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断突破自己

不断突破自己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十二课 不断突破自己孔子说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于丹说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一个真君子,不要过早地把自己做成一个容器。

第二十二课 不断突破自己

孔子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于丹说

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君子从来不是固定在某个职业中,他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中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思想、有修养、有情操、有理想、有追求、有品位。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的,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人过得很不开心,觉得自己有抑郁症的前兆,就去看心理医生。

他跟医生讲:“我每天特别害怕下班,我在工作的时候一切正常,但是一回到家里就会感到惶惑。我不知道自己心里真正的愿望是什么,我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不该选择什么。越到晚上,我的心里面会越恐惧,越压抑,所以常常整夜失眠。但是第二天早上一上班,一进入工作状态,我的症状就消失了。长此以往,我很害怕会得上抑郁症。”

这个医生认真听完他的倾诉后,给了他一个建议说:“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的喜剧演得好极了,所有人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的演出?等看上一段时间后,我们再聊一聊,看你这种抑郁症前兆是不是有所缓解,然后我们再来商量方案。”

听完医生的话,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看着医生的时候,已经是满面泪水。他艰难地对医生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这好像是一个寓言,但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欢欣地表演,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成功的职业,在这个时候,还有多少心灵的愿望受到尊重呢?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就是很多人离开职业角色之后,反而觉得仓惶失措的根源所在。

爸爸说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你真正明白了吗?孔子的这句话啊,是在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善于打破常规,锐意创新,灵活做事,这样才能取得一个接一个的突破。在他看来,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而是应该变通自己的角色,与时俱进。

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他要从最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

来听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隆冬来临之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做着过冬准备。

第一只田鼠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穗一趟一趟搬进洞里。

第二只田鼠卖力地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稻草、棉絮拖进洞里。

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游游荡荡,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地,一会儿躺一会儿。

那两个伙伴一边忙活,一边指责第三只田鼠说:“你这么懒惰,也不为过冬做准备,看你到了冬天怎么办!”

这只田鼠也不辩解。

后来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躲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洞里面,看着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每天无所事事。渐渐地,大家觉得非常无聊,不知道怎么打发这些时光。

在这个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另两只田鼠讲故事。比如在一个秋天的下午,它在田埂上遇到了一个孩子,看到他在做什么什么;又在一个秋天的早晨,它在水池边看到一个老人,他在做什么什么;它说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曾经听到鸟儿在唱一种歌谣……

它的那两个伙伴这才知道,这只田鼠当时是在为大家储备过冬的阳光。

一个真君子,不要过早地把自己做成一个容器。“我就是一个瓶子,或者我就是一个杯子,我就是一个话筒,或者我就是一辆火车。”你一旦说我自己就是什么,就意味着你不再可能成为其他。

器物有专有限量,我们不要满足于这样有限量的作用和贡献,而应立下更高远的志向,在人生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

妈妈说

人很奇怪,我们和动物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做的事情大体相同,但对这些事情的解释却各有不同。所谓“君子不器”,是指君子的生命,是流动的、变化的、提升的,可以顺应自身或时代的一切变化。比如美国著名人士海伦·凯勒就是这样一个“君子”:

海伦·凯勒是一个耳聋、口哑、眼瞎的残疾人,但她还是顽强地学习,学会了多种语言。这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可是,她不满足这一点,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她很难做到的活动。在艰苦的情况下,她掌握了骑马;在很可能溺水的情况下,她学会了游泳;在也许会跌下山坡摔个粉身碎骨的情况下,她学会了攀岩

于丹老师说她曾经看过15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家写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而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

他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在干什么呢?”

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告诉他:“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吗?”

他又把这个问题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的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堵墙啊。”

后来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跟这个人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我们来看一看,这三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却是三个层次:

第一种人的态度我称为悲观主义的态度。他可以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强加给的一份苦役,他关注的是当下的辛苦,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

第二种人的态度我称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墙,这堵墙是一个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要对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个职务和职称,所以他的态度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是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而第三种人的态度我称为理想主义的态度。也就是说,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他都知道这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回报。此时,他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梦想,关系到我们最终能不能建筑起一座教堂。而同时,因为有了这个教堂梦想的笼罩,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它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孩子心得

请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写一写噢!

别忘了,有奖励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