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盛世大道,以德为上

盛世大道,以德为上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古盛时,圣君贤相承继熙洽,道德之精,沦于骨髓,而学问之意,达于闾巷。为了避免家中的子孙染上不良品性,他大力提倡勤俭,要求子孙戒除骄奢。曾国藩深深地明白,只有把德育做好,才能让子孙后代成为有用的人才,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中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道德,无疑是动人的。

三古盛时,圣君贤相承继熙洽,道德之精,沦于骨髓,而学问之意,达于闾巷。是以其时置兔之野人,汉阳之游女,皆含性贞娴吟咏,若伊莘、周召、凡伯、仲山甫之伦,其道足文工,又不待言。降及春秋,王泽衰竭,道固将废,文亦殆殊已。故孔子睹获麟,曰:“吾道穷矣!”畏匡曰:“斯文将丧!”于是慨然发愤,修订六籍,昭百王之法戒,垂千世而不刊,心至苦,事至盛也。

夏、商、周三代盛时,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辅相们世代相传,社会安定繁荣。道义的精义深入到人们心中,讲求学问的风尚普及到市井乡间,因此,哪怕是捕兔子的乡野之人,以及江边游玩的女子,都天性淳厚贞静、善于吟咏性情。至于像伊莘、周召、凡伯、仲山甫这些人,他们的德行完美,文采精工,自不待多说。到了春秋时期,君王的恩泽衰落枯竭,道义本身就将废弛,文章也就变化了。所以孔子目睹了人们捕获麒麟,就叹息说:“我崇尚追求的大道完结了啊。”被匡人威胁,就说:“古代的礼乐制度要丧失了”。于是慷慨奋发,修订六经。昭示百代称王所需的法则,使之流传千世也不更改。真是用心良苦之至,事业盛大之极啊。

生命本身是美丽的,“充内形外之谓美”。人的美丽可爱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精神面貌。但德行之美不同于天生的容颜之美,是靠内心来养成。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将相,曾国藩在进德路上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曾国藩在家教中十分重视德育。他认为首先应教会子女如何做人,古语云:“先成人,后成才”,就是这个意思。为了避免家中的子孙染上不良品性,他大力提倡勤俭,要求子孙戒除骄奢。曾国藩在京城当官时,见许多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狂妄自大。因此,他从不让自家的孩子居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城市,而是让他们住在家乡,并告诫他们饭菜不可过于丰盛;衣服不可过于华丽;大门口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不能走后门等。

大儿子纪泽新婚之初,曾国藩写信嘱咐他转告儿媳,一定要学会编织,并要亲自下厨。于是,曾国藩的夫人和儿媳们每天晚上都织麻纺纱。

曾国藩深深地明白,只有把德育做好,才能让子孙后代成为有用的人才,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不管是对古人还是今人来说,这种德育思想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

人的品行、德行就是“德”,自古“才”与“德”并重,形容一个人最好的词语就是“德才兼备”。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等属于德的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难以得到赏识,只有德才兼备才是优秀的人才。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中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智者将道德修养作为人生最可靠的精神支柱。只要我们现在把美好的美德根植于心,并将之付诸实践,像追求美的人和美好的事物一样去追求它,那么成功就不会再是那么遥遥无期了。被称为“美国革命之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伟大的革命风云中,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胆识、智慧,练就成了坚韧和谦逊等美好的品德,这就为他自己和革命注入了美德的基因。而如今的世界,并不是你有能力就能获得成功。我们从成功人士身上看到,他们除了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以外,自身还有深厚的德行。所以不管是领导者还是其他人,都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人格。

高尚的道德具有无形的、持久的交际效果,是对自己的立场、品质、态度的无声的解释和宣传。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想成为高尚道德的人,然而大多数人都会只说不做,随口说说而已,很少有人能做到。而当今的社会正需要道德高尚的人才,所以要想适应社会,就必须用德行来要求自己,争取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

道德,无疑是动人的。一个真正的高人,坚持操守,以道德文章行世,因为博大、仁爱、坦荡无私、顺其自然,文艺才显精美和谐。而那些空洞浮华的东西,不是心血所化,只是矫饰,历代文人都避而远之。谦虚待人,文采自然斐然;胸襟开阔,文章自然高逸。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写有《日知录》。他结交了许多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从不因自己知识渊博而自满。顾炎武说:“意志坚定、信念不移不如王寅旭;探索微妙的知识,不如杨雪臣;精通三《礼》,经学卓越,不如张稷若;独来独往,不参与俗世的纷争,自得其乐,不如傅青主;艰苦努力,自学成长,不如李中孚;历尽艰辛,与时进退,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知识渊博,不如吴志伊;文章典雅华美,立意敦厚,不如朱锡鬯;为学不倦,不如王山史;深研‘六书’,信而好古,不如张力臣。至于在政治上显达,现居官位而值得称道的人还有很多,当然不是他这样的布衣之士。”

由此可见,顾炎武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却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广师敬贤。这也正是他能够超越同时代的人,道德、文章久传不衰的主要原因。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但能够使自己成就不凡的人生,而且可以感化周围的人,使道德的力量遍及人间。生命必有终结的一天,一切都如过眼云烟,而只有精神才能长存世间。因此,人生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修身养性,追求上品人生,一生以高尚品格为修养大目标,也许下一位圣人就在这种修养过程中渐渐浮出历史的水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