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

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来者是跟王阳明一起长大的伙伴。此人一向骄傲自大,虽然他与王阳明同龄,但王阳明一直不喜欢他。不过表面上,王阳明依然非常热情地接待对方。得到王阳明的允许后,来者便毫不谦虚地挥起手中的笔,显示他的书法。

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

黄以方问:“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得到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

先生曰:“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因指天以示之曰:“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所见亦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墙壁遮蔽,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不可道眼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

——《传习录》

黄以方是明朝时期江西金溪人,名黄直,是王阳明的弟子,曾中进士,又曾经因为抗疏论救而入狱。经过一番牢狱之灾后,黄以方放弃了仕途,而开始寻求安贫乐道的生活。

一天,黄以方与老师在探讨学问时,问道:“先生格物致知的主张,是随时格物以致其知,那么,这个知就是部分的知,而非全体的知,又岂能达到‘溥溥如天,渊泉如渊’的境界?”

王阳明回答说:“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于是,王阳明指着天说:“例如,现在所见的天是明朗的天,在四周所见的天也仍是这明朗的天。只因为有许多房子墙壁阻挡了,就看不到天的全貌,若将房子墙壁全部拆除,就都是一个天了。不能以为眼前的天是明朗的天,而外面的天就不是明朗的天了。从此处可以看出,部分的知也就是全体的知,全体的知也就是部分的知,知的本体始终是一个。”

此番话充分说明,只要将阻碍良知的一切事物去除,便可以令心原来的样子得到恢复,这一观点也充分诠释了“常怀空杯心态,才能容得下更多知识”的说法。在王阳明看来,宇宙之所以容得下万事万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宇宙存在虚空;做人也应当如此,只有时常将自己的内心归零,怀揣空杯心,才能容得下更多东西。

王阳明曾经赋闲家中,整日以练习书法为乐。一日,正当王阳明在家中练习书法时,一位仆人来到书房禀告:“外面有一位年轻的男子求见。”

王阳明放下手中的笔,说道:“他名叫什么?见我有何事?”

仆人说:“不知道,他说你们是老相识了,很希望见你一面。”

“那请他进来说话。”王阳明命人将来者请进书房。

原来,来者是跟王阳明一起长大的伙伴。此人一向骄傲自大,虽然他与王阳明同龄,但王阳明一直不喜欢他。不过表面上,王阳明依然非常热情地接待对方。

彼此一番寒暄之后,来者看到王阳明案上放着刚刚写完的字幅,不以为然地说道:“哈哈,你的字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如让我来写一幅,我们比一比,如何?”

得到王阳明的允许后,来者便毫不谦虚地挥起手中的笔,显示他的书法。待对方写好之后,王阳明一看,此人写的字如果称为书法,真是辱没了“书法”二字。王阳明实在无法忍受,想要教育对方一番。

王阳明发现茶壶中的水没了,便命仆人端来一壶新茶水,只见他给来者杯中倒满了茶水,但还继续倒,茶水溢了出来。

见状,来者忙提醒王阳明道:“杯中已经满了,你怎么还往里面倒呢?”

王阳明依然没有停下来,而是反问道:“杯子里的茶水已经满了吗?”

“是呀,已经满了,你没看到吗?”

“真的已经满了,不能再装下茶水了?”王阳明一边倒,一边问。

“真的已经满了,别倒了。”

这时王阳明才放下手中的茶壶,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的内心犹如茶杯,里面装满了水就会溢出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及时清理自己的内心,就无法再装进其他新的东西。一个好学上进的人,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内心满足的,他们总会及时清理,保持内心的虚空。”

来者听了王阳明的一番话,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连连说:“是的,是的,你说得没错。”然后便告辞了。

后来,王阳明在讲学的过程中,时常以此事来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时时整理自己的内心,将内心的多余之物及时清除,时常抱以空杯心态,以此获得更大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