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与中国文化

孔子与中国文化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国为十几个诸侯国所割据。此后孔子全力从事教学事业,广招学生,培养后进,开始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孔于在中国文化史上最突出的贡献,自然还在教育方面,所以后来他被称为“万世师表”,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今年是他诞生两千五百四十周年。

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国为十几个诸侯国所割据。他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先世本是宋国的贵族,早已衰落了。孔子三岁就亡父,家境因此变得越发贫穷,但是他一向非常好学。青年时期,他曾当过看管仓库和牛羊的小吏,又以为富贵人家办理婚丧等事作职业,所以他既有机会接近普通老百姓,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同时又熟悉上层社会的各种礼节,并逐步掌握了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成为当时少有的“博学多能”之人。他后来短期间担任过鲁国掌管司法的长官,并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孔于非常钦佩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大政治家周公的为人,也想照样在鲁国复兴周公开创西周盛世的政治体制。但是在那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由于上下层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激化,理想无法实现,很不得意。于是他又周游列国,依然到处碰壁,长期得不到重用。不得已,再回到本国,这时大约已是68岁的高龄了。此后孔子全力从事教学事业,广招学生,培养后进,开始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进行“删《诗》、《书》,订《礼》、《乐》”,在传播、整理和保存古代文化遗产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终年73岁。

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们对他一生言行的记录。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写有他的详细传记,即《史记·孔子世家》。

历来学者公认:“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的“礼”的行为规范,若从当时的含义来讲,自然也包括了某些行政制度,必须由“仁”的思想来作保证。什么是“仁”呢?他说得最简单明了的,莫过于“仁者爱人”[2]。至于实行“仁”的方法,则是根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乃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的原则。由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出发,将本人所不愿接受的,也不要用来对待别人。但是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他又明确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原本有亲疏之分、上下之别。所以这“仁”者的“爱”也必然是有“差等”的,不能完全一样。为了避免将古代孔子的思想现代化而失去其真相,因此,也不能说他是在提倡近代西方的所谓“博爱”,或者是主张人人有平等的“天赋人权”。然而,他确实已经改变了过去统治者把奴隶不当作“人”的观念,并且公开反对“不教而杀”[5]的“虐”政,这就包含了一定的人民性、进步性跟合理性的思想。

他又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宗法等级社会进行统治的经验,即主张在对人民实行暴力专政的同时,最好还是不要忘了用仁德教育人的工作,这样才能从思想上消除被统治者“犯上作乱”的念头。只有实行“宽以济猛,猛以济宽”[6]的两手,才是比较妥善的办法,这就是他所谓“德治”的内容。他公开反对残暴的统治者单凭权力来压榨人民,认为那是不得人心的“霸道”,作为“仁者”是决不如此的。

跟世界上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穆罕默德的为人都不一样,孔子本人决不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宗教领袖。他虽然敬“畏天命”,也讲过“获罪于天,无所祷也”[7]这一类的话,但是他确实不相信来世,且在怀疑鬼神的存在。如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8]中国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对此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孔子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年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这种开明的思想,无疑在中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使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在孔子思想成了官方哲学时,便很难再以任何宗教思想来统治人民,反而助长了古代无神论思想的传播。虽也有人试图将“孔学”建成作为信仰的“儒教”,并与佛教、道教并列,乃至跟近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一视同仁,但这种尝试终究没有成为事实,从而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同于别国的特点,即宗教信仰从来没有能凌驾于“政治”(皇权)之上。

孔于在中国文化史上最突出的贡献,自然还在教育方面,所以后来他被称为“万世师表”,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他最先提倡“有教无类”[9],等于破除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特权,从而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对古代学术思想的继承、传播与发扬,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如《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与《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都先后成了国家规定的知识分子必读的教科书,间接影响到全社会。

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孔子也不例外,所以他要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这在各种学科专门研究还不发达的古代,应该说是完全合理的,那比只让一些“不学无术”、只会“吃喝玩乐”的贵族子弟来做统治者,确是一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可是他又反对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因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巩固和改善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缓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所以学生就是要学习“治国之道”。

虽然如此,但由于孔子多年来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一心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确实总结了不少正确而且有益的经验,从学习态度和思想方法上,启发了无数有成就的后代学者,特别是教育家。孔子有一种非常认真和严肃的求知精神,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这跟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观点非常近似。孔子曾强调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11]这样把“名”与“言”联系起来,又把“言”与“行”联系起来,很能表现孔子哲学的特色。他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12]。这是何等慎重的态度。在思想方法上则认为:(一)不要主观臆测(“毋意”),(二)不要强行武断(“毋必”),(三)不要拘泥固执(“毋固”),(四)不要自以为是(“毋我”)[13]。在教学实践上,他又提出要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对学生通常“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4]),真可以说是经验之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今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本人又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做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5],为后人树立了好学的崇高典范。

孔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认为只有“继往”才能“开来”,要不割断旧的传统,方可开出新的将来。他并不是盲目地主张复古,而是认定只能对过去实行的制度,有所“损”(删减)或“益”(增补)来具体进行改革,不赞成“破旧立新”的办法。对待文化遗产,他虽然叫人要“温故”,但是目的却是为了“知新”。也就是说,他行事非常注意历史经验的借鉴。所以又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6]这对中国后来重视历史的研究,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孔子死后,中国已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到了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25年),汉武帝刘彻为适应全国大一统后的政治需要,接受了著名今文经学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封建学者中的“守旧派”与“革新派”,都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和思想情况,从孔子学派的思想资料中“各取所需”,来从事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形成了中国经学史上那种异乎寻常的复杂性,其间既有积极的贡献,又有消极的影响,乃至任意歪曲的毛病。这样经过了长期不断的改造与加工,到后来,实在很难说哪一家是纯粹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了。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在表扬、或在批判的“新儒学”,由于结合了当前各自不同性质的现实问题,加之理解上的分歧,其情况就更复杂了,更需要人们以不同视野加以认真的研究。

【注释】

[1]本文原载于《中国建设》1989年第9期。——编者注

[2]《论语·颜渊》。

[3]《论语·颜渊》。

[4]《论语·雍也》。

[5]《论语·尧曰》。

[6]《左传·昭公二十年》。

[7]《论语·八佾》。

[8]《论语·先进》。

[9]《论语·卫灵公》。

[10]《论语·为政》。

[11]《论语·子路》。

[12]《论语·为政》。

[13]参见《论语·子罕》。

[14]《论语·述而》。

[15]《论语·述而》。

[16]《论语·述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