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与“无”

“有”与“无”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老庄哲学中,“有无相生”是个具有辩证法因素的命题,对我国古代美学思想有深刻的影响。《淮南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无形而有形生焉”,但它着眼于“有”,是通过“有”去求“无”的。这里说的无形的“一”,也就是“道”,即所谓“道者,一立而万物生也”。这“一”是无形的,但又是有形的万物之源,可通过一切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之物得以体现。全其身则与道为一矣。

在老庄哲学中,“有无相生”是个具有辩证法因素的命题,对我国古代美学思想有深刻的影响。《淮南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无形而有形生焉”,但它着眼于“有”,是通过“有”去求“无”的。《原道训》中说: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

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近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这里说的无形的“一”,也就是“道”,即所谓“道者,一立而万物生也”。这也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是无形的,但又是有形的万物之源,可通过一切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之物得以体现。在这点上,《淮南子》与老庄哲学是一致的,其区别在于:老庄偏重于“无”,而《淮南子》则偏重于“有”。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庄子也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音乱耳,使耳不聪。”甚至提出“擢乱六律,铄绝竽笙”、“灭文章,散五采”这样极端的主张。而《淮南子》则充分肯定了耳目五官所能直接感受之美,主张在无限多样丰富的外部世界去寻找美、发现美,因而充分地肯定了美的多样性。如《原道训》中说: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

 

虽然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也主张“掩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认为“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不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有人认为这是自相矛盾的观点。我们从《原道训》全文并联系《淮南子》全书来看,这些似是老庄的用语,但与老庄的思想还是有区别的。《淮南子》作者们说这些话的目的,旨在说明审美主体欲欣赏外部世界之美所必须具备的主体人格条件,即须“与道同出”,也就是“自得”,在他们看来,只要欣赏者能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自得”之境,那么一切人为之艺术都可欣赏而不会“耳聋”、“目盲”。故说:

 

所谓自得者,全其身者也。全其身则与道为一矣。故虽游于江浔海裔,驰要袅,建翠盖,目观掉羽、武象之乐,耳听滔朗奇丽激越之音,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遗风,射沼滨之高鸟,逐苑囿之走兽。此齐民之所以淫泆流湎,圣人处之,不足以营其精神,乱其气志,使心怵然失其情性。(《原道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外部世界的美是客观存在的,能否欣赏的关键在于“全其身”,“全其身则与道为一矣”,诸如武象之乐、郑卫之音、沼滨苑囿之美,都可以欣赏,只要不刻意追求,不至“淫泆流湎”、“营其精神”、“乱其气志”就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