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子路问君子。子曰

子路问君子。子曰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子路问什么叫君子。这段话里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三重境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孔子看来,君子的最低标准是“修己以敬”,最高境界是成圣。

——《论语·宪问》

释义: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并使周围的人们安乐”“修养自己的德行,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点题:

这段话里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三重境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其实,这三重境界也是一个人从普通君子到达圣人的过程,也体现了儒家从“内圣”到“外王”的发展过程。

链接:

《论语·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雍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周易·乾卦》——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论语·季氏》——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泰伯》——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里仁》——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张载集·正蒙·有德》——

克己行法为贤,乐己可法为圣,圣与贤,迹相近而心之所至有差焉。

延伸悦读:

这段话与《论语·雍也》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对照来读,更能理解孔子的人格理想以及理想人格的层次: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君子。

孔子师徒的这段对话提出了君子做人的三重境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最低标准是“修己以敬”,最高境界是成圣。那么,比君子更低的标准是什么呢?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认为,只有禹、汤、文王、周公才是圣,常人能成为君子就不错了,比君子更低一个档次的是“有恒者”,孔子觉得能够见到“有恒者”就不错了,因为“有恒”是成就君子的必由之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另一种诗意的人生三重境界说,他说: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