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纪人类新伦理的探索

世纪人类新伦理的探索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结论:21世纪人类新伦理的探索20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基本上是由科技的更新来主导的。换言之,存有的再探索与新伦理的重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课题。《尽心与立命——从海德格尔基本存有论重塑孟子心性论的一项尝试》,收录于《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版,第159~198页。

五、结论:21世纪人类新伦理的探索

20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基本上是由科技的更新来主导的。科技在20世纪的进步,不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打破族群与国家之间的樊篱。都市文明的兴起,已经使旧有的生活秩序解体,但是在交通、资讯工具急速的变迁与进步下,任何族群与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存在。现代人注定要在与“他者”(the other)的相遇中,寻找自我的定位。因此,现代文明的困境,不是人类行为没有规范可以咨询,而是“谁”的规范,足以为“地球村”的生命共同体订定行为的准则。在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比20世纪的现代人更加困惑与迷惘的了。

尤有进者,现代科技的进步,虽然可以将人送到太空,但是科技在经济进步主义的推波助澜下,却逐渐使人不能存活于地球之上。生态环境严重的破坏,早已使人怀疑科技的更新,果可拯救科技带来的灾难?自然界强劲而无情的反扑,不啻让现代人再次经验到“他者”。只是,令现代人迷惘的是,科学不是一直是20世纪人类最有自信的成就吗?为什么拥有“真理”与“知识”光环的科学,愈来愈不了解他所居住的自然界或地球?是不是我们自傲的科学一开始就将自然界过度简化为某种特定认知模式下的“对象”,忽略了自然其实也有它永远拒绝被化约的尊严?20世纪晚期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的兴起,正说明了20世纪文明的这种困境,即:“他者”拒绝被化约为“我”或“我们”的情况下,什么是自我?什么是人性?什么是自然?都成为一些迫切等待重新思索的问题。换言之,存有的再探索与新伦理的重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课题。

未来人类文明究竟何去何从呢?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的回顾中,洞悉现代人存在困境的根本症结,对症下药,那么再多的哲学也只不过是无用知识的堆积。唐君毅先生在反省当代存在哲学的兴起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精神处境,亦即“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也就是说现代人既没有超越的价值理想(上不在天),也失去了可以修游藏息的自然世界(下不在地);尤有进者,不同族群价值观的冲突,使得人间顿成江湖,只是以前是刀光剑影,现在是高科技的现代武器(外不在人)。更可悲的是,人愈来愈不能理解自己了(内不在己)。究竟是什么原因将人类带到这样的困境中?也许不是三言两语可以交代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要建构21世纪的新伦理,恐怕不能再将希望寄托给近代西方伦理学的思考模式,亦即在主体性的绝对预设下,假普遍理性之名将所有的事物对象化,形成单向度的宰制关系。换言之,我们必须放弃人本位主义的思考方式,重建天、地、人、我之间的和谐关系,并谦逊地接纳历史性所赋予的各式各样的“差异”,让每一个人、物皆能是其所是,成就他自身。

因此,我们现在也就可以了解到,为什么我们要从“存有与道德的统一”这个观点,来重释当代孟子学“天道性命相贯通”这个命题了。因为,如果我们仍旧坚持从康德伦理学来诠释孟子人性论的意蕴,那么,主体性独大的理论后果,不但使“天”的存有学意涵不能证成,而且遗世独立的道德主体,也可能孤芳自赏地在其先验的国度中自我陶醉,成为无光无热,没有历史参与的“孤体”。我们唯有先将孟子“心”这个概念,从近代西方伦理学中“道德理性”这个框架中拯救出来,重新诠释为一不断从自我站出,通向其他人、物的“在世存有”,那么,天道生生不息的造化奥蕴,这才能够在历史的律动中真实具体地为人领纳,转化为“成己”“成物”真正的道德行为。我们相信,21世纪人类文明的伦理,必须在孟子这种人性论中才能找到基础。

附记:本文曾刊载于《中国哲学与全球伦理》,台北:东吴大学哲学系2000年版,第55~96页。

【注释】

[1]Martin Heidegger,Letter an Humanism,collected in Basic Writings:Martin Heidegger,ed.by David Farrell Krell,Routledge,London,1996,pp.213-265.

[2]Hubert H.Dreyfus,Being-in-the-world,MIT press,Cambridges,1992.

[3]Wemer Marx,Toward a Phenomenological Ethics,Suny,1992.

[4]Lawrence J.Hamb,Ethics and Finitude.Heideggerian contributions to Moral Philosophy,http://www.focusing.org/Hatab.Html.

[5]袁保新:《试论儒家心性之学的现代意涵及其与科学的关系——并论当代儒学对西方近代科技的理解与回应》,收录于《当代儒学论集:挑战与回应》,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版,第199~223页。《天道、心性、与历史——孟子人性论的再诠释》,载《哲学与文化》月刊第22卷第11期(1995年11月),第1009~1022页。《尽心与立命——从海德格尔基本存有论重塑孟子心性论的一项尝试》,收录于《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版,第159~198页。

[6]杨伯峻:《孟子译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年版,第198页。

[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第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213页。

[9]陆象山:《陆象山全集》,台北:世界书局1971年版,第308页。

[10]陆象山:《陆象山全集》,台北:世界书局1971年版,第85页。

[11]容肇祖:《容肇祖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70~173页。

[12]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台北:里仁出版社1987年版。

[1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第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213页。

[14]关于孟子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变迁,其实是非常细腻而丰富的,黄俊杰教授在其两册《孟学思想史论》中,有详尽的讨论,可参考《孟学思想史论》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

[15]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代世界》下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第865~929页。

[16]牟宗三:《圆善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第133~134页。

[17]劳思光:《新论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台北:三民书局1985年版,第196~197页。

[18]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p.213-265.

[19]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

[20]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21]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14.

[22]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p.224-225.本文的翻译,曾参考大陆学者孙周兴的译笔,但是略有更动,如有错失,概由笔者自负。可参阅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13~364页。)

[23]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p.225-226.

[24]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25.

[25]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p.226-227.

[26]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p.227-228.

[27]Hubert Dreyfus & Haugeland,Husserl and Heidegger,Collected in Heidegger and Modern Philosophy,Yale University.1978,pp.222-238.

[28]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29.

[29]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34.

[30]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34.

[31]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tr.By Joan Stambaugh.Suny,1996,p.4.

[32]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p.240-241.

[33]袁保新:《试论儒家心性之学的现代意涵及其与科学的关系——并论当代儒学对西方近代科技的理解与回应》,收录于《当代儒学论集:挑战与回应》,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版,第199~223页。

[34]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51.

[35]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56.

[36]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58.

[37]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s,ed.D.F.Krell,Harper and Row,Publishers,1977,p.262.

[3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535~536页。

[3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545~546页。

[4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第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120~121页。

[4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第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134页。

[42]牟宗三:《圆善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第139~140页。

[4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年版,第180页。

[4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年版,第333页。

[45]牟宗三:《圆善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第136页。

[4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年版,第349页。

[4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