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体论和认识论

本体论和认识论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本体论和认识论(一)本体论本体论的特点是:通过对事物性质形成变化情况的认识,来寻找存在于事物背后的神秘力量。上面转述的柏拉图的话,实际上已经阐明了心性之学的实质。据说这条路是康德最先提出的,对于这条康德的认识论之路,冯友兰这样说:正像本体论开始于区分事物的形式和质料,认识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分知识的形式和质料。

五、本体论和认识论

(一)本体论

本体论的特点是:通过对事物性质形成变化情况的认识,来寻找存在于事物背后的神秘力量。冯友兰在介绍本体论时这样说:

本体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别事物的性质和事物性质的存在。正如柏拉图学说的当代解释者乔治·桑塔耶纳所说: “像公理一样自明的是:事物若没有性质就没有存在;只有有某种性质的事物才能存在。但是,存在就有变化,或有变化之虞;事物能够变形,或换句话说:事物可以丢掉一个本质而拾起另一个本质。 ”这个路子展现出关于本质的逻辑同一性和永恒性,这些当然都是理智的对象。

(《中国哲学和未来世界哲学》)

“事物可以丢掉一个本质而拾起另一个本质” ,就是前面所说的“性空”的意思。“本质的逻辑同一性和永恒性” ,是指道体的本质状态。凡是事物的性质都会发生变化(“丢掉一个本质而拾起另一个本质”)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变化呢?对此问题,冯友兰介绍道:

但是,拾起本质丢掉本质的那个“存在”又是什么呢?理智在分析某一事物时,将其性质一一抽去,抽至无可再抽,只觉得总还剩下“某物” ,它没有任何性质,但是具有任何性质的事物都靠它才存在。

(同上书)

这段话中的“某物” ,指的是万事万物背后存在着的神秘力量,事物“靠它才存在” ,可是,它本身“没有任何性质” 。这“某物”就是宇宙本体,或者说就是道的本体。对事物性质的存在变化情况进行“理智”上的“分析” ,从而“觉得”“某物”的存在,这种对天道(宇宙)本体进行认知的方法就叫做本体论的路子。据说这种对宇宙本体的认知方法是柏拉图最早采用的,因而也叫柏拉图的本体论路子。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与孔子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柏拉图对于人认识宇宙本体(道)的能力有一个比拟的说法,内容是这样的:

柏拉图利用一些生动的比拟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他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比作在黑暗洞穴里的居留一样。在这个洞穴里有一些带上镣铐的囚徒,他们背向出口,不可能朝亮处回一下头。在洞穴外面走过一些带着各种各样器皿的过路人;太阳光照在这些器皿上,它们的影子就投射在洞穴的后墙上,带上镣铐的囚徒们只能看到这些影子,他们看不到太阳,看不到过路人以及洞穴外面的一切东西。

苏联编:《欧洲哲学史》)

洞穴外的太阳和一切东西,是指事物背后的神秘存在;洞穴里的影子是指事物现象。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的认知能力只能及于事物现象而不能及于事物现象后面的宇宙本体。这个见解与道家和佛家的一些道理差不多。

柏拉图认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感性实物只不过是理念的影子;人们虽然极力想认识自然现象,但他们看到的只是影子,感觉不到太阳光(即真理)。

(同上书)

这里的“感性实物”是指事物现象, “理念”是指宇宙本质,宇宙本体,亦即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这里的“自然现象”也是指这个本质。真理,相当于“理念” ,也指人对宇宙本体的正确认识。那么人要怎样才能感觉到“太阳光”呢?

柏拉图断言,人要认识真理,他就得抛弃一切物质的、感性的东西,就得闭目塞听,沉醉于自我反省,努力“回忆”自己的所谓不灭的灵魂原先在理念世界中所观察到的东西。这就是关于“回想” 、“回忆”的神秘主义理论,它的基础是承认灵魂不依赖于肉体、不依赖于周围的外部世界,是信仰灵魂不死。

(同上书)

需要指出, “抛弃一切物质的、感性的东西” ,就是什么也不想,排除所有的知识。“闭目塞听,沉醉于自我反省,努力去‘回忆’自己所谓不灭的灵魂原先在理念世界中所观察到的东西” ,就是心思向内用功,看住自己的深层自我(或叫心性、灵性)。 “自己所谓不灭的灵魂”就是指自己的心性、灵性; “理念世界” ,指心思向内的心态, “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观察到的东西” ,指心思向内时体悟到的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即“清净、混沌、圆满、永恒” ,亦即“一体性、圆足性、绝对性、无限性”(《回归自然》语)。上面转述的柏拉图的话,实际上已经阐明了心性之学的实质。这里所说的“灵魂不依赖于肉体、不依赖于周围的外部世界” ,是指深层自我意识的独立自足、圆满无缺的特点,前面说到的深层自我意识是“灵光独耀,心月孤圆”的,就是这个意思。柏拉图所认为的灵魂不灭,就是指这层意义而说的。其实所谓灵魂,是人在心思向内时的一种自我体悟和察觉;说灵魂不灭,就是指体悟察觉到这深层自我意识是永恒的这个特性。总之,灵魂灭与不灭,是指自己对深层自我意识的认定,这是人活着时自己心中的事,与被看做自然现象的所谓灵魂灭与不灭之事无关。假如将上述的关于灵魂不灭的说法当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那就是想当然的迷信说法,是属于对相关理论误解误读的结果。

(二)认识论

柏拉图本体论,通过对事物性质的存在和变化的认知,意识到隐藏在事物后面的神秘力量。除了这条路子之外,冯友兰还介绍了另外一条找寻神秘力量的路子。这条路子是从人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的形式这个角度来获得关于神秘存在的概念,因此就叫做认识论的路子。据说这条路是康德最先提出的,对于这条康德的认识论之路,冯友兰这样说:

正像本体论开始于区分事物的形式和质料,认识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分知识的形式和质料。

(《中国哲学和未来世界哲学》)

照康德说,知识的形式,如时间空间以及传统逻辑讨论的诸范围,都是人的认识能力中固有的。靠这种能力人能够有知识。但是人的知识所包括的仅仅是其形式之内的东西,因而与形式混合在一起,不能分开。在理想中与这些形式有区别的东西,可以叫做知识的质料,但是它究竟是什么,人不得而知。这就是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或“本相” 。人不能知道它,人只能知道“现相”(事物现象)。人不能知道“自在之物” ,并非因为人的智力不足,而只是因为,如果叫做“自在之物”的东西当真可知,它就必然只是另一个现相,而不是“自在之物” 。

(同上书)

知识的形式,是“时间空间,以及传统逻辑讨论的诸范围” 。 “传统逻辑讨论的诸范围” ,是指逻辑学的内容,即思维的形式和思维的规律。康德认为,人能知道知识的形式之内的东西,而不能知道知识的形式之外的东西。知识的形式之内的东西,是事物现象,叫“现相” ;知识的形式之外的东西,可以叫“知识的质料” ,也可叫“自在之物” 、 “本相” 。这“自在之物”存在于人的认识能力不能及到的地方,它就是指事物现象背后的支配事物存在变化的神秘力量。

在康德看来,人所认识的只不过是现象,至于“自在之物” ,它们是在认识范围之外的,它们是不可达到的,并且在原则上是不可认识的。现象和“自在之物”属于被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分开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现象属于主观的、人的认识可以达到范围的此岸世界, “自在之物”则属于超验的、绝对不可认知的世界。

(苏联编:《欧洲哲学史》)

神秘的力量存在于人的知识之外,人无法靠知识去寻找它。知识之内与知识之外,人的认识能力之内与认识能力之外,这内外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心性之学的任务与贡献就在于教人越过这条鸿沟。关于这个鸿沟的道理,冯友兰这样介绍道:

因此康德主张,有个“界线”存在于知与未知之间,未知的意思不是尚未知,而是不可知。康德说,界线“看来就是占满的空间(即经验)与空虚的空间(我们对它毫无所知,即本相)的接触点” 。

人的知识只能通过“名言” 。但是,名言背后,名言之外是什么呢?那是“某物” 。它在原则上,根据定义,是不可知的。用康德的术语说,那个某物在界线的彼岸,可以描绘为“虚” ,这恰好就是道家描述界线彼岸的词,道家惯于将界线彼岸描述为“无” 。

(《中国哲学和未来世界哲学》)

康德指出了可知与不可知、现象与本体之间的鸿沟。那么,是否有逾越这条鸿沟的办法呢?对此,冯友兰说道:

康德似乎看出,靠纯粹的理性的帮助,没有越过界线的道路。在他的体系中,不论纯粹理性作出多大努力去越过界线,它也总是留在界线的此岸。这种努力有些像道家说的“形与影竞走” 。但是看来,道家却用纯粹的理性真地越过界线走到彼岸了。道家的越过并非康德所说的辩证使用理性的结果,实际上这完全不是越过,而毋宁是否定理性。否定理性本身也是理性活动,正如自杀之人用他自己的一个活动杀他自己。

(同上书)

纯粹的理性,是指心思向外思考推理;否定理性,是指心思向内什么也不想。康德通过对知识的检验,意识到宇宙本体的存在,可是他却没有找寻到通往这宇宙本体的道路。原因是康德所致力的学问并非心性之学。找寻到本体并与本体合一,是心性之学能做得到的事。对此,冯友兰又说:

由否定理性得到道家所说的“浑沌之地” 。若问:由否定理性,是否真正越过界线?此问没有意义。因为照康德与道家所说,这个界线是理性自己所设,随着理性的否定,也就不再有要越过的界线了。在事实上,越过界线就是取消界线。若问:越过界线或取消界线之后,有何发现?此问,亦没有意义。因为,照康与道家所说,辨认一物不过是理性的功能。随着理性的否定,也就无所谓辨认了。

(同上书)

通过否定理性达到“浑沌之地” ,就是心思向内实行天人合一。上面这段话说出了无为法的实质:心思向内可以取消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界线。心思向内什么也不想,先是做到无所谓可知,再做到无所谓不可知,最终做到无所谓可知与不可知,这样,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就再也没有什么界线了。这个内容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道理。对于无为法的道理,冯友兰说:

它只能用否定的名词来表示。最后,连这个否定的符号也必须自身否定之。因此,谁若对道家有正确的理解,谁就会看出,到了最后就无可言说,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界线达到彼岸。这就是我所谓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道家使用得最多,禅宗也使用它。禅宗是在道家影响下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教的一个宗派。

(同上书)

以上内容是对西方哲学中认识论路子的介绍。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18世纪的人。他的学说思想的内容是多元的,其中也有心性之学的成分,这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检查而意识到形而上的宇宙本体(即自在之物)的存在,这也就是认识论的路子。不过康德的认识论的路子只是局限于心思向外的部分,只是意识到宇宙本体的存在,而没有深入到以心思向内的实践行为去与宇宙本体同一合一的程度。

(三)两种述说风格与二者的关系

上面说了西方哲学关于“寻找”事物背后的神秘存在的两条路。如果将这两条路与儒道佛学说的述说风格对照起来看的话,其中的本体论的路子有几分像道家的述说风格。道家也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再进而找到事物现象背后的宇宙本体的,老庄关于天、道的论说就属于这一个类型。此外,宋明儒家中的理学家的述说风格也属于这一个类型,理学家说理说气,就有点相当于道家的说天说道。至于认识论的路子,则有点类似于佛家的述说风格。佛家也是通过对知识性质的分析和对人认知能力的否认,来认定形而上神秘力量的存在。佛家的“五蕴皆空” 、 “灭度众生”的说法,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儒家中的心学家学说的风格也有点像走认识论的路子。不过,心学家从保持心性(致良知)开始说教,起点极高。西方的认识论的路子只是心性之学开端的一段路程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