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白虎通》思想

《白虎通》思想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白虎通》思想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在京师洛阳白虎观举行了一次讨论经义的会议,制订朝廷对经书的统一解释,称为白虎观会议。这种状况妨碍了经学发挥统治思想的作用。《白虎通》突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三纲五常。君,群也,下之所归心。《白虎通》对贽见礼的意义作了进一步发挥。为了维护君权、父权,《白虎通》十分重视仁、义、礼、智、信五种伦理规范,称之为“五常”。

第二节 《白虎通》思想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在京师洛阳白虎观举行了一次讨论经义的会议,制订朝廷对经书的统一解释,称为白虎观会议。自武帝立五经博士至章帝时已有200年,其间经学得到充分发展,“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后汉书·杨终传》),陷入烦言碎辞。“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汉书·儒林传》),学者终生不能通一经。这种状况妨碍了经学发挥统治思想的作用。同时今、古文经学内部以及正统经学与谶纬神学之间矛盾重重,派别纷争不可收拾。白虎观会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李育、魏应、杨终、淳于恭、丁鸿、楼望、张酺、成封、鲁恭、桓郁、召驯、班固贾逵等。他们就经义反复提出奏议,由章帝亲自裁决。会后,班固奉命将记录整理编辑成书,即《白虎通》,也称为《白虎通义》,或称为《白虎通德论》。它以君臣父子之义为主题,依据今文经学,吸取古文经学和谶纬神学的一些观点,把经义解说统一起来,成为一部简明扼要的经学法典。

《白虎通》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学通义,不像一般经学著作那样解释个别经书的章句,而是就经学涉及的重要问题作理论性的说明。全书分44个篇目,内容包含封建时代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各个方面,都从儒学经典出发作出了扼要解说。《白虎通》与一般经学著作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它是经朝廷群臣讨论,由皇帝钦定的解释,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个别人的意志,一定程度上起着制度的作用。但是,由于它主要阐释经义,不可避免地随着经书的内容叙述历史上的制度和不同学派的观点,有些与东汉实际情况已不符合,不能完全等同于制度,只能作为制订制度的基本原则。

《白虎通》突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三纲五常。《三纲六纪》篇引《礼纬·含文嘉》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说:“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纲纪而万目张也。《诗》云:‘亹亹我(文)王,纲纪四方。’”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依照《白虎通》的看法,这种社会关系主要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三纲)和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关系(六纪)。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犹如罗网,而君臣、父子、夫妇关系则是罗网之纲,抓住了这三种关系就抓住了基本关系。三纲的君臣关系是政治关系,父子、夫妇是血缘关系。六纪中的诸父、兄弟、族人、诸舅是血缘关系,师长、朋友从属于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实际上,上面所说的只是社会关系中的政治和亲缘关系,并没有直接提到最根本的社会经济关系。但三纲说对封建宗法制度来说确实抓住了最基本的原则,以君权和父权来稳定统治秩序,正是封建宗法制的本质特征。

通过天命、制度、礼仪诸方面的解释,皇权的至高无上被确定下来。书中说: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白虎通·爵》)

君,群也,下之所归心。(《白虎通·三纲六纪》)

最高统治者的名号即是至高无上地位的依据。天子这个爵位与其他爵位不同,其他爵位都是人给予的,而天子这个爵位是天给予的。其他爵位的职责是事人,而天子的职责是事天。最高统治者称天子是对天而言,对人而言则称帝王,表示有号令天下的大权。最高统治者又称君、王,表示天下“归心”“归往”于他。“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白虎通·号》)天子之下,有公、侯、伯、子、男和公、卿、大夫两个爵位系统,这两个系统都由天子统帅,两个系统的爵位都由天子授予,臣下不得自封。

天子有权把土地分封给臣下,表示天下的土地是天子的私有财产。书中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海内之众,已尽得使之。不忍使亲属无短(托)足之居,一人使封之,亲亲之义也。(《白虎通·封公侯》)

分封对象有两类人,一类是与天子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一类是与天子没有血缘关系的有功有德者。分封前一类人出于“亲亲之义”,分封后一类人是为了“褒大功”“尊有德”,意义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天子是天下的最高主人。没有得到封地的臣下,接受天子赐予的俸禄,同样表示天子是天下的最高所有者。

礼仪也被赋予宗法等级的意义,用以论证君权的神圣。如古代有所谓“贽见礼”,来源于会见时赠送礼品的古老风俗,西周、春秋时形成“委质为臣”的制度。《白虎通》对贽见礼的意义作了进一步发挥。书中说:

贽者,质也。质己之诚,致己之悃愊(忠诚)也。王者缘臣子之心,以为之制,差其尊卑,以副其意也。(《白虎通·瑞贽》)

这就是说,臣下觐见君主时进献礼物象征着愿意臣服于君主,忠诚地履行臣下的职责。臣下的等级不同,职责与所应具备的品质也有所不同。不同等级的人所持的礼品要与自己的等级地位相符合,因而贽见礼也不同。这种礼仪被制度化,成为不能僭越的规定。依照《文质》篇的说法,公侯以玉为贽,取其“燥不轻,湿不重”的性质,象征公侯以德事君。卿以羔为贽,取其“群不党”的意义,象征卿尽忠于君主而不结党营私。大夫以雁为贽,取其“飞成行,止成列”的特点,象征大夫奉命办事能够自正以事君。士以雉为贽,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的品质,象征士耿介守节为君主效死。

父权是为宗法制度服务的。在中国商、周时代,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合为一体,到了封建社会两者已经分开。但宗法制度可以加强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对于封建国家仍是需要的。儒家经学自觉利用宗法制来为封建国家服务。《白虎通》强调君权与父权结合,常把君与父并称,认为“君父大义”是一致的,说“臣、子与君、父,其义一也”(《白虎通·诛伐》)。

为了维护君权、父权,《白虎通》十分重视仁、义、礼、智、信五种伦理规范,称之为“五常”。它认为五常为人性所固有,所以又称之为“五性”。五常以礼为中心,礼被认为是“阴阳之际,百事之会”(《白虎通·礼乐》),对待天地、鬼神、人事都要以礼为准则。仁被看做依礼行事的等级名分标准,智被看做对礼的正确理解,信被看做依礼行事的忠诚专一。《白虎通》提出“《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白虎通·五经》)的看法,认为五经的实质就是以五常之道进行教化。五刑的作用是配合教化以推行五常之道。五常得以推行,则君权、父权得以巩固,社会的贵贱、亲疏、长幼关系不会错乱,王道——封建社会的理想局面就实现了。

《白虎通》作为东汉王朝对经义的官方解释是完成了,但统一思想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以后仍然是“每有策试,辄兴争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后汉书·徐防传》)。直到兼通诸家的马融、郑玄遍注群经,才真正把经学统一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