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終曰號而不嗄,和之至。

終曰號而不嗄,和之至。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老子新論終曰號而不嗄,和之至。“嗌不嗄”,《莊子》之文,後人溷於《老子》,所不取。是成亦作“而聲不嗄”。因方言音變、形變,而義不變,故有各家之異“嗄”説和各本此字之不同也。經文當從帛書作“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嚴本作“終日嘷而嗌不嗄,和之至”,惟《指歸》曰:“啼號不嗄,可謂志和。”

終曰號而不嗄,和之至。

傅本“而”下有“嗌”字,彭耜曰:古本無“嗌”字。“嗌不嗄”,《莊子》之文,後人溷於《老子》,所不取。

畢沅曰:此及谷神子、李約皆有“嗌”字,即耜所云相沿之誤也。“嗄”,本作“啞”,陸德明曰,“當作嗌”。《玉篇》引作“終日號而不嚘”,“嚘”从口从憂,《説文解字》有“嚘”字,云:“嗄,語未定貌。”

馬敍倫曰:陸德明曰“‘而聲不嗄’,當作‘噫’”……是王“嗌”作“聲”。成《疏》曰:“前言終日啼號而聲不嘶嗄者。”是成亦作“而聲不嗄”。

李水海曰:“嗄”爲《老子》其書原字,且爲《老子》書所用楚方言;秦、晉借用之,則爲“嗌”,或爲“噎”;宋、齊借用之,則爲“喑”。後來“嗄”流變爲“嚘”、爲“”,又變爲“噫”、爲“啞”。因方言音變、形變,而義不變,故有各家之異“嗄”説和各本此字之不同也。

古棣曰:“嗌”、“噫”皆“喑”的假借(喑即瘖啞),在傳鈔中與作“而不嗄”者重合誤衍,而後又竄入“而”字之上。

高明曰:嚴遵本“號”字作“嘷”,“而”下有“嗌”字,後無“也”字,作“終日嘷而嗌不嗄,和之至”……經文當從帛書作“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

案:河上本及傅本“而”下皆有“嗌”字,馬敍倫據陸文謂王本及成本“嗌”作“聲”;並與今本異。竊謂“嗌”字不當有,彭耜所謂“後人溷於《老子》”者是也。陸德明“而聲不嗄”疑爲詮釋《老子》之語;河上本作“終日號而不啞”,河上《注》曰:“聲不變易者。”《注》“聲”字亦詮釋之詞,例與《釋文》相同,未可證明正文有“聲”字也。檢帛書二本,並無“嗌”字或“聲”字,即其明證。嚴本作“終日嘷而嗌不嗄,和之至”,惟《指歸》曰:“啼號不嗄,可謂志和。”據此,嚴本正文蓋作“終日嘷而不嗄”明矣。今本有“嗌”者,蓋傳鈔者據他本補入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