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仁”是本源,“礼”是表征。在孔子看来,“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礼”与“仁”在孔子学说中属于内外两个层次的范畴,是孔子提出的重要社会规范。

——《论语·里仁》

释义:

君子所行所言即使是吃一顿饭的时间都不会违背仁德,在仓促匆忙时是如此,在生活困顿时也是如此。

点题:

在我们今天所见的古籍中,“仁”字最早见于《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而古文《尚书》中也用到了这个“仁”字。《尚书·仲虺之诰》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诗经》中也曾提及“仁”。《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由此可见,“仁”在古人那里其最初的意义就是“仁德”。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不易,但并非遥不可及,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道不远,关键就在于是否“欲之”,你向往“仁”、追求“仁”,就会达到“仁”的境界。如何才能达到?从主观上讲,一是要有求“仁”的态度和勇气:“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二是为人必须先修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三是要持之以恒,“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链接:

《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雍也》——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延伸悦读: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论语》中,仅“仁”字就出现过109次。其中,“仁”是本源,“礼”是表征。在孔子看来,“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者,人也。”“仁”是一种道德遵循,是一种社会担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是一种由己及人的胸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仁”是一种个人品格:“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还是一种人生境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礼”与“仁”在孔子学说中属于内外两个层次的范畴,是孔子提出的重要社会规范。孔子认为,“礼”与“仁”一样,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礼”与“仁”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仁”是礼乐教化的内在根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德”靠“仁”来体现,“仁”靠“礼”来实现。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仁者的境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仁人君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