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为邦本”与“立君为民”

“民为邦本”与“立君为民”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民为邦本”“民为邦本”是先秦民本论的最基本的含义,意谓民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力量。但殊不知,这个“无为”是以民众的“有为”作为现实基础的。所以,先秦民本论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大力阐发“立君为民”的思想,那么,君主怎样做到治国为民呢?民富则国富,国富则易治;反之,民穷则国衰,国衰则易乱。孔子提出了“因民之所利

(一)“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是先秦民本论的最基本的含义,意谓民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力量。它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政治各项生活提供了经济基础。周宣王时期的虢文公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语·周语上》)在他看来,民众创造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国家各项政务有赖于此才得到开展。春秋时期楚灵王的大臣伍举也认为,君主财富来源于民,民富则君富,民贫则君贫,他说:“夫君国者,将民之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国语·楚语上》)孔子的一位弟子也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孟子则进一步认识到了这样一个普遍的事实,统治者是靠老百姓来供养的,他说:“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统治者对民众态度如何关涉到国家兴衰。陈国的大臣逢滑对陈君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正因如此,先秦思想家强调“民为君之本”(《春秋谷粱传·桓公十四年》)。

2.民众是国家兴亡和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礼乐崩坏、极度无序的时代,是一个以“战争”著称于后世的动荡年代。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发现,在这种动荡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民众。当新兴的楚国灭了寥、六两国时,鲁国的大臣藏文仲总结寥、六灭亡的教训时说:“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左传·文公五年》)春秋时期,管子辅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影响深远。《管子·霸形》有这样一则记载:“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这对话不一定发生于管子与齐桓公之间。但它表明民众对于成就霸业的决定性力量。孟子通过考察上古三代更迭的历史,指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同上)这就充分表明了民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点更具体地表现在民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先秦法家很重视富国强兵,而强兵的关键在于强“心”:“用兵者,服战于民心。”(《韩非子·心度》)荀子说得更明确:“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荀子·君道》)如果民众不愿参战,或战而不力,那么败亡坐而可待。荀子还说:“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这表明民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

3.民众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主要力量

国家的兴衰存亡当然是头等大事。但除此之外,尚有许多事业需要人去做。而在成就大业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管子·五辅》说:“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如果说这里所谓“人”主要是针对特殊人才的话,那么《吕氏春秋》则更重视普通民众的力量、重视民心的向背,它说:“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先秦道家的重要政治思想是“无为”。但殊不知,这个“无为”是以民众的“有为”作为现实基础的。所谓“昔之君子,其所以为功者,以其民也”(《鬻子》卷上)。这里所谓“君子”,实指帝王将相。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功业都是依靠民众的力量。

正是基于上述诸方面的原因,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口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则提出了君民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这两句话深刻表明了民的地位、性质及其历史作用,是先秦“民为邦本”的最高表现形态。

(二)立君为民

在先秦思想家看来,君主是上天为了民的需要才设立的,所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既然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不仅养育了统治者,而且决定着国家兴亡和事业成败,那么作为国家君主就必须重民、爱民,为民众服务,这样才能赢得民众拥护,从而做到长治久安。所以,先秦民本论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大力阐发“立君为民”的思想,那么,君主怎样做到治国为民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3]

1.思想上重民、爱民

先秦民本论认为,要做到治国为民,统治者本身思想上要重民、爱民。孔子认为治国要重民,他说:“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孟子在政治上提出仁政说,要求统治者推广仁爱之心来治国,他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在与齐宣王的谈话中,他还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荀子也说:“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荀子·君道》)

2.经济上利民、富民

统治者要为民众谋福利,解决好民众的衣食住行,使民众过上富足生活。民富则国富,国富则易治;反之,民穷则国衰,国衰则易乱。《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这就是说,治国首先要使民众生活富裕,只有民众生活富裕了,才会服从统治;而民众穷困潦倒,就容易犯上作乱。那么,如何利民呢?孔子提出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的原则。荀子则进一步概括、总结了三种利民之道。(《荀子·富国》)他主张统治者应该立足于爱民、利民,然后才能利用民众,巩固和发展政权。

3.政治上安民、济民

夏禹曾经与他的大臣皋陶讨论治国问题。“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皋陶谟》)他们把安定民众和选拔官吏并列为治国的两大法宝。孔子十分重视安民问题。他说:“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孟子提出了安民的具体办法,就是“制民之产”。他认识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荀子对安民做了一个深刻的比喻,他说:“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荀子·王制》)马安则舆安,民安则政安,而安舆在静马,安政在惠民。自古至今,没有民乱而政安,民穷而国富的。荀子接着说:“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荀子·王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先秦民本论中的安民、济民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政治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周礼》就制定了十二种救灾政策和六种济贫措施:“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周礼·地官·大司徒》)

4.文化上教民、育民

中国古代君王不仅把自己定位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且更是文化道德上的教导者。周武王就曾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泰逝上》)先秦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对此特别重视。《论语·子路》有这样一则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人丁兴旺、生活富裕还是低层次的,政治上最高境界是教导民众,使他们有文化、有道德。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善教”即是启发民众理性,培养道德情感,所以能得民心,属于更高的政治境界。先秦民本论这种重视在文化上教民、道德上育民的思想给予后世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历代政治中强调君师合一、政教合一的重要传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