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生涯规划个案咨询对象

职业生涯规划个案咨询对象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始终强调引导咨询对象的主动探索意识,咨询活动最终的结果是通过咨询对象自身的主动探索得到的。(二)咨询对象的常见困惑频繁换工作的张同学张同学是高等职院学校的一名大专生。在制定了积极、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后,大学生应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把职业视同自己的人生信仰。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始终强调引导咨询对象的主动探索意识,咨询活动最终的结果是通过咨询对象自身的主动探索得到的。换言之,是咨询对象自己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 “渔”和 “鱼”,而咨询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积极疏导的作用。

(一)咨询对象的人格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案咨询的对象是一个正常的人,不属于心理咨询范畴的人,他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 “有价值”之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谴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激动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做过分的否认或压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及个人生活目的中易含利己与利人的两种成分。

(9)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查自己。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赞许。

(二)咨询对象的常见困惑

【案例】

频繁换工作的张同学

张同学是高等职院学校的一名大专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两年了,一直在找工作、辞职、找工作的节奏中。大三顶岗实习阶段,在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实习,收入和工作环境还是不满意,张同学觉得人际关系复杂,客户形形色色,难以驾驭,三个月顶岗实习期满后,就辞职了。接下来,她应聘去了一家策划公司做文案工作,工作不到三个月,又辞职了,原因是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够,又是新人,常常干的是打杂的工作,觉得不能体现个人价值。接下来,她先后换了4份工作,分别是公司前台、超市收银员、网站推广、服装店导购员,每一份工作都没有做满4个月。她疲惫不堪,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看到那些工作两年后,已经小有成就的同班同学,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1.咨询对象自我认识不清

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赖以自信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及优势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境遇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强大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

认识自我就是使自己明白:我喜欢做什么——职业兴趣;我能够做什么——职业技能;我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我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

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咨询对象并不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到底看重什么。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句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说的是认识自己的困难。其实,这句话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就是借助于旁人,同时将自己从当局者中抽脱出来,置身事外,用另一种眼光来认识自我。

2.咨询对象职业世界认识不清

【阅读】

专业不对口怎么办?

在我国,职业生涯的概念引入较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有很多人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而是根据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好听或什么专业好上就报什么专业。这样经常发生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或不是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理想做准备的专业。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拓展专业口径,转专业逐步走向松动,但转专业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可以有以下办法来解决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1)辅修第二学位。随着学分制在高校的发展,很多同学有机会辅修自己喜欢的专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2)通过自学考试获得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文凭。

(3)通过 “考证”获取职业资格证,这样等到毕业时,就比别人多了可供选择的资本。

(4)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职业世界包括职业人身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也包括职业本身对职业人的职业素养的要求。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人的职业行为必然会受到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职业世界也同样要受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尤其进入21世纪后,我们面临的环境正处在剧烈变化中。因此,要想在如此剧变的社会中找到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业,就必须对影响我们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外部 (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做出调整,从而顺应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宏观环境因素可以概括为四个: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有管理学家将其称为PEST,即Political,Economic,Social和Technology。这四个因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就是为了设法认识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尽快适应。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特征、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行业不同,对职业人的要求也不同。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获得职业发展的基石。在制定了积极、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后,大学生应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把职业视同自己的人生信仰。敬业才能立业,此后才谈得上发展职业。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仅是职业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也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个人在家庭生活和求学阶段所形成的品行。职业能力主要是指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活动效率、确保该职业活动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整合而成的有机体,是人们进行正常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还是人们立足社会、获取生活资料、取得社会地位、谋求自我发展之根本。一般来说,职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有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只是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在现实中,有不少咨询对象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世界的发展状况不关心,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经济状况了解,对自己理想中的行业状况不清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明白,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做准备,往哪个方向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