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开展专利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开展专利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专利风险管理适应中国企业专利管理现状,且与现代管理环环相扣,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有效工具。但很多企业的专利管理工作没有和整体的管理挂钩,专利战略制定实施、专利预警等工作都不够系统,存在与现有管理系统接轨的问题。

实施专利风险管理对中国企业意义重大,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实现企业专利系统管理

经过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的努力,大部分上规模的企业都制定了专利战略,但专利战略的实施工作在很多企业并没有落到实处,这就是近年来国家开展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原因。

专利战略实施遇到的阻力主要是专利管理工作的碎片化、零散性,企业难以建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难以将专利管理工作融入到已成型的企业现代管理系统。

专利风险管理适应中国企业专利管理现状,且与现代管理环环相扣,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有效工具。

2. 完善专利预警工作系统

专利预警实际上就是专利风险预警,对中国企业来讲,主要是海外专利风险预警。

2011年6月27日北京市专利局发布的《企业海外专利预警指导规程》将专利预警定义为“指企业通过依靠自身或借助外部力量收集与企业自身产品或技术相关的专利动态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对专利风险进行警示和主动防范,更好地确定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方向。”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现在实践的“专利预警”的三个特点。第一是该规定针对的风险是专利风险,不包括著作权、商业秘密、商标等风险。第二,收集的信息是“专利动态信息”,不包括技术研发信息和市场销售信息。第三,预警的目的是“警示”和“主动防范”。

这个定义概括了国内专利风险处理的一般概念和认识,也体现了国内企业专利风险管理的一般水平。首先是不全面,对专利以外的其他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欠缺; 其次是不规范,因为真正的专利风险来自于技术研发信息和市场销售信息,而不是专利信息。一般来讲,其他企业相关专利的申请和布局不代表本企业面临很大的专利风险。第三,不系统。专利预警的目标是被动的,没有风险的分析、评价、处理、监控环节,也没有明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价值,而不是被动地回避风险。

专利风险管理与此相反,是针对所有专利类型的各种风险采取的系统化的、以管理风险创造价值为目的的机制。实施专利风险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专利风险预警的局限性。

3. 提高企业专利管理水平

经过多年的管理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很多企业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基本接轨。但很多企业的专利管理工作没有和整体的管理挂钩,专利战略制定实施、专利预警等工作都不够系统,存在与现有管理系统接轨的问题。专利风险管理有国际和国家标准,在系统化、结构化方面非常完善,可以轻松跟现有管理系统接轨,从而整体上提高企业专利管理水平。

4. 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实施专利风险管理可以在风险出现的最初阶段发现风险,并对风险进行监控。在风险发生时,安排好处理的方法和路径,减少企业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

5. 增加企业盈利机会

通过对风险的科学系统的评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度接受风险,创造机会。

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预防,也不是回避或绕过,而是面对风险、监控风险,争取更大的商业机会和企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