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学《离骚》,再学《老子》

先学《离骚》,再学《老子》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时,毛泽东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会强调“学《老子》”。学外国文,十年计划,革命意志,朝气,可以不很紧张,安排很好破暮气,走出办公室学楚词(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有意思的是,他把《老子》纳入“楚辞”系列,竟说“学楚词(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显然,毛泽东是把老子当作楚人、把《老子》当作楚文化范畴的著作了。

有时,毛泽东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会强调“学《老子》”。1958年的南宁会议就是突出一例。

这年一月,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九省两市书记会议)上,对所谓“反冒进”和经济建设上的所谓“右倾保守的错误”进行批判。

毛泽东武断地提出:“反冒进”是政治问题,泄了六亿人民的气。“反冒进”反掉了多快好省、四十条纲要、促进委员会这三样东西。毛泽东还说那篇社论(指1956年6月20日的《人民日报》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冒进》——引者注)既要反右倾保守,又要反急躁冒进,好像是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实际重点是反冒进。并说社论中有些话是“尖锐地针对我”的。毛泽东还说,“反冒进”使一些同志跑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了五十米。

毛泽东在会上多次批判“反冒进”,使曾经“反冒进”的刘少奇、周恩来相继做了自我批评,陈云、邓小平等人在会上也先后做了自我批评。

但是毛泽东仍不满意,在1958年5月召开八大二次会议的时候,他又重提“反冒进”的“错误”,会议又掀起批判“反冒进”的浪潮。周恩来、陈云、李先念等人只好在每人的发言中,再一次地郑重检讨他们反冒进的错误。

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的讲话提纲》(1958年1月16日)的第一部分写道:

上海报告

文件,秀才,理论,文风,文法,学哲学,学逻辑,文件的重要性,苏联不重视理论和文件。

学外国文,十年计划,革命意志,朝气,可以不很紧张,安排很好

破暮气,走出办公室

学楚词(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

会议上谈理论

官僚主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1月16日这天在南宁会议上讲话中,毛泽东主要讲了领导干部要学理论的问题,还谈到要学外国文,学点文学。并讲得很具体:

他说:“学点文学也好,古文、今文都可。”还进一步强调:“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李白、李贺、李商隐搞点幻想。我们党建党以来,几十年没正式研究过这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7页;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0页)

毛泽东讲话中再次提到“学《老子》”。有意思的是,他把《老子》纳入“楚辞”系列,竟说“学楚词(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因为是讲话提纲,毛泽东只列了纲要式的几条,每条只有一两个句子,或几个词组。要把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才能理解讲话的内涵。

我理解,这里的“楚辞”不仅是楚地辞赋、不仅是“骚体”诗歌的意思,而要放大一点,是文化、湘楚文化的含义。显然,毛泽东是把老子当作楚人、把《老子》当作楚文化范畴的著作了。

老子历来有楚人、陈人、宋人说。大史学家司马迁主“楚人”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但据孔颖达《礼记·曾子问》疏引《史记》则云:“老聃,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这就有了楚、陈异说。楚、陈之差,其关键则在于它们与苦县之间的关系。司马贞《史记索隐》说,“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汉)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因此有楚、陈二说流行。

阎若璩《四书释地又续》则说:“苦县属陈,老子生时,地楚尚未有。陈灭于楚惠王,在春秋获麟后三年,孔子已卒,况老聃乎!史冠楚于苦县上,以老子为楚人,非也。”此后,一些人便肯定老子为陈人,虽然也有人仍然认为老子乃楚人无疑。

高亨先生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下文“老莱子亦楚人也”,肯定《史记》原文当作楚,不作陈。因为事实上,老子死在孔子的前后和死在楚灭陈的前后还不可确证,所以说楚苦县并无妨碍。

比较可靠的说法,还是老子是楚人。

《楚辞》是继《诗经》而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汉代刘向辑,包括屈原、宋玉、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以及刘向自己的作品,共十六篇。今所见《楚辞》十七篇,乃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时,附己作《九思》于卷末,共为十七卷。

“楚辞”创始者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他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制了这种新的诗歌。楚国这种新诗歌比《诗经》中的诗篇幅扩大,句式延长,不采取回环复沓的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屈原之后楚人宋玉、唐勒、景差诸人,均仿之而作。其作品都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厚地方特色。以其为楚人独创而又有特殊形式的诗歌,自汉以来,即被称为“楚辞”,又称为“赋”。汉代,更大量出现了模拟这种形式的诗歌。作者虽非必楚人,但“其情其辞则楚”,故亦称“楚辞”。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及汉人模拟的作品,汇为一集,称为《楚辞》。因此,“楚辞”既是一种楚人特有的诗歌形式名称,又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无论从诗歌形式和诗歌总集上说,《楚辞》作者代表首推屈原。他不仅是这种诗歌形式的创始者,而且作品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他的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属于第一流。他的《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楚辞的代表作。《离骚》全诗长达二千余字,是诗人遭逢忧患以后的作品,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光芒四射的抒情诗,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伟大作品之一。诗人屈原通过自序身世、陈述节操、诉说理想等几个重点,痛斥了昏庸王室与反动贵族陷害贤良、误国殃民的罪行,申述了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诉说了自己横遭迫害的愤慨,批判了黑暗污浊的现实,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充分显示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离骚》也集中表现了屈原的创作特征:作品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和大量的神话传说,驰骋壮美奇特的想象,结构宏伟,词采瑰丽,形式多变,富于积极浪漫主义;作品感情炽烈,想象大胆丰富,结合对现实和理想的描绘,驱使历史人物、日月山川、风云雷电、鸾凤虬龙,构成五彩斑斓、奇特非凡的艺术形象;作品又以引类譬喻的方式,经过诗人点染,构成一套完整的象征,达到了极高的境地,因而成为闪烁着璀璨光辉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比兴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楚辞体”,又称“骚体”。鲁迅评论屈原的作品说:“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汉文学史纲要》)

总之,屈原、楚辞、《离骚》这三者可以概括出一个特征,那就是充满理想和斗志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与此相联系的是毛泽东在南宁会议的讲话中提到唐代的诗人杜甫、白居易和“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显然,毛泽东认为写诗“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对只揭露社会黑暗现实的杜、白(主要是杜甫)的诗“不愿看”,原因是这样的作品多是“哭哭啼啼”消极的东西,鼓不起劲来;而“三李”的诗作以豪放气概为主,充满幻想和积极浪漫精神,颇有大唐盛世气象,看了令人志壮气豪,精神大振,毛泽东喜读。说到底,此时此刻毛泽东从屈原到“三李”,喜欢他们的积极浪漫精神,这与此时他要提倡的建设思想和建设任务相关涉。他在为推动经济建设掀起“跃进”高潮而鼓动“朝气”,又为批判“反冒进”而破除“暮气”,而他把浪漫主义文学抬得很高,却突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哭哭啼啼”的悲观,则是在寻求二者之间的同构关系,为自己的思想主张获得历史支持。以后的历史证明,1958年上半年毛泽东的批“反冒进”,终于导致了得不偿失的“大跃进”,此次浪漫主义文学帮了倒忙,倒是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现实主义”的思考问题符合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倡“先学《离骚》,再学《老子》”,颇耐人寻味。“先学《离骚》”,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理解了,而《老子》总体上是一部哲学著作,是不能用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来归类的。但是,“再学《老子》”也不是不可解。在笔者看来,毛泽东这样提倡,至少有三条原因:(一)《老子》属湘楚文化范畴,读《离骚》,学《老子》,都是在消解湘楚文化,毛泽东的文化之根从年轻时就深深地扎在湘楚大地上,他的思想血脉里流淌着屈原、老聃等楚地文人的血液,这种文化认同感随时都会发生,关键时尤甚。(二)在强调干部理论学习时,除了学文学,他还提倡“学哲学,学逻辑”,“重视理论”,克服官僚主义,而《老子》是他多年认可的古典哲学著作,所以提出“再学《老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三)从毛泽东“先学”和“再学”的排序看,毛泽东此时思考问题似乎关注到事物的另一方面。他注意到《离骚》的积极入世浪漫主义,同时也注意到《老子》的消极出世以退为进。毛泽东毕竟是唯物辩证法的大师,即使在斗争激烈、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也能从两方面看问题,只是次要方面的思想倾向往往被主要方面的思想倾向掩盖了,别人也往往忽视此点。这应该是他提倡“再学《老子》”的深层原因。

如果在头脑发热的“大跃进”发轫期,真的学点《老子》哲学,懂点老子辩证法,明白“高下相倾”(第二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第四十五章)的道理,也许事情会好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