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八佾篇第三

八佾篇第三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佾篇第三3.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②八佾(yì):古代舞蹈,八个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感悟此为第三篇首章,皆论礼乐之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季氏八佾舞于庭之事。本章所讨论的是礼的本质,具体而言就是礼的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对于儒家这一传统的继承,运用不当,也有其消极方面。

八佾篇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解

①季氏:此处当指季平子,鲁国大夫。②八佾(yì):古代舞蹈,八个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即六行,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

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说:“他一个大夫,居然用天子才能用的六十四个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能够做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感悟

此为第三篇首章,皆论礼乐之事。《礼记·哀公问》载,孔子说:“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这意思是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礼是最重要的。没有礼,就不能仪式庄重地崇拜天地神明;没有礼,就无法区分君臣上下贵贱长幼的差别;没有礼,便不能区别男女、父子、兄弟间情谊的差别,无法区分家族亲戚的亲疏远近。所以礼仪之事,就不能简单对待。祭祀祖先、演奏乐曲,甚至服饰、装饰、用具都被赋予了礼的内涵,都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到了孔子的时代,周朝势力衰微,“王权衰落、礼崩乐坏”成了当时社会的显著特征。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急剧变化,传统的礼乐遭到挑战,“僭越”(违礼)之事,层出不穷,整个社会是混乱的状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季氏八佾舞于庭之事。面对此种景象,孔子痛心疾首,发出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叹息。今日看来,许多人已经无法理解孔子当初的愤怒之情为何那般强烈。时代纵然不同,但是爱国之情可以穿越历史,绵延至今。

3.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解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卿。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都是鲁国的大夫,他们把持了鲁国的朝政。②雍:《诗经·周颂》的一篇。③相(xiàng):助祭者。④堂:祭祀的庙堂。

译文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当他们祭祀祖先的时候,演唱《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天子严肃静穆地主祭。’这两句话,怎么能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厅上呢?”

感悟

孔子出生在鲁国,鲁国本来是周公(姬旦)的封国,但周公留下来辅佐武王,就命自己的儿子伯禽管理鲁国。伯禽将周朝的礼乐带到了鲁国,鲁国从此礼乐大兴,其地位在其他诸侯国之上。春秋时代,鲁国势力衰微,在外,常受齐国侵扰;国内,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专权,鲁君的大权逐渐丧失。后来,三家大夫的实权又被其家臣掌握。《左传》记载,鲁昭公与三家之一的季孙氏发生冲突,三家联合起来攻打昭公,鲁昭公兵败,于是投奔了齐国,后来又投奔了晋国。身为鲁国国君,却在异乡流亡了七年,最终客死他乡。本章记述的是三家用天子之礼祭祀自家的祖先,这在当时极不符合周礼。孔子亲身经历了这一幕幕的僭越之事,其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解

①不仁:没有仁德。②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呢?③如乐何:怎样对待音乐呢?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了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人如果没有了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感悟

孔子此处的感慨,既夹杂了愤怒,又流露出无奈。运用反诘的语气,孔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僭越”之事的愤慨:不遵守礼乐、礼仪的人便是不仁之人!孔子认为,音乐对于个体来讲,具有感染陶冶的作用,是塑造个人道德品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国家,音乐更是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礼记·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段记载精确地阐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可以认为,音乐又具有表征社会政治状况好坏的功能。儒家认为,音乐和礼仪对国家的统治教化十分重要。因此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才让孔子如此痛心。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解

①林放:鲁国人。②本:根本。③奢:奢侈。④俭:简朴。⑤易:办理。此处指把事情办妥的意思。⑥戚:悲哀。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与其仪式隆重,宁可过度悲哀。”

感悟

孔子注重礼仪,这在前面多次提及,林放所问,正合孔子心意。之前讲到的孝道,也与此意有共通之处。针对并非发自内心的“孝”和仅是注重形式的“孝”,孔子均予以批驳。本章所讨论的是礼的本质,具体而言就是礼的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儒家认为,礼的内容远比形式重要。何为礼?本质上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外在仪节的完美结合,而不是繁文缛节的过度渲染。后代很多人认为儒家学说过度讲求繁文缛节,怕是他们对此章内容理解不深。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解:

①夷狄:泛称居于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②夏:华夏,此指居于今中原一带的华夏诸侯国。

译文

孔子说:“文化落后之地纵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

感悟

这里虽然区分了“诸夏”与“夷狄”,但并非种族观念上的区分,仅仅是文化概念上的区分。孔子认为“夷狄”缺乏文明、缺乏“诸夏”的礼仪观念,没有君臣、上下、长幼、尊卑的观念,因此有了国君也好像没有一样。但是“诸夏”因循周礼,即使没有国君,也可以践行君臣父子的礼仪,自然不会生乱。对于儒家这一传统的继承,运用不当,也有其消极方面。比如: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认为只有清王朝才是天朝上国,西方国家均是蛮夷之邦,因此拒绝在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交流。这是典型的狭隘民族主义,它的消极影响已经为历史发展所证明。当然中国文化对儒家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显然是以其积极意义为主导。从秦汉开始一直到清朝,所谓的汉民族并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融合了众多民族的民族共同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汉文化其实包括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文化。我国各民族的和谐共处也成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这一传统应继续传承发扬。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解

①旅:动词,祭山神的仪式,依周礼,只有天子、诸位可祭祀境内之山。季氏祭泰山违礼。②冉有:孔子的学生冉求,字子有。当时冉有在季氏手下做事,所以孔子责备他。③女:通“汝”(rǔ):你。④弗能:不能。

译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他的学生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么?”冉有答道:“不能。”孔子道:“哎,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么?”

感悟

只有天子才可以祭祀泰山,季孙氏作为大夫祭祀泰山,显然是“僭越”,不符合礼仪。孔子的学生冉有此时在季孙氏手下当官。孔子问他是否可以劝阻季孙氏,学生冉有却说他办不到。这使得孔子大发感慨。表面看来,孔子是在慨叹泰山之神不如林放有礼,实际上可能是在责备冉有,责备季孙氏,或者其间还有孔子的些许无奈。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解

①射:射箭。②揖让:相互作揖。③升:登堂。④下:走下堂。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然后登堂比赛;完毕后走下堂来喝酒。这种竞争是君子的竞争。”

感悟

射箭是孔子教学内容——“六艺”之一。有人将本章所言的君子无所争解读为除却射箭外无所争,即使面对大是大非,也无所争。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松阳讲义》的一段话解释了“君子”并非不争:“……世间有一等人,惟知隐默自守,不与人争,而是非可否亦置不论,此朱子所谓谨厚之士,非君子也。有一等人,惟知阉然媚世,将是非可否故意含糊,自谓无争,此夫子所谓乡愿,非君子也。又有一等人,激为高论,托于万物一体,谓在己在人,初无有异,无所容争……亦非君子也。”这段话批评了三种人:没有是非观念之人、有是非观念却世故圆滑之人、自以为高远之人。这三种人都“不争”,但是他们都不是君子。可见孔子所言的君子并非不争,而是要看为什么而争。对功名利禄、人际纷争可以不争,但面对大是大非却不能不争,确定是否争的标准是:礼。读《论语》,不可只就字面意思进行解读,也不可断章取义,要联系儒家文化的背景,结合孔子的思想进行解读。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解

①倩(qiàn):面颊长得好。②盼:黑白分明。③绚(xuàn):有文采。④礼后乎:礼的产生也在后面吧。这意思是讲,礼的产生如同绘画一样,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⑤商:即子夏。

译文

子夏问道:“‘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说:“那么,礼乐的产生在后么?”孔子道:“启发我的人是你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感悟

子夏所问的诗句出自《诗经·卫风·硕人》一诗。据《左传》记载,春秋之时齐庄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卫庄公,这个美丽的女子就是庄姜。相传庄姜不孕,但是容貌出众、心地善良,卫国人便作了这首诗来歌颂庄姜的美貌。子夏向孔子求教这首诗的深层寓意,孔子便道:“绘事后素”,子夏马上联系到礼和仁的关系。《论语》全书,表面看来,比较散乱。对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后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礼”,有人认为是“仁”。但是将“礼”和“仁”二者相比较,不难发现,“礼”是外在形式,“仁”是内在感情,比如孔子讲到孝道、丧礼,都体现出这一点。他认为如果没有内在的真实情感(“仁”)作为基础,表面的形式主义(“礼”)便没有意义。

子夏能够将老师所讲的“绘事后素”马上与“礼”和“仁”的关系联系起来,这就是之前所讲的“举一反三”。孔子强调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有扩展、有研究,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迁移式学习。显然,孔子对子夏的表现比较满意,给予了肯定。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解

①杞(qǐ):国名,夏禹的后代,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②宋:国名,商汤的后代。③文献:不同于今天所讲的“文献”,《论语》的“文献”包括了历代的历史文件和当时能够传述这些文件的贤者两项内容。文,文献。献,贤者。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已经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已经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件和贤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件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

感悟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而“礼”则是“仁”的外在形式。“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国家的工作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举办不起来,礼乐制度举办不起来,刑法也就不会得当。可见,“礼”不仅是孔子教授学生的内容之一,还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传统礼乐文化在这里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是孔子所不愿看到的。此处孔子说前代的礼他无法说出来,是由于两个因素:典籍的不够和贤者的缺乏。正是由于统治者不再重视礼乐文化,才导致政策上的疏松,继而出现典籍和贤者的缺乏现象。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周朝势力的衰微,各诸侯国忙于内政,对西周礼乐制度已经逐渐表现出轻视的态度。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解

①禘(dì):是指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不过周成王曾因为周公旦对周朝有莫大的功勋,特许他举行禘祭。以后鲁国之君都沿此惯例,“僭”(jiàn)用这一禘礼,因此孔子不想看。②灌:祭祀中的一个节目,向受祭者第一次献酒叫灌。

译文

孔子说:“禘祭的礼,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

感悟

禘礼本是天子才能举行的祭祀大礼,周成王因周公旦对周朝有功,而特许他的封国鲁国可以举行禘礼。但后来鲁国的国君都沿用禘礼,孔子认为这不符合周礼,属于“僭越”。因此他看了第一次献酒就不想看了,比较符合儒家“非礼勿视”的原则。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解

①或:有人。②示:同“视”,看的意思。

译文

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好像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手掌。

感悟

本章和上一章可以联系在一起解读,也是对鲁国国君采用禘礼的批评。孔子潜心研究礼乐文化,对禘礼岂能不知。他是不想谈及鲁国国君的越礼行为,因而用“不知也”作为回答。但紧接着,他就从反面来说如果知道的人会将国家统治得井井有条,就像运于掌中那般容易。这两章表面上看对鲁君的越礼行为没有批驳一字,但是字字透出孔子的态度。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解

①祭:祭祀。②之(yù):参与。

译文

孔子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就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就在那里。孔子又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感悟

本章强调的是与祭者在祭祀时应当保持虔诚恭敬的心情。有人将此条作为孔子迂腐的证据,这是断章取义的解读。祭祀的意义是道德层面上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化活着的人,而不是祈求祖先的保佑。此处的祭祀可以归类到之前所说的“礼”的范畴,那么这里与祭者内心的真诚就是“仁”。孔子强调的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流露,并非外在的形式主义,因而他才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当时礼乐文化衰落,有些国君在祭祀大典上不亲临,而是找人代替。孔子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发出的感慨。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解

①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②奥:屋内的西南角叫奥,尊者所居之地。③灶:灶头,古人以为那里有神,因而祭它。④祷:祈祷。

王孙贾问:“‘与其巴结房屋里西南角的神,宁可巴结灶王爷,’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若是得罪了上天,再怎么祈祷讨好也没有用。”

感悟

祭祀灶神,是中国传统节庆祭祀的一部分。至今,中国的很多地区仍然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晚上送灶。因为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禀报一家人一年的情况。因而出现了“媚灶”之说。所谓“媚灶”是指人们会给灶王爷准备丰盛的祭品,其中必备的两项就是酒和糖。酒是为了让灶君喝醉,上了天庭说不了坏话。糖是为了粘住灶君的嘴巴,这样他上了天庭,也无法说不好的话。当然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但其中蕴含的深意我们不能忽视,这就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的官场文化。这种陋习,助长了官场不正之风的形成。

王孙贾是卫国有权势的大夫。卫国国君比较赏识孔子,王孙贾是用灶君自比,希望孔子应当巴结奉承自己。这样他就可以像民间传说的灶君一样,到卫灵公跟前帮孔子说说好话,但是孔子显然并不领情。所以也对王孙贾说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祈祷了。这里的上天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当时的国君;其二是指真理。无论哪种解释,都有共通之处:就是做事要秉承正义的原则。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解

①监:通“鉴”,借鉴、继承。二代:夏、商两朝。②文:指礼乐制度。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承继了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然后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照周朝的。”

感悟

这章赞美周朝礼乐制度的完备。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这一章可与本章相互印证。孔子主张周朝礼仪制度的原因,就是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前代礼仪制度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形成的。周代的礼仪自然比夏代、商代的礼仪更加完善,更接近于孔子所处的社会现实。首先,周代的礼仪比起夏代和商代的,更为丰富多彩;其次,周代的礼仪又继承了夏商两代礼仪的精髓。这就是孔子推崇周代礼仪的原因所在,这其间蕴含了周人对本族文化、外来文化正确的接受态度。儒家的兼容并包也体现于此。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解

①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便叫做太庙。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之君,因之这太庙就是周公的庙。②鄹(zōu):春秋鲁国地名。鄹人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

译文

孔子入了太庙,每件事情都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了这话,说:“这正是礼啊。”

感悟

一些人看到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问,就笑话孔子,认为孔子不懂礼,这显然是误解。依他的学识修养,怎么会不懂得周公庙里的礼仪呢?这里肯定不会是无知的问询。当然也不是故作姿态的假装不懂。这是一种谨慎、谦虚的学习态度,是为了表达对祖先虔诚恭敬的心情。与孔子相比,那些误解他的人就显得平庸无礼了。也许,正因为这种谦虚的态度,才铸就了儒家文化千年不衰的精神内涵。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解

①皮:代表箭靶子。②为(wèi):因为。③同科:同等。

译文

孔子说:“射箭比赛,并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为各人的气力大小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

感悟

射箭,本是孔子教授学生的课程之一。射和御(驾车)都是士以上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射箭在当时已经从战场上扩展到人际社交礼仪。《仪礼》一书中就有《乡射礼》和《大射》。根据这两篇文献的记载,我们可知:“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燕通‘宴’)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由此可知,射箭在当时已经和礼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可以说,射箭的过程被礼仪化,射箭场合成为当时展示礼仪的重要场所。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这里的无所争,是指不争个人的功名利禄。当时的射箭比赛,计算的是中靶的多少,中靶少的要罚喝酒,所以大家都努力争取中靶多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气氛都是其乐融融的,射箭者也应表现的彬彬有礼。《礼记·射义》说:“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段记载详尽的展示了射礼的礼义。射箭者,首先应当讲求自身的“正”,不“正”之人是无法射中的。失败者不应怨恨自己的对手,而是应该找寻自己身上的错误。这就是射箭中的礼让精神和自省精神。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解

①告朔:天子向诸侯颁布历法的仪式。“朔”:每月的第一天。②饩(xì)羊:举行告朔礼仪时所用的牲羊。③赐:即子贡。④爱:可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想要免掉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孔子道:“赐呀!你可惜的只是那只羊,而我可惜的是那种礼。”

感悟

子贡主张去掉只是礼仪象征的羊。原因在于当时的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而已。所以子贡主张这只羊别杀了,放弃虚礼。但是孔子认为如果这只羊不杀,那么这种礼仪就连最后的象征也没有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这样点评:“即使某种典礼仪文已失去其实用意义和具体内容,但其形式本身仍有某种价值在。它是远古文明的具体遗痕,在后世即以审美意味吸引着人们,培养造塑的是某种审美情感,许多古迹和某些失去实用价值的实用物件,今日均成为‘艺术’或“艺术品’,即如此。所谓敬神仪式比敬神本身还重要,亦此意。古代的礼文仪典以可感知的‘物态化’(舞蹈、咒语、音乐、雕塑、图画、建筑、文字等)形式,在当时凝聚和呈现了那神圣不可违抗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情感体验和群体秩序。人们通过这些仪文形式的不断实践和反复巩固,以获得理性的内化(认识)和理性的凝聚(道德)。其后,这仪文形式本身便成了审美的对象。”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注解

①事:侍奉。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一切按照臣子的礼节去做,别人却以为是谄媚。”

感悟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日趋衰落,各诸侯国国君对周朝旧礼也变得满不在乎。在这一背景之下,就上演了一幕幕违礼僭越之事。比如“八佾舞于庭”、管仲的“树塞门”、“有反坫”,甚至出现了臣子弑君的大逆不道之行。面对这种境况,孔子依然主张遵循周礼,并以身作则。《论语·乡党》记载:“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这段是讲孔子对周礼的具体实践。孔子走进朝廷的门,就显出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经过国君的座位,面色更矜庄,脚步也快,语言也好像中气不足。提起下摆向堂上走,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般。走出来,降下台阶一级,面色便放松,怡然自得。孔子践行的这些细致入微的礼节,与当时社会对天子的不敬形成强烈反差,有些人自然看不惯,认为孔子在向国君表达谄媚之情。在孔子看来,这些都是为人臣者理应做的。今天看来,有人自然觉得他太过因循守旧,但不妨从另一角度解读:孔子是内心秉承信念,不顾周遭非议,执著前行的人。仅就这一点,也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解

①定公:鲁君,名宋,昭公之弟。②使:动词,使用。③事:侍奉。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各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孔子回答说:“君主使用臣子,应该按照礼仪,臣子侍奉君主,应该忠心。”

感悟

君臣以礼相待,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理想的君臣的关系,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臣子对待君主,仿佛只能依从,不能悖逆。可以说,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今日,个体均有自我尊严和价值可言,就领导和下属的关系而言,地位有高低,人格无高低,这是古今不同的地方。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解

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一首描写爱而不得的诗。②淫: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痛苦。”

感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奉为儒家经典。《诗经》又称“诗三百”,因为全书共有诗作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文,不计入总数)。

春秋时期,在一些重要场合,人们都借引《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在外交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贵族子弟学习《诗经》一时间蔚然成风。《诗经》被孔子列为必修课。《论语·阳货》记载孔子这样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意思是说,读《诗经》可以使人有所感悟和启发;可以了解社会现实;可以促进朋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可以对社会黑暗现象进行批判;可以让自我在礼仪道德方面受到教育,学会侍奉君主和父母;可以学习动植物方面的知识。由此可知,《诗经》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关雎》则是《诗经》当中的第一篇。对于这样一首经典爱情诗篇,孔子的点评显得短促有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可以将这一评价看做是对《诗经》美学内涵的概括。

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解

①哀公:鲁国国君。社:土神叫社。这里是指土地神的木制牌位,即神主。②宰我:孔子的学生。③夏后氏:夏代的人。④遂:已经完成。⑤谏:匡正。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作社主用什么木合适呢?”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用栗木的意思是使人民战战栗栗。”孔子听到了这话后,说:“已经做了的事不要再去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能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

感悟

宰我认为周朝的社树选择栗木,就是为了让周朝的百姓对统治者战栗敬畏。对此,孔子显然是持不同意见的。这和儒家所倡导的以德治国相矛盾。依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所说,古代的人立社是按照当地的土质,选择合适的木种。而宰我所说,只是后人对前人的错误揣测。孔子所在意的是宰我的错误解读会启发鲁哀公的杀伐之心,所以不悦。但宰我的话已经说出,所以孔子慨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老师用此话责备宰我,是为了让宰我谨慎地对待以后的事。“既往不咎”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解

①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国人,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帮助齐桓公称霸。②三归:即市租。另外有三种说法:(甲)娶了三国之女;(乙)管仲的采邑;(丙)藏钱币的府库。③摄:兼职。④树:动词,树立。塞门:在大门口修筑的短墙,用来遮挡外界视线。相当于今天院子大门前的照壁。⑤好(hǎo):友好。⑥反坫(diàn):厅堂上的土台,用来放置器物,只有国君享有。⑦而:连词,假若。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狭小得很啊!”

有人便问:“他很节俭吗?”孔子回答说:“管仲收取了百姓那么多的市租,他手下的人员都是专职,从不兼职,这能称得上节俭吗?”

那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节么?”孔子又说:“国君宫殿门前立了一个塞门;管仲也学着立了个塞门;国君的外交宴会的堂上,有放置酒杯的台子,管仲也学着修了这样的台子。假若说他是个懂得礼节的人,那么谁还不懂得礼节呢?”

感悟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与鲍叔牙之间的友谊被后人传为佳话。当时齐僖公有诸多公子,管仲和好友鲍叔牙却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齐桓公)历经磨难即位后,杀掉了公子纠。在鲍叔牙的竭力举荐下,齐桓公放弃个人恩怨,举用原是仇人的管仲为相。管仲被任用后,大兴改革,根据土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因地制宜,破除旧俗,重视鱼盐商业;实行兵民一体等等。管仲依靠自己的智慧为齐桓公的称霸打下坚实的基础,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相”。

面对这样一个有智慧有功绩的春秋名相,孔子会怎样评价他呢?

《宪问》载,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贡问孔子:“管仲是个没有仁德的人吧?齐桓公当年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为自己的主子殉葬,还去辅佐主子的仇人。”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啊,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因此天下才得到匡正,人民至今都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现在都会披头散发,然后衣襟向左边开了。他怎么能像个普通人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不被别人知道呢?”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管仲是很欣赏的,但这和本章对管仲的批判并不矛盾。孔子认为管仲在仁德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小礼、小节方面做法欠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明显的功过分开,客观公正的。并不因为他功大于过,就不提他的无礼之处;也不因为他不守礼节,就抹杀其功绩。这个道理在今天仍然适用。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上,我们应当借鉴孔子的态度,公平正义,功过分开。做生活的智者,品人间百态。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解

①语(yù):告诉。②大(tài)师:主管音乐的官员。③翕(xì)如:(音乐)整齐和谐的状态。④从(zòng):指乐曲展开。⑤皦(jiǎo):明亮,明显。

译文

孔子对鲁国主管音乐的官员说:“音乐,那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的时候,翕翕然整齐划一;接着,纯纯然和谐动听,皦皦然清晰,绎绎然不绝,然后完成。”

感悟

有人认为孔子是一个只会读书的老夫子,这也许是有关孔子博学多才的宣传还不够的原因吧。其实,孔子本人是很有艺术修养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就多处记载孔子的博学多才。其中,就包含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孔子善于弹琴、鼓瑟、击磬、唱歌。鲁大师是当时鲁国主管音乐的官员,其音乐造诣必定不浅。面对这样一位专业人士,孔子却能将自己的音乐观侃侃而谈,那份洒脱与自信,仿佛透过文字袭来。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卫国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向西行,前往晋国。到了黄河边,就听到了晋国的贤臣窦鸣犊和舜华被赵简子杀害的消息,孔子十分心痛,感慨晋国权臣赵简子对贤臣的迫害。孔子便作《陬操》这首琴曲来缅怀被害的两位贤臣,投奔晋国之事也就此作罢。琴谱虽然在动乱之中散佚了,我们也无法欣赏当初那动人的旋律,但孔子对贤者的惺惺相惜和他的音乐才情却被永远的载入了历史。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解

①仪封人:仪,地名。封人,官名,即管理边界的长官。请见:请求接见。②从者:孔子的学生。③丧(sàng):失去官位。④木铎:铜质木舌的铃子。当时官员有事要宣布,就通过摇铃的方式,召集大家来听。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官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所有来到这个地方的有道德学问的人,我从来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出来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人担心会丧失什么呢?天下黑暗的日子也时间长了,上天会让你们的老师做人民的导师。”

感悟

仪封人定是一位贤者。他说:“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可以说,他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就有道而正焉”。他把对贤者的追逐、求教,看作自我修身的重要维度。在他看来,当时天下昏庸无道已经很久,上天必定会让夫子来做官,教化民众。这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或者希冀吧。事实证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孔子的政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仪封人不过也就是另一个孔子的膜拜者而已,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只是现实并不美好。朱熹点评说:“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铎之狥于道路也。”(《四书章句集注》)其中既包含了对孔子作为“木铎”的肯定,但不免也有些许的遗憾与同情。李贽对此也感叹道:“仪封人是仲尼第一个知己,亦是老天一个知己。异人,异人!(《四书评·论语》)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解

①《韶》:舜时的乐曲名。②美:曲调优美。善:指内容反映善。③《武》:周初纪念武王克商的乐曲。

译文

孔子评论《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评论《武》,说:“美极了,但还有杀伐之声,未能尽善。”

感悟

孔子在音乐方面修养很高,其欣赏音乐的角度也很新颖别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就陶醉其中,很长时间都忘记了肉的滋味,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段记载生动勾画出一个随性、真实的夫子形象。当然,他对《韶》乐的喜爱也在字里行间展露无遗。那么,《韶》乐为何赢得夫子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韶》乐尽善又尽美。

《武》乐则不然,朱熹说:“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四书章句集注》)孔子追求音乐的艺术形式美和内容的善良美相统一。《韶》乐展示的就是舜。相传舜为人厚道,道德修养很高,个人才能十分出众,被当时民众传为佳话,也深得尧的赏识。尧经过仔细观察,认为舜的品行可以堪当继承人。于是,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后来,舜秉承了尧的美德,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孔子对此种品行比较称赞。《韶》乐当中既有美妙的旋律,也有道德精神的芬芳,所以孔子才对《韶》乐这样欣赏。相比《韶》乐,《武》乐歌颂的是周武王伐纣,建功立业的内容。在孔子看来,商纣王虽然昏庸无道,但是武王作为臣子是不该以下犯上的。武王当政后,对天下广布恩泽。但这在孔子看来,总有些“未尽善”之处。

如今的流行乐坛,缺乏形式和内容兼备的佳作,很多粗制滥造的低俗歌曲充斥其间,正是所谓的靡靡之音。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音乐总是对人的性情起到陶冶润泽的作用。假若我们将夫子的赏乐理论用于今天的音乐欣赏,应该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今人的生活品质。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解

①居上:处于上级的地位。不宽:不宽宏大量。②为礼:行礼。不敬:不庄重认真。

译文

孔子说:“居于上级的地位,却不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庄重认真,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这让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感悟

这章所述的行为都与孔子所倡导的礼仁观念背道而驰。“吾何以观之哉?”孔子的失望与无奈展示得淋漓尽致。面对“礼崩乐坏”的情景,一个倡导仁义礼乐的智者,其矛盾心理可想而知。大凡乱世,多出仁义正直之士,只是那份欲救天下于水火中的迫切心情,都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