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读《大学》

解读《大学》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解读《大学》《大学》分十一章。《大学》一书是儒家学说中的具有纲领性意义的著作。“大学之道”一词就指这样的教育方针、纲领或努力方向。(二)具体分析《大学》第一章1 .儒家要做哪几件事?在《大学》的开头原先只说到两件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这个问题,《大学》中没有说到。

一、解读《大学》

《大学》分十一章。第一章为“经”的部分,是孔子对学生曾参所讲的话,再由曾参转述给自己的学生听;第二章至第十一章,为“传”的部分,是曾参为解释经的内容而述说的。经和传的内容都由曾参的学生所记录。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朱熹:《四书集注》)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所以在有的版本中,《大学》一书的开头是这样的:

曾子曰: “子曰:大学之道……”

(《曾子全书》)

《大学》一书是儒家学说中的具有纲领性意义的著作。儒家思想精神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的学生之中最聪明的、学习最努力的要数颜回和曾参两人,由于颜回早死,因此接受孔子的“衣钵真传”的事就自然落到曾子的肩上了,而载在《大学》中的孔子的话,也正是儒家学问的核心精神。

孔子当初只教人敦勉于言行之间,虽其间有一贯不易者在,却不点出而待人之自悟。颜子悟之最早,继之者其为曾子乎!

梁漱溟:《东西学术分途》)

子程子曰: “《大学》,孔子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儒家学问的精髓,应该到《论语》中去探索,因为“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事,集中地反映在《论语》中” 。当然,《论语》中自然也蕴含着儒家学问的精华,但是,由于《论语》一书的内容多而杂,想从中获得要领的难度较大,所以,通过研究《大学》从而掌握儒家学问要领应是较为合理的事。

(一)《大学》说什么

《大学》一书,可说是孔子那时某种学校的教学方针,也可说是儒家做事的纲领,甚至还可说是每一个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努力方向。 “大学之道”一词就指这样的教育方针、纲领或努力方向。《大学》的内容可分四个方面:一、儒家要做哪几件事;二、这些事哪件先做,哪件后做,其先后顺序怎样;三、在这几件事中,哪件事最重要;四、这些事各应该怎样做。

(二)具体分析《大学》第一章

1 .儒家要做哪几件事?

合起来说,要做三件事:知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分开来说,要做八件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件事是从三件事中分出来的。知止于至善可分为格物、致知;明明德可分为诚意、正心、修身;亲民可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大学》的开头原先只说到两件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是说,大学的教学方针,就是要把明明德和亲民两件事做得最完美。止于至善,意为达到最完美的程度。用朱熹的话说就是:

言明明德、新(应为亲)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四书章句集注》)

可是,为什么要将这两件事做得最完美呢?在做之前有必要搞懂这个问题。而懂得这个问题就叫知止于至善,简称“知止” 。因此应该说,儒家实际上要做知止、明明德和亲民三件事。

2 .儒家所做之事的先后顺序如何?

对于上述的三件事来说,要先做知止这件事,只有先“知止” ,然后才有可能去做明明德之事,做到明明德了,然后才能去做亲民之事。而对于八件事来说,则是要从格物致知做起,一路做下来,一直做到平天下才算圆满。对于这一个意思,在《大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进行了反复说明:先是倒着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说起,一直说到“致知在格物”为止;接着再顺着从“物格而后知至”说起,一直说到“国治而后天下平”为止。之所以这样,是在强调只有做好了前面的一件事,才有可能去做后面的一件事,否则,要想做成后面这件事,那是不可能的。这个道理,《大学》是这样强调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事有终始”的具体内容。

3 .在儒家要做的那些事中哪件事最重要呢?

总的来说,上述的每件事都重要,不过,对三件事来说重中之重的事是明明德,而对八件事来说重中之重的事则是修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事也。

王阳明:《传习录》)

修身之事就包含在明明德之事之中。说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以明明德为本,也就是说以诚意、正心、修身为本。假如懂得了上述这些事的先后顺序和主次重轻,就是基本上掌握“大学之道”了,因此,《大学》这样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 .儒家的这些事都应该怎样做?

(1)先说明明德之事应该怎样做,再说意怎样诚、心怎样正、身怎样修。

明明德之前的事是知止于至善(知止) ,做到了知止,才可接着做明明德之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止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学》中没有说到。因此这里只说明明德之事怎样做的问题。《大学》这样说: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之后,先是定、静、安、虑,再后是得。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各种不同程度的清净的心境心态,这样的心境心态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心中什么也不想的结果。再后的“虑而后能得”的“得” ,就是明明德的“明德” 。上面这句话总的意思是:心中清净了,就会有明德。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家的修道、佛家的禅定,实质就是做到心中什么也不想。《老子》中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虚静就相当于这里所说的定、静、安、虑,而佛家有时也将禅定称为“静虑” ,可知,定、静、安、虑的心态也正是指禅定时的心态。可以说,人们通常所说的儒家的修身,其实就是修道,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禅定。心中什么也不想,心中没有任何别的事物,却只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可以说这时是自己看自己,用修道学说的术语来说,就叫做观心、内视或内观。由于心中什么也不想,所以,心中就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和爱恨情仇的感情变化。儒家实行明明德,或者换句话说,实行诚意、正心、修身,就应该通过什么也不想的静虑方式来做到在心中看住自己,消除有情绪变化、有感情变化的心态。对此在《大学》“传”的相关各章中就有如下的一些说明: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传之六章》)

这是说诚意之事应怎样做。自己在心中看住自己时也就是“慎其独”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就叫意诚。这时,人的内心充实满足(“自谦”) ,能随感而应,能准确地看待相关事物(“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传之七章》)

这是说正心之事应怎样做。是从反面来说人不应有喜怒哀乐(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要想心正,就应远离具有这些情绪的心态。否则就不是正的心了,心不能正,就无法正确地看待相关事物了。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传之八章》)

这段话是说修身之事应怎样做。人不应该有爱恨情仇(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思想感情,假如有了,人的明德就会受到蒙蔽(“辟”) ,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事物了。修身的身,不是指人的身体,而是指人的精神境界;修身的修,应是提高的意思。不受蒙蔽,没有思想束缚,就是精神境界高的缘故。

明德是指意诚、心正、身修时的一种心态,也可说就是心中自我独知(慎独)、没有任何想法,消除了情绪变化和感情变化时的一种心态,也只有这样的心态,才可算是“定、静、安、虑”的心态。明明德的明,意为得到或凸显,得到或凸显明德的方法就是保持内心的清净,即什么也不想。

(2)亲民之事怎样去做?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怎样去做?

做亲民之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怎样齐,国怎样治,天下怎样平呢?一句话,就是尊崇伦理道德。可是,什么是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正确地对待各种人的态度和方式就叫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从明德,或说是从诚意、正心和修身之中表现出来的,因为只有通过明德,或说只有具备诚的意、正的心和修的身,才能正确地对待各种人际关系。至于实行伦理道德的先后顺序,是一定从家(也指家族)的范围实行起,扩大到国、再扩大到天下,最后,在全天下的范围内全都实行伦理道德,这就叫“明明德于天下” 。关于实行伦理道德的道理,《大学》中这样说: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反对)。

这话中所说的仁、敬、孝、慈和信等词语,就是指伦理道德。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指在家、国、天下等不同范围中实行伦理道德。可以想象,假如人人都能实行伦理道德,自然就会是家齐、国治、天下平了。《大学》中说到了,在天下实行伦理道德,就叫“明明德于天下” 。依此类推,在家和国的范围内实行伦理道德,就可说成是“明明德于家”和“明明德于国” 。那么,孝、悌、慈等等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用真心实意(即明德)去对待各种相关的人的结果。可以说,伦理道德是从真心实意中来的。关于真心实意的道理,《大学》这样说: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

这就是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也就是大爱无疆的爱心。是真心实意产生了伦理道德,而真心实意则来自于人的明德,来自于人的诚之意、正之心和修之身。假如没有明德,没有意诚、心正、身修,而要想亲民,要想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

就《大学》原文而言,有下列一些内容没有交代明白:一、没有明确指出明德为何物。二、没有说明定、静、安、虑等心态与明德之间的关系。这两点,可能在孔子述说时,曾子是懂得的,在曾子述说时,曾子的学生也是懂得的,都无须再加解说的必要。可是由于没有加以解说,后人们理解起来就费劲了。三、《大学》中没有说到怎样去获得关于知止于至善,即关于格物致知方面的道理。这可能是《大学》原文(竹简)残缺散失之故。对此情况,宋代的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这样说:

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

获取知止或说获取格物致知的相关道理,是实行儒家事业的开端,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重要性来说,不懂得怎样去知止、怎样去格物致知,那么,儒家的事业也就无从着手了。

综上所述,《大学》一书的要领就是,要求人们用不带任何想法、情绪、感情的真心实意(明德)来善待天下所有的人,而怎样才能做到真心实意呢?要自己看住自己的心(慎其独) ,要消除情绪色彩和感情色彩的污染,要心地清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