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识论思想

认识论思想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认识论问题。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孔子认为,这样的人要获得知识,既要取得直接的经验,同时也要善于吸取他人传授的间接经验。孔子长期从事教学实践,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学习过程中,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认识论问题。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这里,孔子根据人们对知识的不同态度,把人分为四等。在孔子看来,有一种人的知识是生来就有的,是先于经验、先于实践而存在的,这种人就是他所谓的尧、舜、文王、周公一类的圣人。这是先验论的观点。

孔子一方面认为有天生的先知先觉的圣人,另一方面又认为有天生的不知不觉的愚人,这两种人都是先天形成,因而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下愚之人,虽然不可能通过教育培养成为社会的贤才,但可以通过德化教育,让其效法贤人,听从贤人的指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除“上智”和“下愚”之人之外,孔子还肯定有“学而知之”的人,并且承认他自己就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人。对于“学而知之”的人,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孔子认为,这样的人要获得知识,既要取得直接的经验,同时也要善于吸取他人传授的间接经验。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要多听多看,对有怀疑的地方要保留,在言行中这样谨慎就可以少犯错误。他也强调重视推理的作用,“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对一件事说明了一个方面,就应该多去推想其他方面的情况。

孔子长期从事教学实践,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符合人们心理认识活动的经验。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他反对缺乏事实根据的道听途说,甚至批评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对过去流传下来的典籍,要“学而时习之”,对自己未知未闻的事,要“每事问”(《八佾》),要“不耻下问”(《公冶长》)。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别人的长处,要作为良好的经验加以吸收;别人的缺点,也可以作为客观的教训加以对照,如果自己也有,就努力改正。由于孔子坚持这种“学无常师”的方法,在当时就得到了“博学”的称誉。稍后的墨家,虽然反对他的哲学思想,但也承认他“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墨子·公孟》)。

在学习过程中,孔子提倡学与思结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学习前人传授的知识而自己不进行思考,将仍旧停留在混沌迷惘的阶段而不会有真正的创获;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也可能走向危险的道路而一无所成。因此,他极力提倡“温故而知新”(《为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也主张多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即不到学生苦思苦想之后仍有所不理解时,不去进行启发诱导。因此,他教学生时,能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回答问题,因材施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