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里仁篇第四

里仁篇第四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里仁篇第四4.1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里仁篇第四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解

①里:这里可以看作动词,居住也。②处:居住。③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居住的地方有仁德之人,这才好。选择的居住地倘若没有仁德之人,这怎么能是聪明呢?

感悟

本章讲的是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传说孟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抚养孟子。当时,母子两人居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很调皮地模仿大人们哭泣、跪拜。孟母看见后十分难过,便说:“这里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孟母带着幼小的孟子搬到了闹市居住。因为附近就是市场,可爱的孟子就学习商人买卖东西。孟母看见后,又十分苦恼,便说:“这里,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这对他以后成长不好啊。”于是,孟母就再次搬家。这一次,他们居住的附近有一些宰杀牲畜的屠夫。孟子于是又开始学习那些屠杀牛羊的事。孟母看见后十分责备自己。这一次,孟母吸取教训,搬到学校附近居住。学校里每天来往的都是些知书达理的人,好学的孟子就模仿这些贤人的一言一行。孟母暗自观察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说:“这里才是我的孩子应该居住的地方啊。”后来,在孟母的悉心教导下,孟子成为了继孔子后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

择仁而邻后来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在民间,许多不识字的老人,都深懂此理,儒家文化的力量也正体现于此。当然,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此时,应当告诫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并应当努力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解

①约:穷困。②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期处于艰苦贫困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心安于仁;聪明的人则会敏锐地利用仁。”

感悟

朱熹点评说:“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惟仁者则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四书章句集注》)这是说,没有仁德的人,无法长久的处于贫困之中,他会为非作乱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样,这种人也无法长久的处于安乐之中,会骄奢淫逸,最终致使自己失去一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可以说,孟子的观点是对孔子所说的正面表述。纵览历史,如孔子描摹的这般君子不胜枚举,如荆轲、文天祥等人。这些仁义之士在富贵生死面前表现出的气节非一般人能达到。

此外,仁者和智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此二者均高于不仁者,但是智者与仁者比较而言,还是次之。智者并不是将仁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只是因为懂得施行仁义的好处,于是践行仁义。可以说,仁义只是其实现人生目的的手段,并非人生信仰。仁者不然,他是将仁义作为自己内心的准绳,淡定自若地实行仁义。颜回身处陋巷,就足以使其快乐。这种境界,是所谓的智者不能达到的。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解

①好:动词,喜欢。②恶:动词,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够喜爱人,厌恶人。”

感悟

普通人也有爱憎分明的判断,但孔子此处讲的意思是,只有仁德之人,才能真正做到爱憎分明。普通人的判断标准,有时是基于自身利益出发的。而仁者则会抛弃自我得失,用真正的是非观念,评判喜爱之人和厌恶之人。

值得思考的另一问题是:儒家的所谓仁爱是有取舍的爱,并不同于墨家和“兼爱”。爱憎分明成了仁者的另一特征。所谓仁者,道德品行修养甚高,颇有仁心侠骨的气质。这里提到的爱憎分明为仁者增加了一种人间烟火的气息,但却并没有让孔子和儒家思想变得俗媚,反而更加和蔼可亲,真实生动!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解

①苟:如果。志:立志。②无恶:不干坏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实行仁德,那他就不会做坏事了。”

感悟

古往今来,治理国家主要有两种途径:道德和法律。儒家学说赞成前一种。孔子认为只要一个人立志于道德,那么他自然不会做坏事了。这种说法符合人们思维的实际情况,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个人的道德观念会引导人们选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有从内心真正遵循仁义,才能趋善避恶。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为“八荣八耻”)的推行,就是我国从道德层面引导人民的例子。另外,中央电视台最近几年连续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也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引导民众。主流媒体的这种价值导向,会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判断,进而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它对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孔子本章思想的具体体现。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仅仅依靠道德引导,是无法让罪恶远离社会的。面对丧心病狂的违法者,除了道德,我们还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统一,才能为社会、民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解

①欲:动词,欲求。②道:正当的途径。③处:接受。④恶(wù):动词,厌恶。⑤恶(wū):疑问代词,何处,哪里。⑥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⑦造次:仓促之间。

译文

孔子说:“发财做官,这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不是用正当的方式得到的,君子不会接受。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是用正当的方式抛弃的,君子不会去除它们。君子如果远离了仁德,那他怎样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君子也不会远离仁德,哪怕是仓促的时候,君子也一定与仁德相伴,哪怕是颠沛流离的时候,君子也一定和仁德相伴。”

感悟

君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这一章再次证明这一点。人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看做是对这一章的另一解读。君子和小人一样喜爱富贵、厌恶贫贱,但二者的区别在于获得方式是不一样的。君子用礼仪道德来约束自己,不符合道义的富贵不会追逐,不符合道义的贫贱不会抛弃,小人恰好与此相反。如今,很多人为了财富名气不择手段,为了摆脱贫困利欲熏心。与此对比,我们多么欣赏君子那种坦荡的胸襟,高贵的气质,怀念那种古朴的心灵与高尚的作风。

这一章还有一个启示:对于自己所向往之事,有人常常立志,但总不执行。孔子这里所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值得今人借鉴。如若将自己内心所认可的东西,以此种态度执行,何愁不成功呢?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解:

①尚:超过。②恶(wù):动词,厌恶。③加:影响。④盖:此处为副词,大概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不会让不仁德的事影响自己。有谁能在一天的时间,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践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也许真的有,但是我不曾见过吧。”

感悟

孔子一生致力于劝导人们实行仁德,但是却在这里说自己没有见过喜欢仁德和厌恶仁德的人,这是说真正实践仁德至为不易。李泽厚先生认为这是互相矛盾的,失之轻率!

也许孔子想要看见的是将仁德放在内心,真正遵循仁道的人。可是当时“礼崩乐坏”,看到此情此景,夫子黯然神伤,于是慨叹,留下了这段话。孔门三千弟子,相信有很多弟子都想努力地实行夫子的思想。但是真正喜欢仁德,并且一直坚持的人太少,所以夫子才发此感慨。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解

①过:名词,错误。②党:本指亲族,此处引申为“类”。③仁:同“人”。

译文

孔子说:“什么样的错误就是什么样的人犯的。通过观察某个人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了。”

感悟

通过缺点来评判一个人,可能显得有失公允,但也许夫子只是想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过错的类型,来判断他是否仁义吧。一个真正心怀仁义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会犯得太离谱。所以从一个人所犯错误的类型也可以观察他是什么样的人。退一步讲,谁不犯错,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是大而化之?还是以此为鉴?经常反省自我的人,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解

①朝(zhāo):早上。②道:人生的道理。

译文

早上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当晚死去,都可以。

感悟

这章是说要把追求道义作为毕生的理想。所谓道,朱熹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身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四书章句集注》)刘宝楠说:“闻道者,古先圣王君子之道。”(《论语正义》)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解

①恶(è):丑、劣的意思。②未足:不值得。

译文

孔子说:“知识分子有志于真理,但是又以吃粗茶淡饭,穿破衣为耻,这样子的人,不值得与他讨论什么。”

感悟

心里想要追求真理,但是表里不一,以贫贱为耻,孔子对这种人是不屑与之讨论的。此前曾经谈到孔子并不是反对君子追求富贵,而是强调追求富贵要符合道德。以自己衣食简陋为耻,可见其“志于道”也只是空谈,并没有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时刻按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表面的“叶公好龙”,我们应当以此为鉴!真正的贤者,是精神与肉身的双重修炼,只有言行合一、知行合一,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用此理来拆穿那些伪善之人,岂不妙哉?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注解

①适:可以。②莫:不可以。③比(bì):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怎样是可以,也没有规定怎样不可以,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了。”

感悟

本章强调君子处世,当以义为准则,不盲从,不拒斥。关于“适”、“莫”的含义,各家争议较大。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引毛奇龄《论语稽求篇》云:“‘适’与‘莫’皆指用情言。适者,亲也;莫者,薄也,漠然也;比者,密也,和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则云:“敌当即仇敌之意。无敌无慕,义与之比,是言好恶得其正也。”不论从哪种角度进行解读,归根到底都是强调做事情要合理恰当。本章所要劝导的是那些仅凭个人喜好就武断地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之人。凡事合理恰当为妙,切不可过度、越礼。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解

①怀:关注。②土:乡土。③刑: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注的是道德,小人关注的是乡土;君子关注的是法度,小人关注的是恩惠。”

感悟

此章言君子、小人之不同。朱熹说:“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这里的君子和小人不是道德上的评价,君子指统治者,小人指普通贫民。因为身处阶层、地位的不同,因此出发点不同,看待问题的观点自然有异。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注解

①放(fǎng):依据。

译文

孔子说:“只是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感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之言云:“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不冲突,很多时候,可以将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但是此处的关键是拿什么作为原则。如若仅把个人利益作为首要,势必会损害他人利益。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诸多罪孽不正由此引发?只顾私利,这是心胸狭隘、道德欠缺的表现,对于此种人,有几人能不怨?与岳飞相比,秦桧正是此等人,于是他遭受了千年的怨恨与唾弃。历史最终明证,何为正义,何为奸佞。为人者,只需以仁义为纲,何来怨气?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解

①为国:治理国家。②何有:有什么困难。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如何对待礼让呢?”

感悟

礼让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之一,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孔融因幼年让梨而留名至今。《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这种礼让的教育被古人尊奉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左传·襄公十三年》载,君子曰:“让,礼之主也。······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意思是国君应施行礼让,以礼治国,爱护人民;臣民则遵守礼让,专心工作,于是举国上下都其乐融融,一派盛世景象。这种景象是孔子所乐于看到的,夫子四处游说,不正为此么?

司马迁在《史记》“列传”中,第一篇就记载了伯夷和叔齐的事迹。伯夷、叔齐两人都是商代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后来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兄弟二人彼此推让,相继逃走。后来,百姓们就拥戴孤竹君的另一个儿子即位。在本章,不妨将其作为礼让的典范,做一思考。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注解

①立:通“位”,即“不患无位”的“位”。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只发愁不具备胜任那个位子的才能。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去追求让别人知道的本领吧。”

感悟

本章强调凡事应多从省察自身去思考,不可归因于外在因素。古往今来,急功近利者数不胜数。孔子此处的言论也许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发出的。君子修身养性,立足于自身造诣而扬名于世。“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所说也正是此意。对于“不患莫己知”这一思想,《论语》一书反复提及,可参考前文所谈。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解

①参:曾参,孔子的学生。②贯:贯穿、统贯。③唯:是。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道理。”曾参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就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就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感悟

孔子此处并未说明他的“一以贯之”,只是曾参通过自己的解读,说出了“忠恕而已矣”。朱熹对此讲:“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为恕。”(《四书章句集注》)所谓“忠”,是自己对别人的忠诚。“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朋友,对君主更是如此。对“恕”,可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体现的都是推己及人的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仁者,爱人。但这一标准,非常人可及。要达到这一高度,就需要打磨自身,修炼个体道德,提高学识素养,在平日生活中践行“仁”,或者选择“学而优则仕”,为天下苍生广泛地播撒仁义的种子。当然,从具体来看,就是“忠”和“恕”的实践。因为只有怀此心态,才能推行“仁”,达到“仁”。“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礼”则是仁的表现形式,“忠恕”就是“仁”的具体行为模式,“仁”是二者的合体。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解

①喻:懂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感悟

此章讲如何正确对待“义”、“利”。在这里,孔子只是强调“义”与“利”相比,他更看重“义”。这里并没有将“义”与“利”对立起来。后世很多人都曲解孔子的意思,认为君子就应该只重义不要利。其实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应当懂得在利益的取舍面前,把“义”作为标准,先“义”后“利”。与君子相对,小人则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孔子本人也是“罕言利”。(《论语·子罕》)可见他并非反对追求富与贵,并非不言利。所以今天读《论语》,切不可断章取义。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解

①齐:看齐,保持一致。②省:反省。

译文

孔子说:“看到贤人,应该想的是如何和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则应该想的是如何反省自己。

感悟

见贤思齐,是儒家修炼自身品行的重要途径。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见到好的,要去学习;二是见到不好的,要反省自身。这与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是一个道理。学习,并不局限于书本,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很类似于宗教上的修炼肉身,任何时间、地点均可以修身。生命本是单行线,谁也无法从头再来。那么这种“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精神,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呢?如果人人都能奉行这样的准则,则不但个体生命质量会获得提升,世间的血腥罪恶也会减少很多。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解

①几(jī):轻微。②违:冒犯。③劳:忧愁。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得轻微地劝告。如果父母并不听从自己的劝告,仍然应该尊敬不冒犯他们。虽然自己忧愁,但是却不怨恨。

感悟

本章所讲,是如何对待父母的过错。孔子认为首先得轻微地劝告,如若不听,则应仍然尊敬,不能怨恨,更不能冒犯。这一点,在当时社会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伦理的构建,涉及到国家的秩序问题。不过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思想本身也许仅仅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当然,孝道本身还是理应受到传承的。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注解

①方:方向。

译文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的话,应当有一定的去处。”

感悟

本章所说的这句话流传至今,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阐释。但是抛却形式,考察本质,孔子所关注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孝道——不让父母担心。作为孩子,四处飘荡,父母怎能不牵肠挂肚地忧愁呢?今天的世界被誉为“地球村”,很多人以为距离不再是问题所以离家飘荡,恣意而为。但此处所讲,并非地理距离远近问题,而是心的距离。是否做到常回家看看?是否做到不让父母担忧?显然,孔子对于孝的强调并未过时,在今日的社会生活中仍有其特殊意义。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解

①三年:泛指多年。

译文

孔子说:“父亲去世多年,做子女的未改变他在世时好的为人之道,就可算是孝顺了。”

感悟

这章是关于“孝”道的具体内容的表述,主要是说应当遵从父亲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的合理部分,以示对父亲的尊重和怀念。子女长大成人后,人格上逐渐独立,很多人对父母的处世为人大不以为然,父母在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父母去世后了。所以孔子认为能在父亲去世多年还遵从其“道”就是孝子。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解

①年:年龄。②喜:动词,欢喜。③惧:动词,忧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欢喜,一方面(因其老病)忧惧。”

感悟

这是一种真情的刻画,细致入微,触动心弦。知道父母的年龄,一方面应该感到欢喜,因为父母年龄虽增但是依然健康硬朗,另一方面忧惧父母越来越老迈,接近死亡。不要等到双亲远去,才想起曾经的岁月,徒增懊悔与伤感。不如把握现在的每寸光阴,为父母尽自己的一份心,拥有的就是永恒的!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解

①耻:意动用法,以为可耻。②逮(dài):赶上。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说话,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感悟

这章仍是强调言行一致。朱熹说:“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四书章句集注》)这是说,孔子之所以说“古者言之不出”,是因为当时已经不是那个遵守诚信的时代了。朱熹尚且慨叹世风日下,何况今日呢?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的社会里,的确也有一些人,早已丧失了儒家所提倡的先做后说。当然,今日的民众依然期望诚信,社会中遵守诚信之人,也确实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与信赖。从本质看来,诚信不仅是君子修炼自身品德的重要标准,更是个体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解

①约:约束。②鲜:少。

注解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的,这样的事情是很少的。”

感悟

大凡有成就之人,都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其中一点便是“自制力”,或者可以称作意志力。个体生来都有惰性,人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中,无不披荆斩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战胜自我,克制自我的各种欲望。孔子此处所讲,大致就是人要懂得约束自己。当然,后世有人将其过分强调,压抑人性,但这也许并非夫子本意。作为今人,对待这些圣贤之言,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解

①讷(nè):言语迟钝。②敏:勤劳敏捷。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行动要勤劳敏捷。”

感悟

这章仍是强调言行关系。儒家认为行动优于语言,提倡言行合一。当然,对巧言令色之行,我们理应摒弃。但不可将儒家精神曲解为反对有口才之人,这样就是断章取义。本章所强调的是重行动,轻言语。这是一种将认识和实践统一的思想,只有言行合一、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才能修炼到一个高尚的道德境界。一切重在躬行,正是这个意思。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解

①德:名词,有道德的人。②邻:志同道合的人。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伴。”

感悟

正所谓“同志为友”。有了相似的观点和价值追求,那么就会相互欣赏,切磋道义。就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纵然陈设简陋,但是精神并不贫瘠,因而有鸿儒好友,三五成群,这样的友情,只能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描绘。此情此景,何来孤独?哪怕无法达到此种境界,但心中有念,天下之中,又有知音,为这共同的追求和理想而奋斗,此种心境,便是“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何来寂寞呢?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解

①数(shuò):频繁,此处指琐碎。“朋友数”的“数”同此。②疏:疏远。

译文

子游说:“对待国君过于琐碎,就会招致侮辱;对于朋友过于琐碎,这样反而会被疏远。”

感悟

文章讲交友、事君之道,颇多启发。《四书章可集注》引胡氏评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这意思是说,对于君王和朋友,如果你劝导,人家不听,就适可而止。如果你强行进谏,只会自取其辱。从历史事实来看,确实如此。那些冒死进谏的忠臣,大都被昏庸无道的君主冷落。屈原的《离骚》就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这种情形。当然,作为忠实的朋友,还是应当尽心地劝说。

从另一角度进行解读,个体都有追求自由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个人空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正是此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