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子的万物循环论

老子的万物循环论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哲学界,循环论和递进论被视为一对对立的范畴。老子是一位循环论者,同时也提到了递进论的问题。老子是比较典型的循环论者,他在书中多次谈到这一点: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对于老子的这种循环论,现代的学者给予了全面的批判:(老子)所认识的转化是循环,而不是上升的。……以为更新再始即是复反于初,因而陷入于简单的循环论。这实际就是说,老子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问题。

哲学界,循环论和递进论(或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被视为一对对立的范畴。老子是一位循环论者,同时也提到了递进论的问题。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古今大多数学者都承认这一点,但在回答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这一问题时,人们就有了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起点出发,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又回到起点,终点和起点是重合的,当然,这种重合只是指状态的重合,而不是指时间、地点的绝对相同。这就是循环论。与循环论相对立的另一种意见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不断上升过程,即人们经常讲的螺旋状上升,也即递进论。

 

老子是比较典型的循环论者,他在书中多次谈到这一点: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呈环状形循环,也就是说事物从起点出发,经过一个发展过程,最后又回到起点。对于老子的这种循环论,现代的学者给予了全面的批判:

 

(老子)所认识的转化是循环,而不是上升的。……“复”就是倒退。这个观念是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包括老子在内的“反复”思想)以为更新再始即是复反于初,因而陷入于简单的循环论。(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老子辩证法的)缺点在于……不敢迎接新事物;脱离了条件讲变化,没有摆脱循环论的影响。(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

 

学者们的口气虽有温和与严厉之分,但对老子循环论的批判态度却是一致的。

老子虽然是一位循环论者,但他并不否认事物的递进发展,在许多章节中,他都谈到了递进论的问题: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四十一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每句话里都有一个“若”字,“若”的后面讲的是原来状态,而“若”的前面讲的是发展后的新阶段。这就是不断递进的问题。因为“若”的意思是相似,而不是等同,这种相似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似。这实际就是说,老子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问题。他以下的论述更能说明这一点: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

 

老子没有明确提出三段论,但这些论述无疑已经明显包含着这一思想。我们一般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婴儿——成人

 

当我们一般人成为成人后,就一直是成人,不再有变化。而老子认为圣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婴儿——成人——婴儿

 

第三阶段的“婴儿”表面上看来与第一阶段的“婴儿”相似,但绝非第一阶段“婴儿”的简单复归,而是从无知的婴儿到有知的成人,再到大智若愚的“婴儿”;是从柔弱无力的婴儿到强壮有力的成人,再到至刚若柔的“婴儿”;是“知雄”之后而有意“守雌”的“婴儿”。第三阶段的“婴儿”状态是一种至智至刚的表现形式。

 

像这样的论述在《老子》书中还很多,如八十章中的“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最初,人类是没有车船、甲兵这些什伯之器的,后来制造出来了,制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使用,但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些什伯之器的害处,于是就把它们闲置起来不再使用。这又构成了一个“没有什伯之器可用——有什伯之器可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递进过程。这一思想对我们审视、处理现代科技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老子虽然未用“递进”、“三段论”这些现代词汇来表述他的思想,但他的思想中无疑已经包含了这些理论。

事物的发展,从起点到终点,这只是一轮的循环。当事物完成一轮的循环后,并没有终结,而是进入第二轮循环。《老子》二十五章说:

 

周行而不殆。

 

在道的支配下,万物“周行”不已,永无止时,二轮、三轮地永远循环下去。后来的《庄子·大宗师》对此讲得更为明白:

 

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这两段话主要是就人而言的。人的身体是由各种物质和合而成的,这些物质聚在一起就是人的出生,这些物质散去就是人的死亡。但这些物质散去以后并没有消失,它们继续存在于天地之间这个大熔炉里,在大道的支配下,继续演变,用庄子的话说,可能会“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总之,人的这块肉体是不会消失的,它会演化为其他东西。当演化为其他某种东西之后,这种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会死亡,死亡之后又再次演化为另外的东西。如此周行往返,永无休歇。这就是庄子说的“物化”思想,也是庄子主张物我为一、“藏天下于天下”的原因和根据。试想,如果一个人能够跳出个人的小圈子,把自己视为宇宙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还会死亡吗?不会!我们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永存。也正是基于这一原理,苏轼在他的《前赤壁赋》中写道: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一个人如果太爱惜自我,一心希望永远保持目前的自我状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变化的角度去看问题,连天地也不能不变,而且是瞬息万变;如果从不变(不死)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我与万物都是永存不朽的。

 

除去细节不谈,仅就总体来看,老庄的“万物循环不已”这一思想很类似今人讲的“物质不灭”。这使我想到“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本文所引霍金的资料,见于刘延棠的《霍金:“吾更爱真理”》,发表于《暸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30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转载。本人的自然科学知识十分有限,在引述时,希望自己对霍金的思想没有误解。的史蒂芬·霍金。“1974年,霍金宣布发现黑洞辐射,这就是他对宇宙起源学的重要贡献之一的‘霍金辐射’。霍金以数学计算的方法证明黑洞由于质量巨大,进入其边界的物体都会被其吞噬而永远无法逃逸。黑洞形成后就开始向外辐射能量,最终将因为质量消失殆尽而消失。但是一旦黑洞消失,那些黑洞内部的信息也就不知去向”,“他的关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并将终结于黑洞’的论断被科学界广泛接受”。按照霍金的这一理论,宇宙万物就只有一个轮回:起源于大爆炸,终结于黑洞的消失。据说这一理论“已经在30年时间里影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然而30年以后的今天,霍金公开向学术界认错:

 

他对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黑洞不会将进入其边界的物体的信息淹没,反而会将这些信息“撕碎”后释放出去。……

 

霍金是在7月21日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提出这项新假说的。面对世界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说,“3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有了答案。”

 

他说:“黑洞只是看上去处在形成之中。后来,它就会向外辐射其吞噬的物质的所有信息。不过,这些信息已经被黑洞撕碎、打破和重整了。”他说,自己一直在思考形状不同、体积各异的黑洞在无数年后会出现何种变化。他通过计算证明,黑洞内部最初的信息量与最终的信息量相等。

 

对这个新理论,霍金的同事、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家马尔科姆·佩里博士说,霍金新理论的核心是对黑洞“事件视界”性质的看法。根据新理论,黑洞“事件视界”并非“有去无来”的单行车道。尽管大物体一旦被吸入黑洞就会永远消失,但如果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黑洞可能会“渗出”一些被吸入物质的蛛丝马迹。

 

霍金30年前认为物质有终结的时候,只有一次轮回,这与老庄思想是相悖的。经过30年的艰苦思考,他认为物质进入黑洞后并不会消失,这些物质将会在若干年以后再次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第二次轮回。霍金的黑洞理论“缺少实证”,“仅仅是一种天才的、伟大的‘思想’”,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在数千年前的老庄那里已经出现。

 

《老子》的第五、十六章说: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庄子·大宗师》说: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必且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意而子说:“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

 

老子把天地之间比作一个大风箱,用风箱能产生风来比喻天地间能不断生出万物。那么万物是从哪里生出的呢?“夫物芸芸”四句回答了这一问题。这四句翻译为白话就是:“万物纷纷纭纭,但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就是虚寂死亡,死亡后会重新获得生命。”这就是说,万物由天地间生出,又回到天地间,然后通过演变,再次生出。我们不妨把老子的这一理论叫作“橐籥理论”。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样,只是换了一个比喻。他把天地之间比作一个巨大的熔炉,把各种物质比作金属材料,这些“金属”在天地之间这个大熔炉中经过锤炼,会变做不同的事物:有的变成了人,有的变成了鸟兽,有的变成了植物,如此等等。过了若干时间,这些人、鸟兽、植物死亡了,他们的身体又回到大熔炉中,经受再次的锤炼,又再次变成各种事物:原来的人体可能会变为某种植物,而原来的植物也可能会变为动物。出炉——回炉——再出炉——再回炉,如此往返循环,生生不已。我们不妨把庄子的这一理论叫做“熔炉理论”。

 

为了表述方便,也为了更形象生动(庄子的比喻比老子的比喻更生动形象),我们把老庄的这一思想统称为“熔炉理论”。

 

经过修正后的“黑洞理论”与老庄的“熔炉理论”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极为一致。霍金既然主张物质通过黑洞不断循环的理论,就必须同时修改宇宙万物“由无到有”的理论。霍金说的“黑洞”很类似老庄说的“熔炉”,万物由“黑洞”、“熔炉”而出,再回归“黑洞”和“熔炉”,万物就这样在“黑洞”和“熔炉”中出出进进,永无休止。前面讲过,霍金说的“黑洞”只是一个天才的推理,还得不到印证,没有老庄讲的“熔炉”更具体可感。当然,霍金有科学理论做基础,而老庄靠的全是直觉和推理,这既是老庄不如霍金的地方,也是老庄超越霍金的地方。

老子提出了循环论,认为循环是必然的,但又想尽办法要终止这种循环。他说:

 

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十五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老子认为,事物是循环的,但循环的过程中有一个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事物的“盈”、“坚强”和转折者心理上的“不知足”等。既然病症找到了,那就应该对症下药,采取“不欲盈”、“守弱”和“知足”等办法去达到“长久”、“长生久视”的目的。

 

这一心理符合大众心理。先秦就出现了五德终始的理论,认为朝代的交替是由五行相克而形成的,如黄帝为土德,尚黄;而木克土,所以代之而起的夏朝为木德,尚青;金克木,所以商朝为金德,尚白;火克金,所以周为火德,尚红。秦始皇全面接受了这一理论,认为自己代替周朝,自然为水德,因为水克火,尚黑。再接着就应该是土克水了。朝代就是如此交相替代,循环不已。

 

秦始皇虽然接受了这一循环理论,但又希望在自己的朝代能够终止这种循环,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目的正如他自己在诏令中所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然而秦朝只传了两代,前后仅15年就完成了自己由生到死的循环过程。

 

不仅政治家如此,一般民众也如此,如后来的道教人士一方面知道人有生必有死,但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修炼服食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佛教与道教一样,一方面大讲五道轮回,一方面又企图通过修行进入永恒的涅槃境界。清代的马煇就同老子一样,既承认循环论的存在,又千方百计地去阻止这种循环。他在《简通录》卷一中讲了一段很有代表性的话:

 

史搢臣《愿体集》(先生名典,江南扬州人):“贫贱生勤俭,勤俭生富贵,富贵生骄奢,骄奢生淫佚,淫佚复生贫贱,此循环之情理。”愚谓贫贱日以勤俭自励,自不至终身贫贱;富贵每以骄奢自警,亦可以长保富贵。但愿贫贱入于循环之中,富贵出于循环之外。

 

承认贫富贵贱是循环不定的,但又企图终止这种循环,以图永葆富贵,这是由于人的欲望造成的。

 

如果老子讲的“长久”、“长生久视”是永恒的意思,那么他不仅破坏了自己建立的循环论,表现出理论上的幼稚和不严密,而且也是错误的,因为事物的循环是绝对的,谁也阻止不了;如果他讲的仅仅是“相对长久”的意思,那么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事物的循环时间表不是事先就已经固定、不可有丝毫更改的,比如一个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不会改变,但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是有伸缩性的。采取适当的措施,虽然不能完全终止事物的循环,但可以推迟事物衰败和死亡的到来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