想主义哲学。最初,康德的哲学是其学习重心,后逐渐转移到谢林、费希特和黑格尔。1835年秋,巴枯宁在家乡组织了一个哲学小圈子,吸引了热诚的青年参与。1836年,他返回莫斯科,翻译了几本费希特的著作。之后,他受到黑格尔的影响逐渐增大,从而开始翻译黑格尔的著作。在经历了与父亲的长期争执后,巴枯宁于1840年去了柏林。此时,他的人生规划仍是成为大学教授。但没过多久,他又加入了所谓左派黑格尔主义者的学生团体,参加了柏林的社会主义运动。

在柏林学习了三个学期后,巴枯宁前往德累斯顿,在那里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并沉醉其中。以后他对学术生涯失去了兴趣,而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倡导革命活动中。巴枯宁的积极活跃很快被俄国政府察觉,政府命令他归国。巴枯宁拒绝服从这一命令,结果他在国内的财产被没收,受到祖国如此对待的巴枯宁随即转道去了瑞士的苏黎世。

1848年,一场大革命席卷欧洲,巴枯宁也参与其中。革命失败后他被普鲁士政府逮捕,后被引渡回国。在失去自由、被困监牢期间,他多次写《自白书》向沙皇政府忏悔,后于185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时间不长他就借机逃跑了,并流亡至英国。1846年,巴枯宁在伦敦会见马克思,在后者引导下加入第一国际。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他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著作,其中《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集无政府主义观点之大成,这些观点和理论被认为试图分裂第一国际。1872年,巴枯宁被开除出第一国际。

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理论认为,自由是人性的基本条件,是个人的绝对权利,是道德的唯一基础,无自由即无幸福,只有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人性才能实现。在他看来,国家自身的性质决定其必然是对外实行侵略,对内庇护特权阶级、剥削人民劳动的暴政独裁工具。有国家必然有统治,有统治必然有奴役,有奴役即无自由。基于此,他宣扬个人绝对自由,强调社会成员不分阶级差别都绝对自由平等,反对一切国家权威,主张摧毁和破坏一切国家,从而建立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巴枯宁的主张在19世纪的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广泛传播,其理论对现代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也有一定影响。

学海拾贝

巴枯宁提出要摧毁国家必须不断地进行暴动,由个人意志坚强的领导者为核心的密谋团体组织全民暴乱是推翻资本主义的唯一途径。巴枯宁虽然认为农民是无政府主义的社会基础,但却把流氓无产者看做暴动的主要力量。

巴枯宁在集会上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