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怎样应用心性之学

我们怎样应用心性之学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束语 我们怎样应用心性之学在这里我们还是想将另外的一些关于心性之学实质的内容再引述出来,并在引述之后再提出本书的最后一个问题来加以讨论。这个可以使人以心性为依据的作用,就是心性之学的特点。这一点正是心性之学的不足之处。总的来说,心性之学的学说理论,无论是儒家的、道家的或者是佛家的,都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掌握、所应用。

结束语 我们怎样应用心性之学

在这里我们还是想将另外的一些关于心性之学实质的内容再引述出来,并在引述之后再提出本书的最后一个问题来加以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常人应如何对待心性之学?

一、对心性之学实质(特征)的又一个说法

对于这个内容,这里先引述现代哲学家冯达文的话来说明之。冯说:

道家佛教的体系架构、致思方式与价值追求,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贬落物来确立心所体证的道的绝对性,通过否弃欲来凸现心所体证的道的圆足性,这可说是心性之学的基本特征。

(《回归自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通过不想事物(贬落物)和消除欲念(否弃欲)的心态来体现、反映天的本质状态(道的绝对性和圆足性) ,这就是心性之学的基本特征。所谓贬落物和否弃欲,就是指心思向内,而通过人的心思向内的心态来体现天的本质状态的做法就是指天人合一。这话中所说的道家与佛教,其实是指道家和佛家。我们已知,佛教与佛家是有区别的。关于道家和佛家的学问之事,冯达文接着说:

道家与佛教所提出的其他许多命题、概念,诸如守一、主静、持戒、入定等,都是环绕这一基本特征展开的。

(同上)

守一、主静、持戒、入定,指心思向内的功夫实践。上面提到了道家和佛家,我们已知,儒家的心性之学也同样具有如道家和佛家的心性之学那样的基本特征。对此情况,冯达文说到:

程朱理学作为心性之学,如此突出心的绝对性与无限性,这也充分表现了它与道家和佛教同样的作为心性之学的一致性。

(同上)

突出心的绝对性与无限性,其意思是:用心思向内的心态可以“体证道的绝对性和圆足性” 。这话中关于程朱理学的心性之学特点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儒家的心性之学,因为,凡是心性之学,都是“突出心的绝对性与无限性”的。关于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心性之学的作用问题,冯达文这样说:

人只有不断地否定对外物的知与欲,达到了什么也没有的,即“无”的地步,人的精神才可以说是进入到最高的、绝对的境界。

(同上)

可以使人的精神进入到最高的、绝对的境界,能具有这样的作用,也可说是心性之学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近现代新儒学运动提倡者之一的唐君毅关于心性之学特点的论述。他这样说:

今人如能了解此心性之学,乃中国文化之神髓所在,则决不容许任人视中国文化,为只重外在的现实的人与人之关系之调整,而无内在之精神生活,及宗教性形上性的超越感情之说。而当知在此心性之学指导下,人之外在的行为,实无不以心性为依据;亦兼成就人之内在的精神生活,亦无不兼为上达天德,而赞天地之化育者。此心性之学,乃通于人之生活之内与外及人与天之枢纽所在,亦即通贯社会之伦理礼法,内心修养,宗教精神,及形上学等而一之者。

(《中国文化与世界》)

在这段话中,唐君毅指明了,在心性之学指导下,人的精神与行为都可以是以心性为依据的。这个可以使人以心性为依据的作用,就是心性之学的特点。这话中所说的“成就人之内在的精神生活” ,是指调整心态以提高精神境界之事; “外在行为”要以心性为依据,是指从人性岀发凭直觉行事; “上达天德” ,是指用这个心性去符合、体现天的本质,这符合、体现就是指天人合一。至于这个对内对外对人对天都可以用来作依据的心性是怎样的呢?这心性就是人在“不断地否定对外物的知与欲”之后所得到的心态。唐君毅认为,中国的人文类的文化都是与人的心性联系在一起而展开的,心性之学的精神实际上已是贯穿在这些文化之中了。

二、心性之学的长处与短处及其被弃置不用的原因

由于心性之学有上述这些特点,因此它有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传统文化所不具备的优越之处,不过,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心性之学也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心性之学的优越之处

对此心性之学的优越之处,唐君毅这样说: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言形上学、哲学、科学,则为外于道德实践之求知一客观之对象,此为希腊之传统;言宗教则先置定一上帝之命令,此为希伯来之传统;言法律、政治、礼制、伦理,则先置定其为自外规范人群者,此主要为罗马法制伦理之传统。

(《中国文化与世界》)

这段话列举了几个主要的西方传统文化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心性之学是比较优秀的。譬如,希腊文化讲形上学、哲学、科学时,是不注重道德实践(指调整心态) ,只是人归人、天归天,两下对立截然分开的,而心性之学则是要将人与天合在一起看待;希伯来文化重视宗教,却将象征天的最高神充分人格化,以至凸显了神的地位而降低了人的地位,而心性之学却是反对将形而上的道作形下化的解读以至把道变成了人格化的神;罗马文化注重法律规则,可是这种法律规则与人的心性无关,而心性之学却指明,社会上的法律规则本应是从人的心性(人性、道德)中发挥出来的。总之,唐君毅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性之学要比那些西方传统文化有着更加优秀的地方。心性之学的优秀之处就在于,教人自己与自己作斗争,凡事都“以心性为依据” ,也就是凡事都要从人性出发,从良知出发。

(二)心性之学的不足之处

凡事有利必有弊,心性之学也如此。心性之学虽然很优越,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关于这不足之处,现在通过《回归自然》作者冯达文的话说出来。他说:

既然心性修养必须通过排斥对感性物象的知与欲才能实现,当然地,心性之学便不能不呈现出与科学认识相反的趋势。

正如心性之学的优点是由它的特性所决定的那样,心性之学的不足之处也是由于它的特性所决定的。正是因为心性之学讲求排斥对感性物象的知与欲这一特点,才会呈现出与科学认识相反的趋势。科学认识的方式是心思向外求取知识,而心性之学的实行方式是心思向内排除知识,两者刚好相反。我们人类为了物质生命的生存,就必须努力使心思向外用功,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来改善生存条件,因此,心性之学的心思向内用功的实行方式则必然要影响到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效果。这一点正是心性之学的不足之处。

(三)心性之学被弃置不用的原因

心性之学关于排除知识、抑制思想(灭度众生、断言绝思)的说法,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总的来说,心性之学的学说理论,无论是儒家的、道家的或者是佛家的,都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掌握、所应用。比如儒家的典籍如《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等,本是用来调整心态的心性之学,也有人说“学贵乎变换气质”这样的话,变换气质就是调整心态,但是,历来读这些书籍的人们,却很少能真正理解这些书籍所表达的核心精神,因而也就很少能从中领悟到心性之学的实质,所以这些书籍也就不能有效地起到指导人们进行调整心态的作用了。

再说,假如凭借一定的理解能力而懂得心性之学的相关道理,这只是一个开端。而心性之学的重点是心理实践,即心思向内用功,而心思向内的做法与人的生理习惯是相反的。因此,一个人假如没有十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很难坚持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的。况且,实行心性之学难以收到速效。对于个人来说,要想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精神境界,是一个艰难的漫长过程,不是轻易快速能做到的。况且这种改善和提高是无止境的,假如要想大见成效,那就更加难了。比如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成果,是化用了毕生的努力到了七十岁时才得到的。只有下相当大的苦功夫,才能收到相应的成效。

对于社会来说,假如要想通过实行心性之学来改善社会风气,急切之间也是做不到的。实行心性之学的关键是心思向内,而心思向内的实质就是在自己的心中开辟一个战场,让自己与自己斗争。可是心思向内与不向内,自己愿意不愿意与自己进行斗争,那是个人自己的事,要由着个人的意愿,别人无法越俎代庖。可见,假如没有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来实行自我斗争,那么,改善社会风气的目的是难于实现的。从历史上看,急功近利的当权者是不需要心性之学的,他们所提倡的是要与别人斗,而不是要与自己斗。在社会上,常人一般不懂心性之学,也不需要实行心思向内,提倡并实行的只是如孔孟之类的极罕见的先知先觉者。因此历史上少有提倡和运用心性之学的时候(只有孔孟之时与宋明道学之时) ,即使是暂时被提倡了,可是一旦到了国家多事之秋,心性之学也还是要被丢弃到角落里去的。孔孟之学和宋明道学就有这样的遭遇。

三、我们常人怎样应用心性之学

心性之学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财产,应该把它利用起来。利用心性之学,不应是少数先知先觉者的专利,假如我们常人都能实行心性之学,才能算是使心性之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是,我们常人怎样实行心性之学呢?

心思向内用功就是修身、修道、修行或修炼,这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所做的。可以说,儒家、道家和佛家所做的事就是实行心性之学。可是,由于儒、道、佛的修炼与我们常人所做的事相距甚远,因此我们暂且不去管它。现在,这里只讲我们常人怎样利用心性之学这样一个问题。

实行心性之学的关键是心思向内用功,我们常人实行心思向内与儒、道、佛实行心思向内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儒、道、佛有高远的目标(要成圣、成仙、成佛)和严格的要求,而我们常人没有高远的目标和严格的要求。实行心思向内却又没有高远的目标和严格的要求,就无法获得大的成果,这是缺点。可是,没有高远的目标和严格的要求却又要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也只能只讲耕耘,不问收获,不奢求大成果,只期盼小利益,只有这样,我们常人才有可能走上实行心性之学的道路。

那么,我们常人怎样实行心性之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向大家提供下列几点建议:

(一)要读懂儒、道、佛三家的经典,要读能揭示儒、道、佛三家学问实质的书籍,要懂得这种经典和书籍的要领,要懂得心性之学的实质意义。这实质意义就是指凸显自己的心性。这心性是上天的恩赐,是行事的依据,实行心性之学的关键就在于凸显心性。凸显心性就是“以心性为依据” ,也就是时时保持一种清晰的自我意识,懂得这个关键就叫明心见性。

(二)要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实践,只有心思向内才能凸显出心性。假如不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即使熟读心性之学的相关典籍如孔、孟、老、庄等著述,那只能算做是搞学术研究、搞学术探讨,说不上是在实行心性之学。这一点与上面一点很重要,是关键。对心性之学来说,搞懂相关的道理叫学,将相关道理付诸实践叫习,心性之学是学与习并重的一种特殊的学问和事业,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话,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三)儒、道、佛实行心性之学需要极大的志向和决心,如佛家修行就先要发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有没有志向和决心不能勉强。儒家、道家、佛家有想要成圣、成仙、成佛的远大理想,才能具有极大的志向,才能以极大的决心去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实践。可是,我们常人没有如此远大的理想、志向和决心,却又要去实行心性之学搞心思向内用功,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变通的办法是:把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实践当做一项兴趣活动和一项健身活动来对待。

兴趣活动和健身活动的项目都很多,前者如学书法、学画画、学跳舞、学唱歌唱戏等等,后者如走路(指以健身为目的的走路,包括快走、慢走、向前走和倒退等)、打太极拳、做体操、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等等,总之内容很多。有时候前后两者混在一起分不清,比如用巨型毛笔在地上写大字,既可练书法又可练身体。进行兴趣活动和健身活动,一般地说,不需要极大的理想、志向和决心,也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可是,假如将实行心思向内之事当做兴趣活动、健身活动来对待,行得通吗?前面曾说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常人来说,这是一种权宜之计,由于没有大志向大抱负,就进行小规模的耕耘,取得一点小的收益也是不错的。这样,期望值不太高,压力也就不存在了。进行健身活动还带有一种目的,而进行兴趣活动则可能连目的也没有,凭兴趣行事之人在精神上是放松的。因此我们希望,实行心思向内之事最好也能像进行兴趣活动一样,也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精神上就不会有压力了。

(四)下面就按照兴趣活动及健身活动的标准来谈实行心性之学的实践。

进行兴趣活动和健身活动最好能持之以恒,不要一曝十寒,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也同样如此。坚持不放弃才会有效果。

实行功夫的时间、次数依条件而定,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次数是每日至少一次,次数能多一些更好,每次的时间最好在半个小时以上,如能再长一点则更好。据说每次如能有一个半小时以上时间的心思向内的练功,进步会快一些。至于选取何时练功,也依据方便而定,一般情况下,睡前醒后之时练功最方便。

姿势:僧道练功大都取静功,姿势大多是盘腿而坐(结跏趺坐)。除坐式外,还有立式(站桩)和卧式。此外还有走动式,如僧人的“行香”就是。练功的姿势取坐式较方便。

心思向内功夫的方法:练功方法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使心思向内不想任何事物,不想任何问题。要达到这目的不容易,可以用一个权宜之计,即釆取“一念代万念”的方式,这就是:只想某一事物、某一问题,通过这个想来做到不想其他的任何事物、任何问题。一念代万念的方式很多,如:默想字句、诵念字句(诵经、念咒)、想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参话头)、想呼吸(数息、吐纳)、想身体上的某一个部位或某几个部位(意守)、想呼吸兼想身上部位(导引)、专心听一种持续有节律却单调的声音(如流水声、敲木鱼声等)、想一种图形或一种情景、兼想情景及呼吸与身上部位(如想腹中有一朵荷花随着呼吸而开合)、信教者可想象与本教的真神在进行沟通,等等。以上是传统的各种类型的心思向内用功的方法,可作选择功法时的参考。在运用一念代万念的方式时,最好能保留有一种隐约的自我意识。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就是为了保持具有自我意识的心态。这种心态保持久了,就能习惯成自然,形成条件反射,即使在有事时,也能运用这种心态去对待之(这叫出世而入世)。通常有人会说应该“永葆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指这个自我意识,我们学习心性之学,最好要随时试着以赤子之心来对待任何人。这一点很重要。

注意事项:静坐时要注意保暖,不可当风而坐,以免受凉。不要意守头部,尤其是患高血压的人,更应切记:不可想自己的脑门(上丹田) ,依据“意到气到,气到血到”的原理,想头部会使头部的血液增多,这对有高血压的人是很不利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有病之人,该就医的应就医,该吃药的应吃药,不可以误认为心思向内的功夫有健身养生的作用,就不去就医服药。最好能找一个有修行经验的老师来指导。

(五)对前景的展望。心思向内用功保持深层自我意识,属于自己与自己进行斗争之事,是自己与自己的生理习惯和心理习惯在斗争。斗争的实质是使自己处于自我监督、自我独对、毋自欺的具有人性良知的状态,这种状态保持久了,其结果是不仅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且这种状态如果表现出来,就是对待相关事物的最好方式。虽说作为兴趣活动的心思向内用功,入门的动机与“为道”的动机不相同,其要求会低一些,效率也会低一些,但是,只要是实行心思向内的功夫,则这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只要能坚持,这种实行心思向内用功的兴趣活动也能与正规的修道殊途同归,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假如实行这种兴趣活动的人很多,人人能进行自我斗争、自我监察、自我完善,那么,社会关系就会是很和谐的,社会风气就会是很好的。

我们已知,心思向内用功凸显人性就是实行心性之学,可是,怎样才能使大家都实行心性之学呢?那就要有德高望重、智深权大之人来提倡、推动之。有人说, “因政教而成思想,因思想而成风俗” ,前面曾说到,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 “仁者宜在高位” ,假如真有几个相当伟大的人来提倡实行中华传统文化,将心性之学付诸实践,其效果一定会是很好的。

实行心性之学的关键在于心思向内用功,而心思向内用功的实质就是不想任何事物,不琢磨任何问题,只与自己的心灵相对。这种心思向内的状态所能起到的作用,从人的品德上说,可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从人的身体上说,可增强体质。不想,就是俗话所说的养神。养神,既能养心,又能养身,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

近现代哲学家冯友兰曾说:

中国哲学对人生启示的就只是这个公开的秘密。它不过是将人生当作一个自然的事实,努力在精神上改进它,以求使之尽量地好。这里并非简单地是一套道德说教或宗教教条,如有些人设想的。这是一种年代久远的尝试,要改变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之具有在最好意义上的最高价值。

中国若能对未来世界作出贡献,那就是这个公开的秘密:就在日常生活之内实现最高的价值,还加上经过否定理性以“越过界线”的方法。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

这里所说的中国哲学,就是指心性之学,包括儒、道、佛三家的学问,但主要是指儒家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之内,是指人的生命进程;改变日常生活意义、实现最高价值,是指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否定理性,是指心思向内;越过界线,是指使自己的心态与天的本质相契合。上面这番话的意思是:心性之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只要运用心思向内的方法,就能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将这个中国哲学(心性之学)应用起来呢?

怎样在社会上推广心性之学?我们常人应该怎样利用心性之学?对于这个问题,本书其实提不出什么较好的见解。上面这些话只能算是抛砖引玉,希望能有高明的有心人能够拿出极好的办法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