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获取幸福的条件

获取幸福的条件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获取幸福的条件一、健康的身心记得有人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将人生用数字表示的话,那么健康就是“1”,金钱、地位、名利、成就……他表示,西方的研究已经证实,身体健康和主观的幸福感是紧密相连的。同时贝内克认为,更幸福的人更少有健康问题,同时更健康的人也不会给周围的人造成麻烦,因此也会让周围的人更幸福。

第四节 获取幸福的条件

一、健康的身心

记得有人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将人生用数字表示的话,那么健康就是“1”,金钱、地位、名利、成就……就是“0”。有了健康这个“1”,那么后面的“0”就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而决定你的人生或波澜壮阔,或平平淡淡,或潮起潮落,或阳光灿烂……然而,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作支撑,后面的“0”再多,也只能够是“0”。这一比喻形象地道出了一个真理:健康是幸福人生的首要条件。虽然说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主要体现为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愉悦,但若离开了健康这一先在条件,幸福将无所依托,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健康是幸福之源,没有了健康,幸福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如陈瑛教授所言:“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而健康则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此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本和基础。”[101]健康不仅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俗语“健康是福,无病是乐”,“健康是金”,“金钱有价,健康无价”,“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健康”等说法,都是强调健康对幸福人生的重要性。

什么是健康?人们常说,“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体魄健全就是健康”,“红光满面,长得结实就是健康”,这是对健康的一般认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义:“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从这个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健康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而且也包括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即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的各个器官发育良好,各个系统部位处于良性工作状态,整个生理机能运行正常。”[102]身体健康与否对于幸福感的影响较为直观、明显。我们经常发现,一个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的人,纵使拥有亿万家产,也很难产生幸福感。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虽然吃粗茶淡饭,也可能会产生幸福感。这也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在一切的幸福中,健康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多病的国王’。”[103]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决定着其幸福感的强弱;反之,幸福感的强弱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美国作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贝内克就曾说过:不幸福的生活会让人生病,也会让人寿命缩短。他表示,西方的研究已经证实,身体健康和主观的幸福感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在其他一切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人们如果有疼痛,就会感到不大快乐。研究也同样证实,不快乐的生活容易使人常生病且寿命缩短;如果感到幸福,则可以让人的寿命增加7. 5年。同时贝内克认为,更幸福的人更少有健康问题,同时更健康的人也不会给周围的人造成麻烦,因此也会让周围的人更幸福。[104]人的一生之中,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需求与愿望而不懈奋斗着,说到底,就是为了能幸福地活着。试想,如果没有了健康之生命,活着也会成为一种奢望,何来幸福?所以费尔巴哈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先哲庄子也说:“至乐活身。”俗话说“千金难买是健康”,健康地活着才是幸福的首要条件。有了这一条件,我们才有可能去争取、去创造实现幸福的其他条件。但是,健康却永远无法用任何东西换取。因此健康对于幸福而言,具有永远无法取代的首要位置。诚如美国作家柯蒂斯所说:“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健康是幸福之本,一个人不管如何不幸,只要生命尚存,他就有机会用自己的努力去消除不幸,重获幸福,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同样,心理健康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它是指人在内外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没有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不仅体现为一个动态过程,同时是个体较为稳定的内在心理素质的表征。研究发现,心理健康者必定是一个快乐者。因为心理健康者一般具有乐观、自信、自尊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正视现实、正视自我,悦纳自我,不会轻易受外在际遇变化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在顺境中面对掌声、鲜花时的镇定和平常心;同时,在遭受挫折、冲突、痛苦时,始终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积极而坦然地面对一切,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笑对人生每一天。因此,他们善于并易于体验、感受、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反之,心理不健康者即使贵为皇帝,拥有天下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依然会活得痛苦不堪。因为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这就是为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尽管拥有健康的身体,却愁容满面,牢骚满腹,自然无法言及幸福。而有些人虽身体残疾,却笑对人生,幸福溢于言表。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心理,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可以说,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决定着个体幸福与否及幸福感的强弱。人的一生,获得事业成功和幸福快乐的生活,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人生道路上的航标,幸福快乐的源泉,延年益寿的良药。因此,活出一个好心情,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顺应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环境,才能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与人和谐相处,同时也是预防疾病、战胜疾病、获得人生幸福与快乐的保障。只有心理健康,幸福才能长驻。拥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

事实上,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各自独立的,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若身体不健康,很难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则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心理健康有利于增进身体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乐观、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自我状态能延年益寿。心情好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心烦意乱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多种疾病。心理长期处于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往往会引发生理上的异常和病态。“心不乏,则身不累”,“心累,则身疲”,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容易使人患生理疾病。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上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内经・素问》中提出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著名论点。华佗的《青囊秘录》中记载:“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医其病。”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指出:“医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谁能掌握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协调统一,全面完整的健康才能保证一生的幸福。

二、积极的内在特质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心地善良、思维敏锐、乐观进取、爽朗大方、体格强健这些人自身所应该具备的美好的品德才是获取幸福的第一要素……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去爱惜和增强这类能促进人生幸福的能力,而不要把全部心思放在追求财富和名声上。”[105]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幸福的要素在于自身内在的特质,而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而他之所以如此,只因他个人的本性就是快乐的。而且这种美好的品德可以弥补因其他幸福缺失所带来的遗憾”[106]。叔本华的这一论点,得到了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 B)研究的印证。德尼夫(DeNeve,1998)的研究发现,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特征有关的变量,很多人格特质明显地与幸福感相关,其研究报告指出:外倾性与幸福感具有稳定的正相关,而神经质与幸福感则有稳定的负相关。迪纳和卢卡斯(Diener&Lucas,1999)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外倾性格是一种积极情感的特征,而神经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负性情感的同义词。迪纳(Dienier,1984)、拜鲁赫(Baruoh&Barnell,1986)等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也就是自尊强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另外,乐观理论认为个人对未来的积极看法影响人格的建构,从而影响人的幸福感。泰勒(Taylor,1993)将乐观称为“积极的错觉”,认为这种错觉会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人格特质是主观幸福感最稳定、最有力的预测指标。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外倾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因而利于主体幸福感的提高;神经质则与消极情感相关,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这也正是为何幸福的人多是积极、自信、乐观、自尊,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较强的自制力,而不幸福的人则多是消极、悲观、懦弱、缺乏自制力。

同时,与个体特质相关的心态对于幸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经说:“一个人要对于昨天的日子感到快乐,对于明天感到有信心。”而能否感到快乐和有信心,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一个忧心忡忡、悲观厌世的人,纵使拥有豪华的住所、精美的食物也会无动于衷;而一个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念的人,即便身居陋室、入不敷出,也能自得其乐。因此,与其说幸福是一种状态,不如说幸福是一种心态更为合宜。心态是幸福人生的导航仪,心态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个体的幸福。就普遍意义上来说,在同等的状态和境遇下,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往往比消极、悲观心态的人更易感受和获得幸福。除此之外,包括自信、乐观、平和、善良、理性等。心灵的“平静和安宁对于幸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107]。“幸福存在于平静和享受之中。没有平静就不会有享受;哪里有理想的平静,哪里肯定就会有能带来乐趣的东西。”[108]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向外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这幸福快乐的秘密”[109],殊不知“心态是幸福的源泉”[110]。曾有西方智者说过:“你改变不了客观,但可以改变主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决定幸福,学会调整心态,多些宽容、少些抱怨,多些知足、少些贪婪,以平和、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你就会发现其实幸福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因此说,心态平和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凡是心灵反映着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和世界一般广大。摆脱了为环境奴役的人所怀有的恐惧之后,他将体验到一种深邃的欢乐,尽管他外表的生活变化无定,他心灵深处永远不失为一个幸福的人”[111]

再次,个体的内在品质对幸福也有一定的影响。亚当・斯密指出:“人的品质……既可以用来促进也可以用来妨害个人和社会的幸福。谨慎、公正、积极、坚定和朴素的品质,都给这个人和每一个同他有关的人展示了幸福美满的前景;相反,鲁莽、蛮横、懒散、柔弱和贪恋酒色的品质,则预示着这个人的毁灭以及所有同他共事的人的不幸。”[112]的确,个体的品质不仅对于自身幸福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幸福。因此亚当・斯密认为,个体需要具有优良的品质——美德,指出:“对自己幸福的关心,需要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和仁慈的美德。前一种美德约束我们以免受到伤害;后一种美德敦促我们促进他人的幸福。”在亚当・斯密看来,美德可以避免痛苦伤害,“美德给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安定带来的良好效果”,产生“使人幸福的结果”。指出:“各派的哲学家们,不但非常正确地把美德,即智慧、正直、坚定和克制行为,表述成很有可能去获得幸福甚至是这一生幸福的手段,而且把美德表述成必然和肯定获得这种幸福的手段。”[113]持这一观点的还有英国学者、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教授弗格森,他指出:“谁不享有人的首要之善是不会幸福的,而享有此善的人没有不幸福的。”[114]如果缺乏美德,纵使有其他方面的特质,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善的体魄等,也很难获得幸福。即便不择手段谋取“幸福”,终将成为人人辱骂、指责的对象,受到道德与良心的谴责,这种“幸福”不可能持续存在,“个人的幸福只有在不违反或有助于全体的幸福时才能去追求”[115]。然而,美德并不仅仅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如果只是手段,那么一旦某人获得了幸福,他将不再需要这一手段。我们不能为了美德而美德,美德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内在品质,否则只能称其为外在的一时表象,这种“美德”具有虚伪性、蒙骗性,“在整个一生中都须合乎德性……一天或短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至福或幸福”[116]。同时,幸福作为“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意味着个体获得幸福必须同时具备“德性”和“现实活动”两个条件,仅仅拥有德性并不必然产生幸福,关键是要在现实活动中去践行这种德性,“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获得幸福的主要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幸福是持久而巩固的”[117]

三、较强的幸福能力

法国哲学家卢梭曾经有过一段关于幸福的经典阐述:“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越追越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到多少危险。……当一个人怀着满腔热情,急于得到幸福的时候,他是宁可在寻求的过程中走错道路,也不愿为了幸福而呆在那里一点事情也不做。”[118]的确,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和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是如果对幸福缺乏足够的认识,即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问题,便盲目地急于求成,终将无缘幸福。檀传宝教授也曾明确指出:“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由此可见,获得与感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119]可以说,获得幸福实则是一种能力,它表现为主体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及享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作为个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决定了不同的个体对于幸福理解的多样性。即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人的心理需求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因此对于幸福的理解也会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观不是整齐划一,而是丰富多彩的。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幸福观,使人们对于“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生活”等关系人生幸福的问题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但是,人们的幸福观也因此出现了多元化乃至紊乱的倾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幸福观逐渐得到许多国人的认同,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冲击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影响人们正确幸福的形成和确立。据日本社会学家千石保的一项调查显示,享乐主义幸福观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这就意味着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尽管人类终其一生地追求幸福,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明白幸福的真谛,这种享乐主义幸福观的泛滥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追求、创造以及感受力。对此朱春英等指出:“享乐主义的可怕之处不在其对社会的破坏性,其最大危险在于,它像毒品一样破坏人的幸福感受力。”[120]在当代中国,诸如“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不吃不喝、不穿不乐,一辈子白活”等说法,正是享乐主义幸福观的真实映照。为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正确、健康、科学的幸福观,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现实与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执一端。这是建构现代幸福观的基础和原则。只有在这种幸福观的指引下,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幸福,明了幸福的真谛。

同时,由于幸福是一种动态的追求与创造过程,个体在具有正确地理解幸福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拥有追求与创造幸福的能力。每个人不仅是自己幸福人生的设计师,同时也是幸福人生的建筑师;不仅是幸福的剧作者,也是幸福的剧中人。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幸福主要源于自己的创造。法国作家安德烈・莫罗阿在他的著作《人生五大问题》中说:“求爱的人得爱;舍身友谊的人有朋友;殚精竭虑而创造幸福的人便有幸福。”英国罗素也说:“幸福是一种成就而非上帝的恩赐,而在这件成就里面,内的与外的努力必然占有极大的作用。”[121]人类的幸福不是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创造性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幸福的源泉。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人总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更加合理的理由,更加美好的理想,不断去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不断提出改变现实的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使生活更有意义而努力。生活的意义内蕴于生活的实践之中,它是支撑生活不断向前的东西,意义始终伴随着人的生活。”[122]

有了正确的理解幸福的能力,以及积极地创造幸福的能力,还必须具备幸福感受力,即感受幸福的能力。它是一种发现幸福,感觉、体验和品味到快乐、惬意、宽慰,产生各种各样舒适的感觉。不同个体的幸福感受力有强弱之分,这就是为何面对同样的事件或境遇,有的人感到很幸福,有的人感觉很平淡,有的人甚至会感觉到很不幸。正如法国著名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可以说,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很多时候所缺少的恰恰是感受幸福的能力。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看来有不同的反映,原因当然有很多,如主体的心境、价值观等,而主要的原因在于有无幸福感受力。就主体存在的精神维度而言,幸福往往与主体自身的体验或感受相联系。当某人说他感到很幸福时,这种幸福总是渗入了言说者对生活的感受或对存在的体验。这一意义上的幸福,相应地首先表现为一种幸福感。作为主体的具体感受,幸福以自我对生活的满意为内容,康德就把幸福理解为“对自身状况的满意”。这里所说的自身状况,并不是自我的一时或某一方面的境遇,而主要是指其所处的整个生活状况。“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不仅善于感受日常生活中许多适度的欢乐,而且善于享受和体验最高层次的幸福;他不会去享受那种类似使用麻醉品时的快乐或在麻醉后得到的强烈的感官享受来残害自身;他懂得将自爱与互爱交融起来或将自爱扩大为互爱,用同情、怜悯、博爱、仁慈之心来节制自爱之心,以增进幸福的感受;他懂得使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两者达到充分的平衡以获得幸福。”[123]同济大学邵龙宝教授如是说。“有幸福能力的人不是消极地把幸福看成是结果性的、静态的、有限的东西去消受,而是把享受用创造的形式体现出来,将创造幸福的过程就当作享受幸福的过程,所以他的享受是积极的。”[124]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在其周围的一切事物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身边的事心存感激,那么其感受能力就会较强,就会更容易体验到幸福。反之,就可能更多地体会到痛苦和不幸,这便是常言所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简而言之,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作为幸福的几种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追求幸福的过程理解为创造幸福与感受幸福的统一。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才能感知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

四、适宜的物质财富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小之一身独立之幸福,大之国家富强之基础,无不有借于财。”“财产虽身外之物,然人之欲立功名享福利者,恒不能徒手而得,必有借于财产。”[125]不可否认财富是获得物质幸福的重要条件或构成部分。没有财富,就意味着缺少幸福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在物质严重匮乏、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状态下的人,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即便是古圣贤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的“孔颜乐处”也是在“箪食”“瓢饮”“陋巷”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从普遍意义上看,在物质生活条件严重缺失的状态下,人很难有幸福感。

那么,是否财富越多越有助于幸福呢?众多的实证研究对此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从国际方面来看,2009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公布最新的《幸福星球报告》,在这张最新的幸福星球指数榜单上,排在前十名的国家中有八个来自拉丁美洲,最终拉美地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区。另有“幸福小国”之称的不丹,早在20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旺楚克在幸福“终极目标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国民幸福总值”GN 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不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NP。三十多年实践的结果令世人瞩目、惊愕:虽然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但其人民的幸福指数却是全球最高的。就国内研究结果来看,200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奚恺元对中国六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进行了幸福指数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杭州市民的幸福指数最高,其后依次是成都、北京、西安、上海和武汉。数据显示:上海人均月收入最高,达2589元,而幸福指数排在倒数第2位;北京人均月收入居第2位,为2522元,幸福指数排第3位;杭州人均收入居中,月均1789元,幸福指数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虽人均月收入最低,为1139元,但幸福指数却排在第2位。这无疑有力说明,幸福指数的大小并非必然与财富的多寡成正相关。经济学家研究认为,财富对幸福的影响有一个临界值,在这个临界值达不到的情况下,财富增长对幸福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一旦达到这一临界值,财富的边际效用则呈递减趋势,此时财富的增长不再持续有效地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甚至财富对人们的幸福感显得无关紧要。而这样一个临界值就是中等财富,这就意味着拥有中等财富时最幸福。

这一论点古今中外学者早有论及。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将“拥有中等财富”视为幸福的首要因素和最好保证,指出:“许多最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126]这是因为,在梭伦看来:一方面,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没有人能够做到“拥有最多的东西,把它们保持到临终的那一天,然后又安乐地死去的”,[127]所以,生活于财富的患得患失之中,很难有幸福感。另一方面,“财富太少,不能保证生活的正常需要;而财富太多,又易引起灾祸,因此要全面衡量,把握适中”[128]。极富有和极贫困都容易遭受灾难,而中等财富则比较稳定,较少遇到灾祸,并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生活安定和家庭和睦。故此梭伦断言:“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爱尔维修也指出,在一个财富和权力极不平等的社会,人们很难获得幸福,认为“需要减少一些人的财富,增加另一些人的财富,以使贫穷的人们生活在小康水平,并能够凭着一天七八个小时的适量劳动充分地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要。这样一部分人也能和富豪们享受同样的幸福”[129]。不难看出,这种“减少一些人的财富,增加另一些人的财富”,实际上就是使各方的财富拥有量相对适中。由此,他提出“拥有中等财富是幸福的保证”的观点。伊壁鸠鲁也断言“中等财富的人最幸福”。我国著名伦理学家周辅成指出:“无论豪富或赤贫在我看来都不好。”[130]因为“赤贫和豪富惯于变换位置,并且引起灵魂中的大骚扰。而从这一极端到另一极端动摇不定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愉快的”[131],因此“中等的财富比巨大的财富更可靠”[132]。处在中等财富状况下的人,既不要过多地考虑基本的生存需求,也免于了过多的财富带来的精神上的焦虑担忧,可以尽情享受当下的平静与安宁,“生活的目的是灵魂的安宁……由于这种安宁,灵魂平静地、安泰地生活着,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情感所扰”[133],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幸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赵国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指出,金钱数量和人的幸福感并不完全成正比,而且有时钱多了反而会陷入较大的痛苦中,出现“富裕的烦恼”。他认为,个人年收入在3万~8万元时,收入高低和幸福度成正比;当收入超过10万元甚至更高时,金钱对幸福度的贡献就不是完全的纯正比关系了,到达一定高度后甚至可能反方向发展。[134]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国平教授也指出,在一定限度内,钱的增多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条件。但是,请注意,是在一定限度内。超出了这个限度,金钱对于生活质量的作用就呈递减的趋势。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决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够享用的物质生活资料终归是有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他认为,基本上可以用小康的概念来标示上面所说的限度。从贫困到小康是物质生活的飞跃,从小康再往上,金钱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就逐渐减弱了,直至趋于零。单就个人物质生活来说,一个亿万富翁与一个千万富翁之间不会有什么差别,钱超过了一定数量,便只成了抽象的数字。[135]

以上,古今中外的先哲们提出、分析并论证了“中等财富的人最幸福”的观点。这些观点直至今天仍不失其鲜活性。可以说,幸福不等于拥有物质财富,更不是物质财富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物质财富充其量只能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永远不是充分条件,也决不可能直接成为幸福。诚如美籍德国哲学家埃利克・佛洛姆在《对〈星星〉杂志编辑部的谈话》中所言:“幸福决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幸福是世界上‘最廉价的’的东西……最有钱的人不见得是最幸福的人。”拥有过多的物质财富,极易让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远离幸福。只有拥有适当的物质财富,不仅能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愁他所没有的东西而享受他所拥有的东西”[136],即达到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状态,那便是人类最幸福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