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是可證古本正作“信者不美”,無“言”字也。河上公於此句注云:“滋美之言者,孳孳華詞。不信者,飾僞多空虚也。”與“知者”二句義近。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武内義雄曰:“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二句,敦、遂二本在“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二句之後。

俞樾曰:此當作“信者不美,美者不信”,與下文“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文法一律。河上公於“信者不善”注云:“信者如其實,不美者朴且質也。”是可證古本正作“信者不美”,無“言”字也。

朱謙之曰:《文心雕龍·情采篇》曰:“老子疾僞,故稱‘美言不信’。”是劉勰所見《老子》本作“言”字。河上公於此句注云:“滋美之言者,孳孳華詞。不信者,飾僞多空虚也。”又成玄英《開題序訣義疏》,題此章爲《信言章》,《疏》云:“信,實也……浮艷之言。”……可證河上本與碑本同。王注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句云:“美言之,則可以奪衆貨之賈,故曰美言可以市也。”此章注“實在質也,本在樸也”義亦正同。雖未及“言”,而言在其中,何由證其所見本必作“者”乎?

案:俞樾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當作“信者不美,美者不信”,陶鴻慶是其説。蔣錫昌及朱謙之皆力辨其非,就中以朱説最完備,故移録於此。帛書乙本正作“信言”、“美言”(甲本二句全殘),適可補蔣、朱之説。

嚴本、敦本及遂本“知者”二句皆在“善者”二句之前,與各本異;檢帛書二本,“知者”二句正在“善者”二句之前,則嚴本蓋有來歷也。五十六章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與“知者”二句義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