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康国济民”的一生

“康国济民”的一生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康国济民”的一生李觏,字泰伯,北宋建昌南城人。李觏的一生是“医国”的一生,他的思想可谓“医国”思想。他的全部著作都是“以康国济民为意”,“急乎天下国家之用”,要使“人事修而王道明”,也就是说,要使他的全部理论为国家人民的实际需要服务,不是为了远人事而尚天道的玄谈说教。李觏一生,贫而好学,积极进取,终成学业;康国济民,痛疾世弊,止险救民。

第一节 “康国济民”的一生

李觏,字泰伯,北宋建昌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生于公元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于公元1059年(宋仁宗嘉佑四年)。南城位于旴江边,故学者称李觏为“旴江先生”。

李觏出身寒微,少年时代,家境败落,逐渐贫困。他成年后,因两次应试,均不中第,故“家贫亲老,弗获禄仕”[1]。全家人仍旧是“饥寒病瘁,日就颠仆”[2]。他自称是“南城贱民”[3],“江南贱夫”[4],“南城小草民”[5]等。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好学进取,教授诸生,著书立说,以求康国济民。因此,他的著作被人称为是“皆从大处起论”的“真医国之书”。李觏的一生是“医国”的一生,他的思想可谓“医国”思想。

李觏之所以家境贫穷而意志不衰,被人讥笑而愈好学,就在于他志大意坚,为国担忧,为民着想。对此他自己有过说明:

觏,邑外草莱之民也,落魄不肖。生年二十三,身不被一命之宠,家不藏担石之谷。鸡鸣而起,诵孔子、孟轲群圣人之言,纂成文章,以康国济民为意。余力读孙、吴书,学耕战法,以备朝廷犬马驱指。肤寒热,腹饥渴,颠倒而不变。[6]

觏……平生技能,唯在笔砚,矧可不勉竭其狂愚。……十数年来,箧帙所存,琐琐著述,不复有献,谨录《周礼致太平论》十卷,尘于下风。世之儒者,以异于注疏为学,以奇其词句为文。而觏此书于注疏则不异,何足谓之学?于词句则不奇,何足谓之文?惟大君子有心于天下国家者,少停左右,观其意义所归,则文学也者,筌蹄而已。[7]

李觏明确标出,他的著作“于注疏则不异”,“于词句则不奇”。他著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华丽新奇的词句以向人们炫示,而是为了给“有心于天下国家者”以别开生面的道理。他的全部著作都是“以康国济民为意”,“急乎天下国家之用”,要使“人事修而王道明”,也就是说,要使他的全部理论为国家人民的实际需要服务,不是为了远人事而尚天道的玄谈说教。因此,李觏极端反对当时流行的“释人事而责天道”的刘牧《易数钩隐图》的神秘主义理论,极力驳斥“挟左道以乱政”和“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的迷信妖术和荒诞怪说。对于李觏著作的实际意义,祖无择评价说:

累前日,军校过敝邑,得泰伯所示书,承起居无它,为慰甚深也。《庆历民言》皆极当时之病,真医国之书耳。[8]

关于李觏的行年和著作,简述如下:

李觏在六七岁时,开始学习古文、字书、音韵等各门知识,此后几十年,虽然家境“穷困益甚”,但是却从来没有间断过。他自幼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尤好古文,自称是“十岁知声律,十二近文章”[9]。说明他幼年怀志进取,因而大器早成。

李觏的父亲对他施以家教,不仅教他作诗赋,尤其教他做正人。李觏14岁时父卒,是时家境甚贫,全靠母亲郑氏的辛勤耕织,勤俭持家,精打细算,不仅使全家免于饥寒冻馁,而且使李觏得以出游,拜师访友,求业成人。

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李觏22岁结婚。夫人陈氏,为南城人。翌年,李觏著《潜书》十五篇,目的是为了救国济民,指斥弊政,改革弊端。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著《礼论》七篇。关于写作《礼论》的目的和用意。李觏说:

予幼而好古,诵味经籍,窥测教意,然卒未能语其纲条。至于今兹,年二十四,思之熟矣。比因多病,退伏庐下,身无他役,得近纸笔,故作《礼论》七篇。推其本以见其末,正其名以责其实。崇先圣之遗制,攻后世之乖缺。邦国之龟筮,生民之耳目,在乎此矣。[10]

李觏作《礼论》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考察“礼”的产生、实质、范围、作用,从而达到追本见末,正名责实,即经世致用,改变鄙风,改革弊政的目的。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李觏28岁,著《明堂定制图序》、《平土书》等。他得井田之意,阐平土之策,讲治国之道,明生民之本,故著《平土书》。

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李觏29岁,入京考进士落第,尝游京邑,孤愤无依,贫病交加,身衰力竭,不远五百里,去鄱阳拜访范仲淹。经范仲淹的邀请和推荐,李觐去润州讲学,教授诸生。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觏30岁时,著《广潜书》十五篇。翌年,著《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等书,全面阐发了他的富国、强兵、安民的政治主张,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忧国之心,救民之意。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李觏34岁时,再次入京应试不中,遂归。路过南康时,拜见郡守祖无择。庆历三年,集《退居类稿》十二卷,著《庆历民言》三十篇,作《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等,旨在极陈世弊、医国救民,以补于世。同时在家乡南城聚徒讲学。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李觏39岁时,著《礼论后语》、《删定易图序论》、《答黄著作书》等。

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李觏42岁时,经范仲淹两次推荐,先为大学助教,后为直讲。皇祐四年,李觏带病整理《皇祐续稿》八卷并《序》。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李觏49岁时,国子监奏荐李觏为太学说书。在奏劄中称赞李觏是“素负才学,博通经史”。国子监奏劄之后,李觏即赴太学,任太学说书。嘉佑三年,被授通州海门县主簿,并继续任太学说书官。由于李觏精通经史,道德纯真,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因此颇受诸生尊敬和拥戴。“从学者常数十百人”,世莫及之,天下皆曰“泰伯先生”。

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李觏51岁时,因为胡瑗有病请假回家,他于此年权同管勾大学。同年八月,李觏卒于家中。

李觏一生,贫而好学,积极进取,终成学业;康国济民,痛疾世弊,止险救民。他视富贵如浮云,因此安心于贫病之境,以教书育人为业。他在诗中写道:“富贵浮云毕竟空,大都仁义最无穷。一千八百周时国,谁及颜回陋巷中?”[11]他立志要学习颜渊,做个学道高尚的人。他一生就是这样做的。由于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因此门人弟子甚多,“学者千余人”。据《直讲李先生门人录》记载,有名的弟子为38人。

李觏的著作,集为《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亦称《旴江文集》。1981年8月,中华书局收集整理出版的《李觏集》,是一部包括李觏全部著作及有关历史资料的好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