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婚,却为世人留下了诸多经典著作。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1797年辞去大学职务后,康德在家乡哥尼斯堡专心致力于他的哲学研究工作。1770年,康德以《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作为他的就任报告,获得了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职务。1798年,康德生前最后一本代表性的著作《人类学》面世。

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他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婚,却为世人留下了诸多经典著作。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康德的哲学理论之核心,结合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在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取得编外讲师资格,担任大学讲师。此后的15年里,他身兼教师和理论作家双重身份,声誉日隆。担任哥尼斯堡大学讲师期间,康德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自然地理学、力学、工程学、伦理学、自然科学、雄辩学等学科。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职务后,康德在家乡哥尼斯堡专心致力于他的哲学研究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哥尼斯堡病逝。

康德

按照后世对康德的研究,学者们通常将他的一生,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康德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18世纪60年代,康德在自然科学方面发表了一些著作,主要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把负数概念引入哲学中的尝试》《上帝存在的唯一论证的可能根源》以及《视灵者的幻梦》等。1770年,康德以《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作为他的就任报告,获得了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职务。

康德后期阶段的思想创作主要集中在从1781年开始后的9年里,这期间他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具有开创性的伟大著作,他本人甚至也曾毫不掩饰地自称他发动了一场哲学思想领域的“哥白尼革命”。这些著作以“三大批判”为代表,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康德在这三部巨著里分别探讨了认识论、伦理学以及美学。

在对待法国大革命的问题上,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康德,对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给予了肯定和支持。1795年,他还出版了《论永久和平》一书,提出设立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1798年,康德生前最后一本代表性的著作《人类学》面世。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里,欧洲哲学思想已经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重要理论,分别是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康德在对这两者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中,以批判的态度和立场,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理论有着上述两者的影子,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并非唯一的要素。在把经验转换为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人类理性的参与,而理性则是天赋的。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

学海拾贝

所谓范畴,在哲学上指的是人为了认识世界,从本质上和高度抽象的角度中,对世界和万物进行的分类,包括物质和精神。不同的哲学体系对世界的基本范畴有不同的理解,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

《论永久和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