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季羡林
“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这么说。他的意思是习惯造就一个人,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习惯,在使用座右铭时,你可以养成自己希望的任何习惯。
可是总有些人经常对自己说:“今天没时间,还是算了,明天再(开始)做吧。”如果你常常在今天有一个想法,但是却拖延行动,那想法往往永远只会是想法,结果永远是遥遥无期。
许多时候,我们都了解不良习惯的害处,但却总是无力去改变它,或是想要改变但是没有行动,甚至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让不良的习惯有存在的理由,为自己的不改变寻找各种借口。然而,这并不能帮助我们前进,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它只会让人们继续维持现状,甚至让坏习惯更加糟糕。
著名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把“绝不拖延”列为公司员工的一条重要行为准则。
在“绝不拖延”的理念指导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创建了效率速度部。这个创意来自于一级方程式赛车(F1),这一世界顶级赛事完美地诠释了“速度”的价值。
创意人约翰·丹尼斯也十分强调“绝不拖延”的理念。在他的办公室数字墙上,你可以看到这样几句话:
绝不拖延!
如果我拖延下去,我将会怎么样?
如果将工作拖到以后再去做,那么会发生什么?
有一次,约翰·丹尼斯和他的一位副手到公司各部门去巡视工作。到达休斯敦一个区加油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了,约翰·丹尼斯却看见油价告示牌上公布的还是昨天的数字,并没有按照总部指令将油价下调5美分/加仑,他十分恼火。
约翰·丹尼斯立即让助手找来了加油站的主管弗里奇。
远远地望见这位主管,他就指着报价牌大声地说道:“弗里奇先生,你大概还熟睡在昨天的梦里吧!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荣誉造成很大损失,因为我们收取的单价比我们公布的单价高出了5美分,我们的客户完全可以在休斯敦的很多场合,贬损我们的管理水平,并使我们的公司被传为笑柄。”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弗里奇先生连忙说道:“是的,我立刻去办。”
看见告示牌上的油价得到更正以后,约翰·丹尼斯面带微笑说:“如果我告诉你,你腰间的皮带断了,而你却不立刻去更换它或者修理它,那么,当众出丑的只有你自己。这是与我们竞争财富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的沃尔玛商店的信条,你应该记住。”
然后,约翰·丹尼斯和助手一起离开了加油站。而从此之后,那位主管弗里奇先生做事再也没有拖拖拉拉了。
约翰·丹尼斯曾说过:“绝不拖延,我们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娱乐。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时开始行动。而随时开始行动,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必须记住的是,没有什么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只有我们自己承担。
约翰·丹尼斯的这段话向我们表明了绝不拖延,立即行动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工作中,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在思考成熟后果断行动。
著名的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各方面众多的人才。而就是这样一所著名的学校,也提出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要求。西点军校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员并不是随随便便无论什么时候想在图书馆都行,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干完规定的事,他必须今日事今日毕,绝不能将任何事情拖到第二天。
做事拖延的军人不是一名好军人,做事拖延的员工不是一个好员工。拖延的恶习会一点点腐蚀掉原本渴望成功的人的热情、进取心以及责任感,而唯一解决的良方就是---立即行动起来。
其实在许多时候,我们都有改变不良习惯的愿望,但是往往不愿意立即行动,一再容忍恶习的存在。我们总是下定决心要改变,却将希望寄托在“明天”,如此明日复明日,改变的行动迟迟没有开始,原本的决心却被逐渐消磨殆尽。
立即行动才能改变命运,立即行动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想要改变一个坏习惯,就不要再犹豫,从现在起就开始去做!
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里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绝不拖延,以达到单位时间所能发挥的最大功效。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哪怕只是一分钟的积累,在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将发生质的飞跃。
我们或许常常说,等到明天,或者等到某天,我们就……但这样只是一种借口。改变坏习惯,我们必须从今天就开始行动,立即行动。立即行动,而不是寻找任何的借口逃避,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赢得胜利女神的垂青,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人们在一生中,有着种种的憧憬、理想、计划,如果能够将这一切的憧憬、理想与计划,迅速地加以执行,那么人们在事业上的成就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成就。然而,人们往往有了好的想法、决心和计划后,不去立即地执行,而是一味地拖延,以致让一开始充满热情的事情变得冷淡,使计划最后破灭。
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人们做事,因为拖延会丧失人的创造力。其实,过分的谨慎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有热情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在热情消失以后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难易苦乐相差很大。趁着热情最高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一种乐趣,也是比较容易达成的;但在热情消失后,再去做那件事,往往是一种痛苦,也不易办成。
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工作做好。有些事情在当初就做会感到快乐、有趣、信心百倍,如果拖延到以后再去做,便会感到痛苦、艰辛,甚至根本就没有意愿再去行动。
有的人身体有病却拖延着不去就诊,不仅身体上要遭受极大的痛苦,而且病情可能恶化,甚至成为不治之症。改变一个坏习惯也是如此。一个坏习惯会对个人的成功、健康等方面产生很大的阻力和危害,而一旦拖延改变的时机,只会让坏习惯更加根深蒂固,更难被改变,因而产生的危害也就更大。
洛克菲勒曾说道:“不要等待奇迹发生才开始实践你的梦想。今天就开始行动!”
“立即行动”,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格言。现在就开始行动,立即行动,朝着目标大步地迈进!今天就是行动的那一天!
迈克尔·戴尔1965年出生于休斯敦,他的父亲是一位牙医,母亲是一个经纪人,因此,他们结识了许多中上阶层人士。这也使得小戴尔能有机会经常与那些人士接触,通过与那些人的交往,小戴尔懂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其中也包括电脑。
为了不辜负父母对他的一片期望,戴尔在1983年进入了得克萨斯大学,成为一名医学预科生。但事实上他只对电脑行业感兴趣,很想大干一番。18岁的大学新生迈克尔·戴尔开着卖报纸赚钱买来的白色宝马汽车去报到,后座上摆着三部个人电脑,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不足一年的就学时间里,他凭借着给别人的电脑升级积累了知识、技能和最初的一点点财富。本着“直销顾客”的信念,戴尔公司以1000美元的注册资金,在一间大学生宿舍里成立了。
1993年,戴尔公司已壮大成为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的电脑界“黑马”,成长率高达127%,但如此超速的成长也给28岁的迈克尔·戴尔和他的公司带来了一系列致命的问题。但最终秉持着“摒弃存货、倾听顾客需要、坚持直销”的三大黄金法则,戴尔终于扭转了乾坤。
如果没有从今天开始行动的精神,那年轻的戴尔就不会用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赚取的第一个2000美元购买他的第一台电脑;读高中时的戴尔就不会通过向新婚夫妇赠阅报纸来征集新订户,赚到1.8万美元,购买他的宝马汽车;大学时的戴尔也不会因为看到了电脑市场,而在宿舍中成立戴尔电脑公司。如果没有立即行动,那一切都是幻想,都不会成为现实。
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今日的理想,今日的决断,就要今日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明日,因为明日还有新的理想与新的决断。
最后,请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改掉一切坏习惯,从今天、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