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孟子的“人性”之辩及“人性善”在政治上的运用

孟子的“人性”之辩及“人性善”在政治上的运用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看出,孟子的“仁政”主张与他的人性善在于人心善的理论密切相关。孟子“民贵君轻”以及“得民心”的政治哲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及实践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孟子的“人性”之辩及“人性善”在政治上的运用

孟子不仅从正面阐述了“人性善”的根据,还通过与告子[1]的辩论深入阐述了他对人性的理解。此外,孟子还把“人性善”的观念运用于政治方面,提出了“仁政”的主张。

1.孟子与告子的辩论

孟子与告子的辩论的焦点就是何谓“性”。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就是说,“性”是天生的自然本能。告子的观点是对人性在自然属性意义上的理解。孟子对“性”的理解则是人之为人之“性”,这种“性”是与“犬之性”“牛之性”相区别的“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之“性”。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

可以说,告子与孟子对人“性”的理解都有其合理性,告子在人的自然属性上理解人“性”,孟子在人与动物的区别意义上理解人“性”,这种人性就是善。孟子也承认人具有自然的属性,但他认为这种自然属性是“命”,既自然的规定,而不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他说: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

仁义礼智则是人的本性而不是自然之“命”。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正是因为告子在人的自然属性上理解人性,因而他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孟子坚持从人之为人的本性上理解人性,因而认为人性是具有善恶的方向的,就如同水总是向下流一样。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父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和告子关于人性善的辩论,其核心是标志人之为人的人的生命本性是否是善的,告子只是在人的自然属性上理解人性,这种人的自然属性确实是无所谓善恶的,但是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之为人的标志,否则人与禽兽无异。因此,孟子以人性善区别人与禽兽,这种人性是属于人所特有的生命本性。

告子还认为,仁义不是内在的,而是外在的,不是人的生命本性的表现。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仁义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命本性的,不能把仁义看成是人之外的要求去使人仁义。孟子认为,正是人们认为仁义是人之外的东西,因而不能按照仁义去行动,这样理解仁义,仁义也会作为一种欺骗人的幌子而被利用。道家正是把仁义当成一种外在于人的主张来批判的。这种批判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儒家的仁义观念。

通过与告子的辩论,孟子强调了儒家所说的人性是人之为人的与禽兽区别的生命本性,这种本性是善的,就如同水有向下流的方向一样。同时,孟子强调了仁义是内在于人的本性。孟子的这些主张,明确了儒家的“仁道”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命本性的大道,而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思想主张。

2.孟子基于“人性善”的政治哲学

儒家之道从个人的方面来说,是修养生命之道,同时,儒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对现实政治的影响实现社会秩序。在孔子的思想里,“仁道”包含的“正名之道”就是一种政治哲学。孟子继承孔子的“仁道”,在以“人性善”的根据在于人心善的理论阐释“仁道”的基础上,也把“人性善”的理论运用于政治方面,提出了以“仁政”和“王道”为核心的政治哲学。

孟子认为,能否施“仁政”是得失天下的根本。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施“仁政”的首要前提是以民为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以民为贵是因为民是天下的根本,而民心又是民的根本,因而,以民为贵就会得民心,就会得其民,进而得天下。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

要得民心就要有不忍人之心,有了这种善心才会有“仁政”。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

“仁政”在孟子看来也不是难以做到的,在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通过“推恩”就能够实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在“仁政”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治方案。如“制民之产”,“尊贤使能”,“庠序之教”,“与民同乐”等等。

可以看出,孟子的“仁政”主张与他的人性善在于人心善的理论密切相关。在这种政治哲学中,民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天下的得失,而得民心是得民的关键所在。这种理解也正是孟子以“心”为核心的思想体现。能够施行“仁政”就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政治,这种政治也就是一种“王道”。孟子“民贵君轻”以及“得民心”的政治哲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及实践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对孔子“仁道”的阐释,是把“仁道”的根据建立在人的心中,这种阐释不是一种外在的解释,而是体悟到了人所具有的善根,这种善根存在于人的心中,这实际上是把人的道德性建立在人本身,人的心成为道德之源和价值之源。孟子的思想不仅对宋明儒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心学”的建立,而且对于中国文化重德传统的奠定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他对“心”的重视和阐发,使得“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性概念,与“心”结合的许多此语,如“开心”“安心”“用心”“心想事成”等等也成为具有大众性和日常性的话语以及中国人的重要观念。

孟子的思想虽然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强调人的内在道德及心性修养也只是儒家“仁道”的一个侧面,尽管孟子也从社会的方面提出了政治哲学,但这种政治哲学仍是基于他的“心”善思想的,对于社会秩序的客观性方面,即“礼”的方面,孟子思想中是缺乏的。正因如此,才有荀子在“礼”的方面对儒家思想的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