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朱熹格物致知

朱熹格物致知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认为,恶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人欲”。朱熹不同意二程把天理、人欲截然对立开来的观点,他认为二者既对立,又相互依存。“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穷理灭欲的途径也是格物致知与克己复礼的过程。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比二程更加细密。克己灭欲、回归天理的关键在于自我,恪守礼教的道德践履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事。朱熹提出“持敬”说作为其道德修养论的“涵养工夫”。

朱熹认为,恶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人欲”。他说:“众人物欲昏蔽,便是恶底心,及其复也,然后本然之善心可见。”(《朱子语类》卷七十一)所谓“恶底心”,就是善心的对立面。恻隐同情心是善的;杀人放火,便成为至恶了;超乎节度的情,也属于恶的心,它表现为人的“嗜欲”,也就是过分追求欲望的满足。他不完全赞同二程关于“道心”天理、“人心”私欲的观点,认为“人心”不完全等同于私欲,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正当要求和正常的生理需要,都是天理,“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但亦是合当如此者”(《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他讽刺佛教禁欲主义:“终日吃饭,却道不曾咬著一粒米,满身著衣,却道不曾挂著一条丝。”(《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比张载、二程的理论都进一步深化了。他形象地区别了人的正常生活需求和“人欲”的关系,当有人问道:“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时,他回答道:“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也就是说,凡是超过节度的、无休止的欲望,就是“人欲”,反之,只要在道德规范范围内的要求和需要,都是天理。

朱熹不同意二程把天理、人欲截然对立开来的观点,他认为二者既对立,又相互依存。“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并说“人欲中自有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但是,理欲之间,对立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朱熹反复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孟子集注·滕文公上》)。如果用“是非”作为衡量理欲的标准,那么“是”则为天理,“非”则为人欲。理欲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方吃掉一方、淹没一方、战胜一方的关系:“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子语类》卷十三)要完善自身的道德,必须“穷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

穷理灭欲的途径也是格物致知与克己复礼的过程。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比二程更加细密。他解释格物致知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格物即接近、接触和直接了解社会事务和自然万物,穷尽事物中的天理,达到物理的至极至尽处,使物中之理完全被感知、被体认。他又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致知即充分运用自我的认识能力,达到体认天理蕴奥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的整个过程,朱熹所作的《大学》“格物致知”章讲得最明白:格物致知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即物”,也就是接触、参与事物;第二步是“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运用自我认识能力和已体认的天理作进一步扩展,达到对天理的完整认识;第三步是“豁然贯通”,这是一个认识逐渐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认识阶段,达到这一阶段,天下万物及我心之理都认识得清清楚楚。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朱熹说,每一物都有理,格物穷理,如果在事事物物上都要格过一番,那将不胜其烦。更何况即使穷尽草木器用之理,也达不到豁然贯通、一悟百悟的境地。他主张格物也应有先后缓急之序,要人们首先明人伦,讲圣言,求世故,进行道德践履与体验。这点与张载的“穷理尽性”说和二程的“格物穷理”说是一致的,也是理学的共同特点,即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分不开。

如果说格物致知论还具有哲学认识论的意义,那么克己复礼论则完全是道德修养论。朱熹也是通过解说《论语·颜渊》“颜渊问仁”一章而阐述其克己复礼论的。他认为克己就是灭除私欲,复礼就是使自身的言行完全合乎“礼”的规则。“礼”是沟通主观自我与客观天理的媒介。天理虽然寓于人心,并转化为人性,但任何人都无法使自我意识直接认知内心之理,只有借助天理的外在表现形式——礼,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以道德实践——对礼仪规则的自觉遵奉——便成了通达天理的唯一途径。克己灭欲、回归天理的关键在于自我,恪守礼教的道德践履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事。

人们在穷理灭欲、格物致知的道德践履中,不仅言行要符合封建道德条规的要求,内心也要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敬”。朱熹提出“持敬”说作为其道德修养论的“涵养工夫”。“持敬”首先要使自身外貌风度得到整肃,当要排除杂念。他说:“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朱子语类》卷十二)外貌与内心都要做到表里如一的整齐严肃。更重要的是,持敬须“主一”,即精神专注于一,而不要有所游移。此外,持敬还要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注》引《论语·颜渊》)。待人接物,恭恭敬敬,畏畏谨谨,收敛身心,毫不放纵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