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在老子的宇宙观里,天、地、人都效法“道”,而“道”的作用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的观点。所有这些讲的都是“处下”“不争”的人生哲学。由于老子强调“柔弱”的作用,所以他不了解积极认识事物的意义。

第三节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

在老子的宇宙观里,天、地、人都效法“道”,而“道”的作用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的观点。其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

(1)主张柔弱,反对刚强。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

他以人的质体为例,说人活着的时候,质体柔弱;死了的时候,就变得僵硬。又以草木的质体为例,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质体是柔软的,花凋叶落以后,就变成枯硬的了。进而推理出一般结论:“坚强”的东西都已失去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活力。这是从事物内在状态来说的。若从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他认为只有“柔弱”的东西才能够承受外力,坚强的东西则容易摧折。“木强则折”的“强”,有高大和坚硬的意思,高大坚强的树木容易引人砍伐,遇到大风会被摧折,而柔弱的小草却能随风飘摇,永远不会折断。他又说经过锤击显出锋利的东西就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老子又以水为例说明柔弱的作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世间没有比水更加柔弱的了,但要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水。老子叹息说,这种弱胜强、柔胜刚的现象,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却没有人能从中得到启迪,真正认识到柔弱对人生的意义。人们自我表现(“自见”),自以为是(“自是”),自我夸耀(“自伐”),自我矜持(“自矜”),都是逞强。“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把这句话作为教人处世的警语。

(2)主张“处下”“不争”,反对“为天下先”。老子以江海作比喻,说明“处下”“不争”的好处: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民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

江海处于低洼的地方,所以能容纳百川之流,百川都汇归江海。“圣人”具有“处下”“不争”的品格,所以能够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累受害,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img45〕”(《老子》八章),有了“不争”的品德,就不会招来怨恨和罪过。“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前,所以能成为万物(“器”)的首长。“处下”“不争”的人生态度,也叫做“守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老子》二十八章)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老子》六十一章)

在雄雌的对峙关系上,老子认为,人们对“雄”的一方有透彻的了解,而宁愿处于“雌”的一方,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子》书中反复申述这一主张,如说委曲反而能保全,屈枉反而能伸张,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又说善于作将帅的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激怒,善于战胜的人不对抗,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见《老子》二十二章,六十八章)。所有这些讲的都是“处下”“不争”的人生哲学。

《老子》十五章给人们勾画了一个善于处世者的仪态和心境。“涣兮若冰之将释(帛书《老子》甲、乙本作“涣兮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是善于处世者的“柔弱”的仪表:像消融的冰块那样涣散,像未经雕琢的材料那样淳厚,像山谷那样空旷,像浊水那样混沌。“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这是善处世者谨严的心境:像冬天涉足江河那样谨慎,像提防邻国进攻那样警惕,像做宾客那样拘谨严肃。这种思想人格与庄子笔下的那种胸襟宽广、舒畅自适的“真人”何等不同啊!

在“柔弱”与“刚强”这对矛盾中,能够看到“柔弱”的作用,这是老子的独到之处,也是他的深刻之处。这是他观察自然和社会,从许多事物的转化例子中看到“柔弱”反而能战胜“刚强”的道理。他从“反者‘道’之动”的发展观出发,抓住了“柔弱”的作用。但是,他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因而把“柔弱”的作用夸大了、绝对化了,这是一种片面认识。因而老子的人生哲学从总体上看是退守的、保全自己的,而不是积极进取的。

由于老子强调“柔弱”的作用,所以他不了解积极认识事物的意义。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四十七章)甚至主张“绝学”“弃智”,并对一切道德理论观念持否定态度。他说:“上德不德。”这里说的“上德”是不要任何道德观念,完全顺应自然。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这里主张彻底抛弃伦理道德,认为各人都能“独善其身”“清静无为”,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